倘若不是由于页岩气在美国的成功革命,或许中国对于页岩气的开采还不至于达到如此迫切的地步。能源竞争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体现之一,从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出台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的通知》不难看出,对于页岩气的开采,国家采取了大力扶持的态度。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页岩气有望缓解当前石油供给不足的能源危机,此前推行的新能源计划的迫切性有望逐渐降低。对此,国内汽车行业资深专家、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详细]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随着商业性开采技术的成熟,这一能源越来越被各国所重视。页岩气在世界储藏量巨大,更重要的是,美国和中国这两个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已探明的页岩气的储量位列全球前两位,如能开发利用可供应200年以上的时间。美国能源当局预测,页岩气可能取代煤炭而成为仅次于石油的能源资源,而且可能改变全球能源生产格局。同时,页岩气掀起的能源革命还可能颠覆目前全球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战略规划。围绕这一...[详细]
-
-
作为即将召开的201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主席国,卡塔尔正着手引进一支绿色车队用作大会办公室的官方用车。卡塔尔将从美国新能源汽车企业GTA公司引进10辆崭新的节能环保汽车,以努力削减排放并鼓励人们使用能够减少碳排放的产品。这10辆节能环保汽车为GTA旗下品牌MyCar,是先进的纯电动、无排放车型。MyCar的原型车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乔治亚罗设计。GTA在收购研发MyCar的香港的公司后,采用美国最新电动科技,将其重新设计并优化...[详细]
-
-
自主品牌应紧抓新能源补贴的时间差正在举行的2012年第10届广州车展已成为众多国内外车企展现节能与新能源技术的主战场。相对于每辆车3000元的节能补贴,新能源汽车每辆多则12万元的财政补贴,显然对于企业更具诱惑力。但国家《节能与新能源发展规划》规定,财政补贴的方向是高端技术合资合作,并进行国产化的公司,而外资品牌目前无一满足这个要求,享受补贴的仅是本土品牌。笔者注意到两个现象,一是目前国内本土品牌可进行私人市...[详细]
-
-
2011年是中国汽车业并不轻松的一年,而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更是令人难熬的一年。当一家领先的电动车制造商发布了其盈利下滑89%的公告时,质疑新能源产业化前景的声音又不绝于耳。据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及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新能源汽车在2011年的产量为12,784台,但仅有8,159台投放市场。相比之下,国外豪华车厂商在过去五年间,不断向中国加快各种混合动力车的导入。目前市场上已有4个豪华品牌的8款混合动力车在售,累计销量...[详细]
2012-11-26 07:01:00
16
原创
2012年11月22日-24日,2012广州国际商用车展览会暨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在广州开幕,常隆客车携新款YS6120SHEV纯电动增程式城市客车参展,开幕当天,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国内外宾客先后登上该车参观,给予较高的评介,在展会引起极大的轰动效应。由于近几年常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做出极大贡献,在本次展会上,世界客车联盟为表彰常隆在新能源客车领域做出的特殊贡献,授予常隆客车“先进新能源制造商”称号。YS6120SHEV纯电动...[详细]
“长安E30纯电动车主要定位于出租车和公务用车。鉴于目前电动汽车尚未在私人领域真正普及,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因此计划于2014年推出至少一款专门针对私人领域的纯电动车型。”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平接受第一电动网采访时说。今年2月29日,长安E30纯电动汽车作为出租车在北京市房山区进行示范运行,展现了长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实力,此次向房山区交付的100辆E30纯电动出租...[详细]
11月6日,广汽集团与奇瑞汽车签订战略联盟的现场发布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与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均表示,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有效整合资源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此次合作,双方将在整车开发、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研发资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国际业务、生产制造管理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奇瑞和广汽的合作,能够帮助双方实现优势互补,增加自主品牌产品建设以及提升自身实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详细]
11月6日,广汽集团与奇瑞汽车正式签署了战略联盟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整车开发、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研发资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国际业务、生产制造管理等领域开展合作。这起出人意料的合作前景如何,双方将从合作中收获什么?这样的合作模式又有怎么的意义?围绕这些话题盖世汽车网特推出此次业界调查,欢迎关注与参与!(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详细]
在日前结束的“2012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合作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陈全世教授在现场回答媒体采访时指出,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做得太难看,连他们这样的业内人士都不会去买。媒体:您觉得,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方面,汽车企业应该如何迎合消费者的“口味”?陈全世:我觉得,首先,这种汽车的外形应该做得漂亮,人见人爱。当前我们国内有些地方做的电动汽车,连我们这些人都觉得:这车免费给都不要。为什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