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讯 据彭博社近日报道,意大利豪华跑车制造商法拉利(Ferrari)难逃需求下滑噩运,不得不减少其发动机工厂的产量,并将采取裁员措施来降低成本。报道称,法拉利将其2010年发动机生产目标由之前的2万台减少了近一半,至1.1万台。报道还提及法拉利姊妹品牌玛莎拉蒂。2008年,法拉利为玛莎拉蒂供应了4500台发动机,占法拉利发动机总产量的一半。然而,受金融危机影响,玛莎拉蒂市场需求严重下滑。这也是导致法拉利做出减产和裁...[详细]
盖世汽车讯 综合外电报道,据三位知情人士近日透露,意大利最大的汽车制造商菲亚特(Fiat SpA)在将其农业、卡车和拖拉机业务与轿车业务分离前,还想再筹集50亿欧元(约63亿美元)的资金。知情人士称,菲亚特本次欲筹集的这笔资金中有20亿欧元将用于偿还旗下农业设备公司CNH Global NV的内部债务,以及用于菲亚特未来五年发展计划。知情人士还透露,菲亚特CEO马尔乔内希望董事会能在7月初批准这个融资计划。由于该融资计划正处于讨...[详细]
盖世汽车讯 综合外电报道,意大利政府5月3号公布的数据显示,随着意大利汽车报废补贴政策效应的逐渐消失,4月意大利新车注册量出现了今年来首次下跌。4月,意大利新车注册量为159,971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15.65%。4月,意大利本土汽车制造商菲亚特汽车占意大利市场份额30.73%,其旗下三个品牌在意大利国内的销量均出现了下跌。其中,菲亚特品牌、阿尔法罗密欧品牌和蓝旗亚品牌在意大利国内的销量分别同比下跌了27.66%、34.36%...[详细]
继2009年上海国际车展后,SFH上汽菲亚特红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上菲红)携其明星产品再次亮相国内汽车行业顶级展会——2010北京国际汽车展。此次车展的主题为“畅想绿色未来”, 而以“擎动绿色未来”作为一贯追求的SFH上菲红,将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凝聚世界尖端技术、动力强劲、高效可靠的全系列柴油发动机。绿色,引领科技科技驱动绿色未来,意大利FPT菲亚特动力科技的全球研发力量为SFH上菲红的产品推动绿色未来提供了技术基础。SFH...[详细]
盖世汽车讯 德纳控股和博世力士乐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旨在组建一家各占50%股份的合资公司,以共同研发生产非公路车辆所使用的传动变速箱。德纳公司表示,该合资公司选址位于意大利Arco,将面向全球非公路车辆零部件市场设计、生产并销售液压机械功率分流传动变速箱(HVT)。德纳公司称,这款先进的传动变速系统面向对于节油性能、加速性能、排放指标和机动性能有更高需求的客户。两家公司均将为该合资公司提供人力财力支持。德纳...[详细]
盖世汽车讯 综合外电报道,菲亚特兼克莱斯勒CEO塞尔吉奥·马尔乔内(Sergio Marchionne)于4月21日在意大利都灵(Turin)表示,克莱斯勒将帮助菲亚特工厂提高产能利用率。该计划是马尔乔内当日公布的菲亚特未来5年计划的组成部分。马尔乔内表示:“尽管菲亚特从2006年起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我们仍存在一个重大问题,那就菲亚特在意大利的六个工厂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只有60%。我们需要尽快提高菲亚特工厂的产能利用率。”菲亚特在...[详细]
盖世汽车讯 安永全球汽车行业中心4月21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0%的中国受访者称会考虑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较之安永在其他国家 (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和法国) 所进行的调查结果,相关数字显示高出近5倍。在中国,1,000名受访对象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车主以及计划在未来三年内购车人士。这项全球调查由安永汽车行业中心下属的先进动力传动系统专责团队负责,该团队重点关注企业在发展备选运输解决方案...[详细]
盖世汽车讯 综合外电报道,意大利汽车制造商菲亚特集团于4月21号宣布,今年第一季度,菲亚特集团净亏损2500万欧元(约340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4.1亿欧元净亏损额相比大幅收窄。菲亚特称,今年第一季度,集团旗下农业和建筑业务有所复苏。菲亚特还表示,随着欧洲各国政府出台的旧车换现金补贴政策的终止,今年菲亚特汽车业务将面临很大的挑战。菲亚特预测,今年欧洲汽车销量将下跌15%,将创下自199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菲亚特欧洲市...[详细]
盖世汽车讯 格特拉克(Getrag)集团4月16日宣布,最新开发的干式双离合器变速器“6DCT250”已开始在其意大利Modugno和墨西哥Irapuato的工厂量产。“6DCT250”变速器将主要用于小型和中型轿车市场,并将首先装配于欧洲市场的雷诺梅甘娜和雷诺风景,以及福特将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售的2011款嘉年华(Fiesta)。格特拉克对该变速器的产能规划为:2010年10万台以上,2011年增至40万台以上。据格特拉克集团首席运营官Bernd Eckl所述,该变速...[详细]
2010-04-21 01:12:00
20
原创
近年来,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大幅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成本不断上升。国内外汽车制造商为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纷纷将采购中心从中国向印度转移。近日,沃尔沃表示,在未来四年内,沃尔沃在印度的零部件采购额将提高至目前的4到5倍,即年采购额由目前的10亿美元提高至40亿到50亿美元;去年,日产计划于2012年在印度的汽车零部件采购额增长到9000万美元;意大利菲亚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