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用户在汽车座舱内停留时间增长,声音体验成为关键。座舱作为多通道空间,能带来沉浸式体验。此外,豪华电动车行业竞争加剧,用户对声音体验需求提升,不仅限于音乐陪伴,还涵盖办公、娱乐等多种场景。
2025年4月25日,在汽车消费趋势洞察大会上,上海蔚来汽车音响专家史晓磊指出,音响系统包括扬声器、功放、调音与功能等要素。功放功率需与扬声器匹配,合理功率分配能提升体验,如低音分配更多功率。调音是关键,需针对不同场景与用户偏好进行精细调整。同时,应采用先进算法与均衡器,实现个性化音效定制,如电子管功能还原年代感。
史晓磊认为,未来,音响设计需融合艺术体验与技术探索,注重人本内核,以技术表达情感。随着用户听音水平提高,音响设计需更细致,考虑每个场景与点,实现真正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史晓磊 | 上海蔚来汽车音响专家
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在智能时代,汽车座舱已成为人们听音乐的重要空间。最初,座舱具有驾驶与空间两种属性,随着人们在座舱内停留时间逐渐增加,所进行的活动日益多样,音频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座舱天然是一个多通道空间,能够为人们带来出色的沉浸式体验。
随着用户体验需求的逐步提升,整个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尤其是豪华电动车领域,对声音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日常驾驶中的音乐陪伴功能外,还有多种音频使用场景,如个人办公、观看视频、玩游戏,甚至直播等,场景十分丰富。在激烈的竞争中,车企不仅比拼功能,也在参数上展开较量。
扬声器数量从最初仅需发出声响的水平发展而来,如在几万元的车型中,通常每个车门安装一个扬声器,共四个即可发声;发展到后来,出现了八个、十二个、二十三个、三十五个,甚至四十多个、五十多个扬声器的配置。功率方面,以往可能只有两个通道,功率仅为50瓦,随后功率不断增大,出现了100瓦、200瓦、1000瓦、2000瓦、3000瓦等不同规格。然而,扬声器数量和功率真的是越多就越好吗?答案并非如此。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音响系统主要由扬声器、功放、调音几个部分构成。话筒发出的声音通过无线传输至调音台,经过处理后传输到功放音响,其中功放音响内部有功率放大模块,声音最终通过扬声器传出。在汽车上,同样需要进行调音,并且还需考虑声学环境优化。为实现良好的音频体验,需在扬声器、功率及调音等方面做好优化。
家庭环境亦是如此。当观看电影时,若感觉音乐高频部分过多或存在拖尾现象,通过铺设地毯、在顶部添加吸音材料或使用厚窗帘等方式,能够改善音效。以专业录音棚为例,其声学空间设计是顶级标准,主要用于监听。在录音棚内,可见到四维吸音、装饰与反射装置,且每个扬声器的角度都经过精心布局。
关于扬声器数量,其增长背后有特定逻辑。随着通道数增加,声音方位更加丰富。例如,某录音棚采用9.1.6布局,水平方位有九个方向布置扬声器,天空方位有六个,另设一个低音炮通道,且每个通道可连接多个扬声器,如此该录音棚扬声器数量达三十多个。近年来,杜比全景声较为流行,常见配置为7.1.4。当前车厂也在选用类似配置,将家庭影院的理念引入汽车座舱。
蔚来ES8是国内乃至全球首个支持端到端5.1声道系统的车型。用户可通过特定APP播放沉浸式音乐,感受环绕音效。当时,公司制作了教学APP,邀请用户拍摄视频,安排五位乐手分别在前排及四个车门旁演奏乐器,视频配合车内音响播放,乐器声音从相应位置传出,使用户直观理解环绕声系统及5.1环绕声系统。ET7则是首个支持7.1.4杜比全景声系统的车型,后续ES8也进行了升级。近期交付的ET9采用了8.2.4.8系统。相比家庭影院,汽车座舱空间在音频体验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汽车座椅可配备头枕,头枕的配备不仅能实现如家庭影院般的远距离环绕音效体验,更能带来近距离的耳部环绕音效体验。
在8.2.4.8通道布局中,配合分频技术,组成了由35个扬声器构成的音响系统。8.2.4.8中的“2”即采用两个低音炮,当仅设置一个单音低音炮时,在某些区域会产生驻波。驻波是指发出的声音与反射回来的声音,由于波峰与波谷的叠加,在特定点不可控制地形成能量增强或减弱的现象,导致出现声学暗区。这种暗区无法通过增益提升或频响调整消除,通常需借助其他扬声器进行补救。在汽车音响系统中,情况更为复杂,往往需使用整车的四个低音炮或四个低音扬声器,即六个低音单元协同工作进行补偿。
8.2.4.8布局中的“8”相较于7.1环绕声多了一个后中置扬声器。这是因为在追求全车前后声学体验平等的背景下,后排乘客距离前排扬声器较远,仅依靠单个扬声器难以实现前后排同等优质的音效体验。
仅使用单个扬声器时,前排能量较强,后排能量较弱;而前后扬声器协同工作时,前后排的能量分配更为合理。以坐在右后位置为例,借助后排中央扬声器与右侧扬声器的配合,能够将声像拉近至副驾前方,使后排音效更为平衡。若缺少后排中央扬声器,多数车辆后排音效会出现偏右或声音飘远的不平衡现象。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在声学单元材料选用上,行业内竞争激烈。例如,高音单元采用金属振膜,中音单元采用三明治结构材料,低音单元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低音炮采用三明治加橡胶悬边材料。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声学特性。
关于功放与调音,人们通常认为功放功率越大越好。理论上,若不考虑成本、重量、时间及空间限制,功放功率越大确实越好。然而,实际情况是,扬声器存在功率承受上限,当功放功率超出一定范围,扬声器无法承受过高的功率及声压级。
部分车企虽宣称其功放功率达2000瓦或3000瓦,但仅有十几个通道,这种标注方式缺乏行业规范。目前,行业正在推行功率标注的标准化,要求明确额定功率、最大功率及失真参数等。在功率分配方面,我们将大部分能量集中于低音部分。因为低频声音如雷声,能量感强,需要扬声器输出较大音量,所以分配一半功率用于推动低音。而高音部分,以鸟鸣为例,发声体小,只需少量能量即可产生清晰、响亮的声音,因此在中高音部分无需过大功率。
当前功放的尺寸与MacBook大致相当,具备8G的算力,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功能体验,并非单纯为了标注参数。调音环节同样关键,部分车辆配备类似特斯拉的调节球,通过将其移至驾驶员位置,声音会集中从该位置发出。传统车企中,这种功能被称为“fadebalance”,即通过静音或降低周边扬声器音量,使能量集中于特定位置。这种功能在某些场景下具有实用性,如前排驾驶时,后排儿童播放儿歌,前排可通过调节音量减少儿歌干扰。
我们简化了这一功能,设置了前排静音和后排静音选项,而真正的调音,可类比智能手机的光学变焦。部分手机具备5倍光学变焦,部分仅为2倍。当拍摄远处物体时,若使用2倍光学变焦后再数码放大,图像会变模糊;而具备5倍光学变焦的手机,直接拍摄即可获得清晰图像。真正的调音同样注重对声音本质的优化,而非简单的音量调节。
我们设置了17种调音模式,其实现方式为对全车64个点位进行声学建模,并针对每个模式逐一进行精细调音。用户的使用场景丰富多样,如聆听立体声音乐、全景声音乐,其中立体声音乐受众广泛。
在立体声音乐领域,用户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音响发烧友,他们在播放音乐时,更注重前方人声的清晰呈现,对环绕感并无需求;另一类用户则偏好被声场和乐器环绕的感觉,仿佛置身乐队之中。基于此,我们针对立体声音乐设置了两种主要风格,分别是Hifi风格与环绕风格。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对于Hifi风格而言,汽车座舱并非标准声学空间,每个座位都存在偏轴问题,这会影响音效,且低频驻波问题也不容忽视。为此,我们针对Hifi风格特别增加了乘客位置优化模式,设置了更多细分模式。
此外,用户在车内观看电影的体验需求与聆听音乐存在差异。调研发现,多数用户在驾车时,希望歌声位于前方,这样的体验较为自然。然而,车内屏幕位置与观影习惯决定了观看电影时的不同需求,若观影时人声位于画面之外,会极大影响体验。因此,针对电影场景,我们又额外设置了专属模式。
仅立体声音乐与电影场景,我们就设置了约10种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模式无需用户手动选择,系统会依据不同场景自动匹配。全景声模式同样具备还原风格以及针对音乐、电影的特定风格。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提供了自定义功能。在环绕模式中,我们采用了行业领先的DiracDimension算法。通过该算法,用户不仅能营造出置身观众席、感受周围掌声的氛围感,还能将自身定位至乐队中央。
均衡器主要用于调节音色。例如,当讲者靠近话筒,中低音会增强,此时,通过均衡器削减相应频段,可改善音效。许多车辆都配备均衡器,我们以往采用七段音色调节,从低频到高频划分频段。现在我们引入了专业的参数均衡器,用户不仅可以调节每个点的位置,还能调整点的宽度,以判断是处理宽平台问题还是修复单个点。此外,用户还可改变滤波器类型,如切换为高低Shelf搁架式或高低通式。该功能还支持Auto Gain功能,用户改变音色时,音量难免会随之改变,启用此功能后,音量响度将相对保持稳定,使用户能够专注于音色本身的变化。
同时,我们增加了频谱显示功能,通过频谱波动,用户可直观了解当前音乐各成分的占比情况,在调节音色时获得即时反馈。另外还加入了电子管功能,此功能对于音响发烧友来说并不陌生。在当前音响技术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用户在聆听老歌时,常感觉缺少当年的韵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年的播放设备与如今不同,就如同过去使用显像管模拟电视,而现在采用超高清液晶显示屏,即便播放当年的信号,感觉也会截然不同。音乐播放亦是如此,如今多采用数字功放和数字系统,而当年多为模拟系统。为还原部分当年的听感,我们首次加入电子管功能,用户启用该功能后,可复刻具有年代感的听感。
我们在底层运用了复杂的技术和场景逻辑,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音频体验。面向用户的操作界面设计得相对简洁,用户只需进行简单选择,即可自动获得最佳体验效果。当前,大众消费者对音响的认知与体验水平参差不齐,但随着时间推移,用户的听音水平和鉴赏能力将逐步提升。届时,用户将意识到,要实现卓越的音频体验,必须全面考量每个细节和场景,并融入个性化元素。基于此,我们在ET9上首次推出“九霄天琴”音响品牌。凭借领先的基础体验、独特特点以及环绕体验,我们致力于在保持专业水准的同时,为用户带来更加省心的音频享受。
我们始终秉持的理念是,声音是艺术体验与技术探索的融合,不可偏废任何一方。技术服务于情感表达,当下强调情感价值与情绪价值,因此需回归人本内核,聚焦用户体验。同时,技术助力艺术落地,艺术赋予技术价值。
(以上内容来自上海蔚来汽车音响专家史晓磊于2025年4月25日在汽车消费趋势洞察大会发表的《以体验为核心,座舱音响设计和价值探索》主题演讲。)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505/6I70424460C106.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