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智能底盘产业报告(2024版)
  • 2024汽车数字钥匙技术论坛
  • 发项目获取供应商清单
  • 2024第二届智能座舱车载显示与感知大会
  • 2024第四届商用车自动驾驶大会
  • 2024第四届智能汽车域控制器与中央计算平台创新峰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车企 > 正文

车载显示的“一万种可能”

盖世汽车 翟孟逍 2024-06-19 10:20:06
核心提示:HUD+CMS加速落地,开车载显示新局。

车载显示作为汽车人机交互的重要载体,一直是车企重点打造的环节。智能化刚开始席卷座舱时,车内屏幕从中控台一路拓展至仪表盘、副驾、后排乃至后排扶手,其中,理想L9、宝马i7等凭借炫酷的车内大屏风靡一时。

然而,随着应用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车企和用户开始追问:车内屏幕面积的扩大,是否真正等同于用户体验的提升?

有网友直言,“对车内多屏的新鲜劲已经过去”,“并不是大屏就代表高级感”,“副驾屏看电影非常干扰开车的注意力”……

小鹏汽车何小鹏从用户的真正需求、汽车功耗角度考虑:“我是比较坚定反对汽车里面有很多屏幕的,屏幕多的最重要是车里面有很多人,如果车里面不是很多人,对这个屏幕是没有什么需求的。我认为从投入产出比,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价值,因为屏幕实际上会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包括功耗。”

蔚来李斌则从大屏对小朋友的影响谈到,不会让自己的孩子看大屏,也不会让用户的孩子看大屏。合众张勇坦言,小孩子平时看手机看pad时间已经够长了,很难纠正,出行途中更应该看看车外世界、听听音乐故事、睡觉、跟大人互动聊天。

显然,智能化进行到下半场,超多、超大屏幕的热度悄然减退,车企对于屏幕配置的态度也逐渐趋于理智。

不卷屏幕数量、不卷屏幕面积,车载显示还可以怎么卷?基于全场景拟人化的交互体核心,车载显示涌现出哪些崭新细分赛道? 本文便聚焦车载显示技术,对此展开详细探讨。

传统车载显示观感飞跃:一体化大尺寸屏幕+高清画面+3D渲染

从大尺寸的屏幕设计、高清细腻的显示画质、到立体逼真的图像,车内屏幕的各处细节均加大优化以打造更好的观感。 

具体而言,贯穿中控和副驾的大尺寸、一体化前排屏成为主流;在形状上,屏幕则依据座舱风格,呈现出分切角、弧线、梯形、圆形等多种多样的造型。

以吉利银河E8的45英寸一体屏为例,1.13米长的巨幕宽屏连接了仪表、中控和副驾;另外智己L6的三联屏,由26.3英寸的中控屏和15.5英寸的副驾屏组成。

车载显示的“一万种可能”
 

吉利银河E8的一体屏(图源:吉利官网)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汽车显示屏画质追求的不断升级,显示屏幕着重于分辨率的细腻度和色彩还原的精准度等进行高清化的革新。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观察到,在技术层面,目前市场上包括LCD、OLED、Mini LED、Micro LED等多种显示技术,其中LCD仍然占据着主流地位。

OLED屏幕具备高对比度、宽广的视角、快速的响应速度和低功耗等特性,能够轻松实现柔性曲面设计。然而,由于OLED依赖有机物发光,其存在的烧屏现象使得它暂时难以满足严苛的车规级标准。

相比之下,Mini LED作为一种自发光技术,凭借无机发光二极管的稳定性,结合LCD技术,弥补了传统LCD在色域和对比度方面的不足,因此被视为未来汽车内部显示屏幕的首选。

考虑到成本和技术成熟度,目前OLED和Mini OLED技术更多地应用于中高端车型,但未来这一趋势有望逐步扩展至更广泛的车型。

小米SU7的中控屏采用了Mini LED技术;蔚来ET7则选择AMOLED与Mini LED结合的方案;而仰望U8更是全面引入了OLED与Mini LED技术。

另外,各大车企纷纷转向3D界面设计来提升画面渲染的精细度,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在这一浪潮中,游戏引擎商、地图商以及汽车科技企业等入局3D车载显示领域。

其中,游戏引擎商Unity中国团结引擎车机套件,凭借强大的渲染能力和丰富的功能模块,为小鹏G9、领克08、极越01、小米SU7等车型提供了6K画质。另一游戏引擎商Epic Games的虚幻引擎,则凭借其智能多轴位移系统和车规级测试标准,实现了全景天窗雾度调节、充电口开合、后备箱开闭以及车辆状态功能的实时同步,为用户带来了更加真实、沉浸的驾驶体验。

地图商百度也在其地图V20版本中引入了3D车道级导航技术,借助3D建模让导航画面更贴近现实情况,导航指引也更加清晰和明确,这一版本目前支持Android、iOS、Linux、QNX、鸿蒙车机等主流系统。

汽车软件商中科创达的KANZI图形引擎工具链,凭借其卓越的图形图像效果和全栈软件能力,未来将在低成本、低功耗的MCU上实现2D/2.5D图形渲染,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HUD+CMS加速落地,开车载显示新局

随着技术的创新发展,HUD、CMS、智慧表面等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相关市场开始放量。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2025年车载显示市场规模可达1208.3亿元,其中HUD和电子后视镜将贡献主要增量市场。

车载显示的“一万种可能”
 

车载显示产品及其功能(图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HUD技术以其独特的方式,通过投影仪将关键驾驶信息投射在驾驶员视线正前方的挡风玻璃上,实现了信息的无缝融合。在2023年的国内市场,W-HUD仍占据主导地位,但AR-HUD凭借其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优势,如实现图像在更远距离和更大画幅的展示,以及集成ADAS和娱乐功能等,正逐步成为HUD技术的新趋势。多款高端车型如理想L7、L8、L9以及蔚来ES6等已率先采用W-HUD技术,而仰望U8、问界M9等则引领潮流,引入了先进的AR-HUD技术。

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AR-HUD渗透率为1.1%,同比上升175%,增长势头强劲;AR-HUD搭载车型价格已下探至10-20万元,渗透率为1.1%。

CMS技术的引入则是对车辆间接视野装置的一次革新。它结合了摄像头和监视器,实时将道路画面传输至后视镜显示屏,主要分为电子外后视镜和流媒体内后视镜两大类。

电子外后视镜不仅能够有效避免雨水天气和夜晚对驾驶视线的干扰,还能结合辅助驾驶功能,进行盲区监测和预警,正契合汽车智能化的时代潮流。阿维塔12、奥迪e-tron、北汽魔方、仰望U7等车型已率先搭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GB 15084《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的实施,电子外后视镜在我国市场正式获得法律认可,这无疑将加速各大车企在该领域的布局。目前,国内外主流品牌纷纷推出搭载电子外后视镜的概念车或量产车型,预计新车将于下半年及2025年集中上市。

流媒体内后视镜则是将传统物理后视镜替换为显示屏,由汽车尾部的摄像头采集画面并实时显示在显示屏上,这减少了视野盲区并极大提升了夜视能力。极氪009、飞凡R7、传祺M8、腾势D9-EV等车型均有搭载。

车载显示的“一万种可能”
 

极氪009的流媒体内后视镜(图源:极氪汽车官网)

研究前沿持续创新,解锁车载显示的无限可能

在研究前沿,技术专家已经开始了车载显示的新探索。

  • 透明、具柔韧性的显示屏:墨尔本大学、KDH设计公司和墨尔本纳米制造中心的研究人员合作,创造了柔性、透明的AR显示屏,它允许弯曲并适应不同的形状,能够确保用户在叠加数字信息的同时,拥有自然无障碍的视野,可用于汽车挡风玻璃。

车载显示的“一万种可能”
 

图片来源:墨尔本大学

  • 可拉伸的显示屏:基于先进的自由形态技术,LG Display研发出全球首款的12英寸高分辨率、可拉伸显示屏。该显示屏可拉伸、可折叠和可扭曲,灵活耐用,可附着于任何曲面上。如果将如此自由形态的屏幕应用于汽车内/外部的曲面上,是否会掀起新的潮流?

车载显示的“一万种可能”
 

图片来源:LG Display

  • 高设计感的圆形OLED显示屏:宝马旗下MINI汽车公布了未来安装在仪表板中间的圆形OLED屏幕。从图中可以看到,这款圆形的OLED屏幕传承了MINI“至简”的设计语言,与前数字科技相融合,独具魅力。

车载显示的“一万种可能”
 

图片来源:宝马

不仅形态上不拘一格,功能上也逐渐体现出人性关怀。

  • 防晕车功能:宝马公司向欧洲专利局申请了一项新专利,该专利通过车顶安装的显示屏来防止乘客出现晕车现象。

  • 防止驾驶员分心:LG Display将为梅赛德斯-奔驰提供业内首款具有可切换隐私模式(SPM)的汽车显示屏,该SPM模式可以控制前显示屏的视角,使屏幕变暗,从而挡住驾驶员的视线,防止驾驶员被副驾屏幕上的画面分心。

  • 可拆卸:大众汽车正在研发一种可拆卸驾驶信息显示屏,而且可以在原位置替换安装更大的升级版装置,或者安装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目前,大众已经在德国专利商标局申请了相关专利。

  • 智能桌面+显示屏:去年,苹果公司的一项专利申请涉及用于自动驾驶或半自动驾驶车辆内部的智能桌,苹果公司会在桌子的玻璃台面下放置一个显示器,因此也可以作为大型显示器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406/19I70396239C109.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