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委会近期提出的,有关“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下文称:“2022减税”)的政策即将在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5月31日,财政部联合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下称:《公告》),公布了有关600亿购置税减免政策具体实施细则:
一、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二、本公告所称乘用车,是指在设计、制造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的汽车。
三、本公告所称单车价格,以车辆购置税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为准。
四、乘用车购置日期按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或海关关税专用缴款书等有效凭证的开具日期确定。
五、乘用车排量、座位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电子信息或者进口机动车《车辆电子信息单》电子信息所载的排量、额定载客(人)数确定。
资料显示,我国曾在2009年与2015年先后实施过乘用车购置税减免政策,两次减税标准均为“1.6L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收取。此次减征金额与之前持平,但减征车型涉及范围有了大幅度扩展。
对于此次减税政策与之前相关政策的异同,汽车分析人士向涛也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解读,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他是如何分析的。
关于惠及车型范围
2022年减税政策依旧立足于燃油乘用车消费领域,相较前两次减税从1.6L及以下提升至2.0L及以下,并对车价限制在“30万(含)元以内”,反映出国家此次购置税减免聚焦以家庭出行为目的的刚需购车人群。
单从价格来看,分别以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单车车价估算,600亿元购置税减税额完全消耗掉的话,将分别惠及约452万台、678万台、1356万台燃油新车,分别占2021年国内乘用车销量的21%、32%、63%,这将直接拉动约1.35万亿元乘用车终端销售额。
关于价格确定
此次减税车辆的价格“以车辆购置税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为准”。向涛指出,通常传统燃油车的裸车价即为包含增值税的价格,购车发票上对应为价税合计(红框)金额,而车辆购置税是以不含税价(蓝框)为计税标准,这就使得一些裸车价不高于33.9万的燃油车也可在一定场景下满足减税政策要求。
“减税是按照发票价为准,好比一台指导价32.99万元2.0L排量的燃油车,优惠后裸车价是29万,那么发票就开29万,这类车就能符合这一要求。实际工作中,惠及的车辆范围会更大,这也会促使一些略微超过30万的车型,开展集中降价促销,最终使得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向涛如此解释。
关于减税时间
《公告》显示,减税车型的时间应满足“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单从时间来看,似乎减税时间跨度小于“2009减税”与“2015减税”,但此轮减税政策出台的时间节点,也正契合国家主导下的“稳产促销”行动。
“一方面,减税带来的可预期销量会让经销店的资金链充盈起来,冲抵掉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些销量能让主机厂尽可能实现年度销量计划,对今后的产能布局起到良性作用。”向涛称。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2022减税”预计实现终端增量200万台。通过这一政策,今年国内零售预计达到2100万台的规模。年度同比增长重回正增长状态,从原来估计的2022年-6%的预期下滑,回升到2022年的增长4%。
多家车企积极响应
随着“2022减税”政策正式出台,多个汽车品牌也立马跟进,推出了最新一期的优惠促销政策。截至发稿前的不完全统计,仅在5月31日下午,就有奇瑞捷途、长安、东风风神、东风日产、东风日产启辰、长安凯程等多家汽车品牌宣布旗下符合此轮减税政策的车型在此轮“国补”基础之上,品牌再减免剩余50%的购置税,也就是说届时消费者购买这些品牌符合减免政策要求的车型将享受到购置税全额减免。
《汽车通讯社》曾在《为提振汽车销量 国家开出了“600亿购置税减免”药方》一文中表示:汽车购置税本质上是消费税的一种,此项税费调节机制在汽车零售端发展拐点到来之际,总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改善作用,后续引发的涟漪效应,在一定时期内将形成全行业繁荣。
至于“2022减税”是否能够出现类似“2009减税”和“2015减税”时店端供不应求的车市繁荣景象,某汽车经销商负责人长剑认为:经历疫情等因素后,大部分燃油车经销商库存相对充足,行业仍处于买方市场,减税的影响或将从6月开始逐步显现。可以预见,下半年的汽车零售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206/1I70302912C108.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