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4第四届汽车智能底盘大会
  • 2024第五届汽车电驱动及关键技术大会
  • 2024第二届中国汽车与CMF设计大会
  • 2024泰国汽车市场深度考察(第二期)
  • 第六届汽车新供应链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 > 正文

【2020汽车蓝皮书论坛】圆桌讨论:汽车产业进化下的创新学习生态

盖世直播 2020-08-18 16:42:39
核心提示:“2020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嘉宾演讲实录。

【2020汽车蓝皮书论坛】圆桌讨论:汽车产业进化下的创新学习生态

8月13日,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进入第三天,轩辕大学成为主角之一。

轩辕大学是一个跨界学习、开放共享、塑造新模式、新机制、新生态,推动汽车产业创新的聚合赋能平台。它由《汽车商业评论杂志》创刊发起,致力于成就新汽车人,为他们搭建一个包括认知升级,能力升级,圈层升级和资本升级的新生态

在时代的转变,技术的进步之下,学习方式和意义也出现了新的转变,轩辕大学在此时的出现也拥有了不同的意义。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与设计创意学院双聘教授、同济大学人车关系实验室创始人马钧,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冯擎峰,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兼营销公司总经理贾亚权,禾多科技创始人、CEO倪凯,轩辕大学首席战略官王丰斌,轩辕大学校长贾可就“汽车产业进化下的创新学习”议题进行了讨论。

“轩辕大学实际是为大家提供交流、沟通、碰撞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来思考这件事情的意义,而不是教导大家,这是我认为这件事情的意义之所在。” 冯擎峰说。

马钧也对轩辕大学有着自己的解读,“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大学,这个大学跟其他的大学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是真正的共创、共建、共赢,而不是我来教你什么东西。”

贾可博士则回答了关于轩辕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这种高、精、尖的资源,以及把这些资源汇集起来的能力……本质上来讲,我们首先还是希望在行业变革期能够抱团取暖,二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交流、沟通、碰撞,而且是跟顶尖高手一起是非常关键的。”

【2020汽车蓝皮书论坛】圆桌讨论:汽车产业进化下的创新学习生态

以下为讨论实录。

王丰斌:今天论坛已经进入第三天,可以聊一聊稍微轻松点的话题,我们这个环节是谈学习。就我个人来说,它其实是个人的生存状态,从内部来说是一个保持活力的非常好的方式。同时从外部来说,我们的世界变化太快,行业变化太快,也是跟上时代步伐很大的一个外部需求。

在行业剧烈变革的时期,我们作为新汽车人,如何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我们的企业组织如何变成一个具有活力的学习型组织。

今年我们都经历了一个共同阶段,在疫情期间都有一个自我隔离,读书和思考比较集中的阶段。第一个话题想请各位聊一聊,你在读书和思考期间收获比较大,或者印象比较深刻,与汽车行业发展有关,感触比较多的一本书,或者一个观点。

马钧:感谢疫情,让我有时间从过年到前段时间有时间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这个产业要做什么样的革新,自己要做迭代。在飞机上我又第三次读了《体验经济》这本书,体验设计之前已经提了,慢慢到了体验思维,然后到体验经济,实际上是人在改变,我们的消费者在改变。

但是我们很多主机厂,包括自己没有迭代,谈到创新,创新离不开一个生态,所以体验思维,包括体验经济告诉我们最多的是,人在改变以后,真正改变的是价值。价值观改变了,所以人在改变,这是第一步。

有了价值以后,我的产业链怎么做结合,这是我现在在思考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前几天我在论坛上谈到的观点说,观众、听众慢慢从理性到了感性,包括刚才金总在上面讲客户贴标签,因为

我是学术界,可以讲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我觉得现在用贴标签这种普通的词跟普通人讲,大家会没有感觉。我更喜欢前浪,后浪,包括斜杠,我不是青年,但我自己认为我是斜杠。多重职业,多元化。

这个时代就是多元化的时代,这实际上是一种体验思维和体验设计的东西,所以我们无论是从做营销的角度,还是做客户定义的角度,还是做价值的角度,应该有一些新东西抓眼球的,而且是感性的东西,这是我非常期待的。

我们行业太缺少这些好玩的东西了,太无聊了。坦率说,如果叫我再看这些标签,我是从营销界出来的,它在我面前过不了。

王丰斌:马老师的意思是要突破冷冰冰的工业化的思维,回到价值观,回到我们生活方式的活力当中,来找到我们的产品价值。

贾亚权:其实这次疫情,首先肯定是比较焦虑的,尤其是春节前,春节期间很焦虑,从企业来讲。我这段时间翻书都是翻的以前看过的书,华为,丰田的一些书我翻了翻,从人生感悟上来讲,我说的远一点,我觉得这个变化是猝不及防的到来了,如果不能敞开胸怀拥抱这个变化,很难在以后的日子里做好自己,或者做好你的行业里面应该做的事,这是个人的感悟。

再一个,从我们本身做起,一个是技术变化带来的消费习惯的变化,这种感觉更深。作为企业,如何扩大市场,我们现在的消费企业一直就是这么大,品牌调性在这,如果想突破市场,可能真的要从人群来看。

这里面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突破,肯定是从产品方面深度思考,怎么打开另外一个市场,跟我们现有的人群少有交集或者没有交集。像现在几个产品出来都在一个大群体里面,可能我们还是要扩大群体。

再一个,我不知道别的企业怎么想,奇瑞目前是在大力推动变革,这也是疫情期间大家经过思考以后要考虑的问题。业务上要怎么变?机制上要怎么变?其实是在谈这些,这个就是我想的一些事,从个人到企业的层面。

【2020汽车蓝皮书论坛】圆桌讨论:汽车产业进化下的创新学习生态

王丰斌:疫情促使每一位都做了一些学习和思考。确实疫情之后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可能性。

冯擎峰:不仅疫情期间要读书思考,没有疫情也要读书思考。当然疫情来了,可能给大家一点时间,平时可能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疫情期可能能够闲下来一点。利用这段时间读书、锻炼,搞一些更加放松的事情。我认为读书是一件很轻松愉悦的事情。

搞轩辕大学的时候我们就在讨论,不能定义在教育,要定义在学习的角度。定义在教育就是教书育人,在教别人、育别人。如果用学习,其实学最大的意义于思。我认为我们在走入工作之前叫学习,进入工作之后就应该叫习学。工作以后,我们是在实践当中学。实践、实践再实践,实践以后思考,我认为学习的效果是更好的。

贾可老师的轩辕大学实际是给大家提供交流、沟通、碰撞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大家来思考这件事情的意义,而不是来教导大家,这是我认为这件事情的意义之所在。

王丰斌:刚才冯总特别把学习变成了习学。习和学我们好好探讨一下,这个习是什么意思?我个人理解习是羽毛的一部分,两个习加在一起就是羽毛的羽,它是小鸡、小鸟,实践中学习叫习。

冯擎峰:我们学到再去模仿它就是习。所以工作以后我们有很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当中加以思考,我认为就学到了。

王丰斌:下面请轩辕大学校长讲一讲,这段时间思考了很多问题,特别是搞了一个壮举,疫情之后搞了贾可行,不仅思还有行,有没有一些有价值的感受。

贾可:你刚才说贾可行,贾可行就是习。我们是要有行动力,要不断的实践。所以刚刚冯总讲习学,确实在上班之后学习,下班之习学,这个确实非常的关键。

疫情期间我们跟很多车企朋友探讨轩辕大学的事。3月1日,我们在线上宣布成立轩辕大学,但实际上疫情之前就已经在策划了,只不过行动没那么快,反而疫情推进了工作进程,且疫情期间更多时间待在家里,有更多时间学习,只要通过互联网能办的事情就会加速。

在推进过程当中,得到了很多朋友们的赞同。我要说明的是什么呢?说明大家都有这样的一个需求,一个渴求。现在这个时代,我们总会碰到很多新事情,以前叫太阳底下无新事,而且我一贯这么认为,至少在我们有限的过程当中,很多人碰到很多新问题,新问题怎么办就得学习,习学与学习相结合。

所以刚才我在下面的时候跟长安汽车的叶沛总在聊,他演讲中提到疫情期间很多人都很茫然,说这个时候如果主机厂也茫然就完了,所以必须找一个方向迅速往前冲。叶沛总以前是搞制造的,他知道疫情发生之后对供应商的影响,所以迅速要求协调抢资源,销售跟上去,否则的话很多事情就不好做了。

他从制造到营销的这个经历本质上也是跨界。冯总在疫情期间被任命为负责营销的管理者,之前负责研发,也就是又跨界了。从研发跨界到营销,实际上你会对很多问题的认识更深刻,因为这是无法否认的。

这实际上某种意义是在实践中学习,像这样很多宝贵的经验就需要我们轩辕大学,我们的导师,我们的教授,我们的学员(某种意义上也是学员和教授),我们办学理念不是教育,而是教学相长,习学互助。

冯擎峰:我们中国一直叫教育,不停的教你,缺少了可以思考的机会。就像小孩到书店买书自己很开心,挑了一堆书,父母说这个不行,你该看这个,我们都在教他。实际上他自己的思考被打破了,所以说我们还是把轩辕大学搞成思考、碰撞的平台更有意义。

贾可:多说一句,我们这种学习要有这样的一种氛围,我们到现场去,我们跟有识之士相处、了解,这都会对大家有更多的帮助,这是我做轩辕大学的原始出发点。

王丰斌:大家听出来了,可能我们的贾校长要在汽车行业掀起学习革命,不仅在学习内容上,也在学习形式上有更多的开放性。

倪凯:最近半年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是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这是一个饭局上我的一个前辈跟我说的,当时聊的话题比较窄,结合我自己在做的自动驾驶东西,它是汽车大产业链里非常小的一块。

一个公司如何生存,可能需要整个产业链,技术、产品都发展到一定阶段。作为行业的参与者,要先成就行业,才能有机会成就自我。

让我自己感触最深的是,我们看到最近半年发生了一些事情,比如疫情,还有最近的洪灾。人类为什么能够生存,能够不断发展?我觉得不仅在于互帮互助,更重要的是在一些特定的时刻,人类具有一种牺牲小我的精神。比如在武汉,疫情发生的时候,封城就是牺牲小我。洪灾的时候,听说湖北武汉也有一些开闸的举措来去缓解灾情,我觉得这种也是牺牲小我的精神。

回到这次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我觉得可能疫情刚过,选择这样一个好的时间点,通过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放到武汉,这也是很好的互相成就的例子。

甚至到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轩辕大学,本质上“教育是人类所有行业里边最神圣的事情”。我认为教育本质上也是一个成就别人的行为。我觉得这句话对我的感触最大。

【2020汽车蓝皮书论坛】圆桌讨论:汽车产业进化下的创新学习生态

王丰斌:疫情期间很多人是自我得利,你还在想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这个非常好。我们第一轮话题让大家聊一聊,疫情期间大家思考比较多,有一些特殊感受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的第二个问题是想请各位抛开自己所在的职业立场,站在一个行业资深观察者的角度去预下未来十年这个行业,哪些方面会发生特别大的变化?

在这个行业里往前看十年是必须要看的。从未来看现在的话,我们需要新汽车人或者新汽车的未来领导者,他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战略思维或者是知识结构?

倪凯:您是指整个知识结构?

王丰斌:怎么看未来十年的行业变化。再看一下未来作为领军者,企业的领导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战略思维和知识结构?

倪凯:我觉得几点:

第一,从我的角度看整个汽车行业的未来十年,可能汽车行业的客户、消费者关心的不仅仅是从A到B的工具,更多考虑的是,汽车作为第四空间的价值。我相信有更多的消费会诞生在汽车空间里,而非我们现在经常用的手机或者其他消费场所。

我不是资深的从业者,但是站在我的角度,我觉得需要更好的把握整个科技变化给汽车行业带来的变化,甚至未来消费带来的变化,需要在这个高度上去思考,我们的消费者需求在哪边,新的商业模式在哪边,我们技术应该怎样更好地服务这些新生的消费产品和消费方式。

王丰斌:下一位,有请贾校长。

贾可:刚才倪凯说到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我想起我们轩辕大学的使命就是成就新汽车人,成就新汽车人也就成就我们自己。刚才讲到未来十年的行业格局,在格局中我们作为个人或者作为从业者在上面所处的位置。

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某种意义上像我们最早做《汽车商业评论》,做《汽车消费报告》又进而演化成汽场APP,我一直在谋划着未来的格局,包括我们12年前开始做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包括我们做中国汽车年度轩辕奖,从我们中国主机厂更多的采购负责人作为评委评选零部件的铃轩奖,包括推动中国汽车品牌向前进的金轩奖,所有这些某种意义上是在布局,所有的布局是我看到了一个行业的需求,中国汽车行业或者叫全球汽车行业或者叫出行行业。

昨天有位嘉宾说如果现在的主机厂还不认识到出行是自己重要使命的话,那么它一定会OUT,他说的很坚决。如果因为搞出行一定要亏钱就不做,那一定会OUT,这个话有点绝对,但是他看到了行业的未来趋势。

从我自身的角度来看未来,我知道行业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每个人要在上面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这个非常重要。所以到今天我们轩辕大学的成立就以成就新汽车人为宗旨,同时我们是想汇聚整个行业的资源,建立产业链的新的圈层关系,重新赋能这个行业当中所有的从业者或者企业。我觉得这个使命非常的崇高或者非常的自我感动,非常有意思,它也得到各位朋友的支持。

我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布点局,做得很有意思。我们必须要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如果不发挥会没意思。我想冯总能同意我的这个观点。

冯擎峰:我和马老师可以聊聊,我有一个思考比方说手机,你看苹果就一款手机无非多了两个配置,屏幕大一点,屏幕小一点。但是汽车这个产品,你到大街上看都疯了,什么车都有,这真的是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到达这么一个状态吗?

你研究营销,也研究设计,所以说我们汽车可不可以思考一下,真的没必要研究这么多品种、品类、花式花样,大大小小,我们光分类从A00级一直到S级。且我们现在效率很低,一款车一个月卖超过1万就算很不错了,我认为我们应该沿着这个方向去思考、。

第二,我觉得未来的汽车产品,,过去我们叫消费者驱动,消费者需要软一点的车我们就调的软一点,需要硬一点的车就调得硬一点。他要方一点,我们就想办法造的方一点。都不停的赶流行趋势,有时是肌肉车,有时是线条车。

我认为从现在开始它是双驱动的,科技驱动+用户消费驱动,双赋能,用户需求会不断告诉你我需要什么,同时科技进步,尤其是现在汽车上这种科技的进步。现在在产品领域最大的科技负载体就是汽车了,包括互联网、软件、硬件,围绕汽车通通都来了,科技创新很强。

所以通过科技创新以后,我们告诉消费者能给你提供什么样更好的体验。为什么我们要互联?互联的目的并不是说我们搞个语音就结束了,而是说我们也可以提供汽车的千人千面给他。

所以未来是双驱动,消费者驱动要什么,一个是科技的驱动。通过科技的创新,比如倪凯就在做很多科技的创新来驱动他。通过科技的创新去影响消费者。我思考的是能不能把车做的非常极致,极致的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有这样的机会吗?

王丰斌:从马老师说。

【2020汽车蓝皮书论坛】圆桌讨论:汽车产业进化下的创新学习生态

马钧:主持人的问题是,将来的领导是一个什么样的领导,我从产品讲道理,先接着冯总的话讲,我个人极其赞同,现在不是一剑走天涯的时代。你靠一部手机,一个产品打天下的时代过去了。现在所有的年轻人,全部是碎片化,咱们将来不要指望某一个产品,是一个最大的爆款,什么都能卖,什么人都能卖,这个时代过去了。

第二,我一直坚信现在的产品我们造的太完美,我们做了太好的产品,所以消费者的期望越来越高。实际上这个时代,我们的年轻人根本不需要一个完美的产业,需要一个有缺陷的,但是有极强IP的产品。

IP就是标签,举个例子,我经常拿贾可博士开玩笑,贾老师的脸实际上就是一个IP,他哪天不戴这幅眼镜了我就不爽,现在的产品要的就是不完美的产品,但是极强的标签。实际上大家思考一下,我们的产品做的太完美,我们的领导太完美,如果完美的话就没有提升的空间。

什么样的领导适合做创新,我有个非常好的思路,就是跨界和多元化的思维,创新的思维是怎么得到的。就包括冯总,当我一看他以前是CTO,在我眼里就是院长,我曾经也是做工程的,突然做营销我给他捏一把汗,跨界的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通过你的不断的学习得到的。

就像我们现在招创新人才,招老师,如果没有从事一两个斜杠以上,基本没有资格谈创新。我甚至敢这样说,无论是管理、设计、工程、营销等等至少要跨两界以上,而且要有经验,但是我一直崇尚的是跨界不越界。

我进设计圈子的时候什么也不懂,听了很多基础课,但是有多少领导真的能够放下身段,学一些其他行业好玩的东西,很少。所以我也想跟贾可博士探讨,我觉得轩辕大学有两个遗憾,以后要补足。

第一个,在座的没有老外。我们天天在谈国际化,老外要搞。

冯擎峰:今天老外来不了。

王丰斌:我们计划的课程,原来是有的。

马钧:我更期待的是跨界大咖,里面有波音公司的CEO,谷歌的CEO,只有这样才能碰撞。第二个我们这里少了很多跨界的精英,不是我们这批人,我们是不是已经变前前浪了,我们需要其他行业的声音,其他行业的大咖太少了。

我希望在我们大学里面要有这样的思维碰撞,就像我到了设计创意学院,谷歌的前COO周老师是我们的教授,他见我的第一天就说,马老师你在一个没落的行业,我们才是朝阳产业,我跟他争论了三天,学术就是这样的氛围,最后还是没有争出结论。

所以我认为跨界需要这样的创新,我们需要用学生的心态思考,这样才能真正跟上时代的脚步。现在再回到冯总,您现在是领导,我们的传统思维模式还是供应商给你提供,冯总我这里有一个好故事,你看看要不要,但这个时代过去了。

现在我在做项目的时候,如果马老师是一个供应商,我不做,我是来帮你的,真的是共创,双方共同学习。而且为什么我就肯定比你好,根本不可能,你对吉利最了解,我怎么可能了解,只不过我把外面的想法跟你一起结合,我认为是共建共创时代,所以希望将来我们的领导有这样的思维,很关键。

冯擎峰:共创不仅仅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包括市场上,实际上我们今天在座的就是共创。

王丰斌:共创轩辕轩辕大学也是行业里面共同的使命感,一起参与的。马老师已经把话题引到下一个问题,下面有请我们奇瑞的贾总。

贾亚权:前面我认为都说全了,科技的,消费者都谈了。我就提一点,还是围绕着人性来讲。其实我是这么看问题的,就是刚才说的领导人的引领者的情况,我是这么看的问题,其实现在的技术肯定会带来消费习惯的变化,这是一个。

再一个还是要对人性,我觉得要研究人性,一个是我们10年之后的主流消费群体的这种成长经历,他们过往的经历一定会带到未来去。再一个,你一个领导人要带着企业往前发展,肯定还要洞察消费者,要洞察管理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心理,把人心摸透,才有相应好的机制,企业才会发展。

【2020汽车蓝皮书论坛】圆桌讨论:汽车产业进化下的创新学习生态

王丰斌:其实在营销上我们要研究消费者,不仅是他有什么共性的需要,其实他是一个完整的人。有时候把完整的人研究透了,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者。我们这个话题还是交流比较多的。

下一个话题,我请贾博士最后回答,这个话题因为还是要回到轩辕大学的话题上来,今年3月份,贾博士我们一起交流,一起把轩辕大学做好,当时确实如贾博士说的,我们认为未来的发展需要一个能够推动行业创新赋能的学习平台,一直有这种行业使命感,我们一起把它推动到今天。

其实我就想一个问题,假设我们台上是校董会的成员,我们内部也讨论过,贾博士既是轩辕大学的校长,又是汽车商业评论的总编,汽场那边事情也很多,这个斜杠一直杠在他身上,我们觉得我们要帮助贾校长定定位,他应当排在最前面的斜杠是什么,他的组织重心是什么。

第二个也给轩辕大学的发展提提建议。

冯擎峰:贾可老师说搞轩辕大学,这是疫情期间思考出来的,还是之前就有的?

贾可:不能说疫情都是坏事,它让很多事情加速了。

王丰斌:新事物。

冯擎峰:你说我们站在校董的角度来说。

王丰斌:我们在座的各位,他是校长,我们今天就是开校董会,我们要给学校要提出战略规划,要给校长提出一些我们认为的好的建议,哪怕他不愿意听我们也讲。

冯擎峰:我发现他什么话都爱听,是比较包容的,这么多年来交往下来,有时候骂他他也听。我的想法,学习最主要的还是思考,不管是实习也好,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性的东西才是我们到这个学校来的收获,其实并不是学到的是自己的,是思考到的是自己的。

所以我希望在大学中大家可以有更多的碰撞,也许我们不同就可以碰撞。昨天我和蔚来能源换电的见面,我们一直关于换电、快充等等一系列问题碰撞到十二点半,很有意思,因为他在这个领域进行了深度的研究,所以我从他的深度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但是,我有很大的一种广度,因为我各种技术路线都经历过,所以我们之间做了很多,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碰撞在里面,而不是说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喝酒状态不行。

王丰斌:那我们请倪总,巨浪一期也参加了,不仅是校董会的成员,还是巨浪一期的成员。

倪凯:我谈一下自己对媒体、大学这两个词的理解。首先我认为,媒体,我不是媒体人,但是我认为媒体最重要的一个是产生观点,第二是传播观点。首先是产生观点,媒体肯定是要以事实为依据,但是只有事实没有观点,这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媒体,比如文章全是数字的罗列。第二是传播观点,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考量维度。

大学的话,我觉得跟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有着非常惊人的类似点。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产生观点这个事情,我认为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塑造人,塑造人的一个很大衡量标准就是它能不能在未来产生优秀的一些观念。

中国的教育大家说应试教育就是只会做题,当时我在美国读完书,感觉好像中国的学生就是跟美国的学生有一点区别。即使心里想了也不愿意表达出来,或者根本不敢想一些老师没有说的观点,我觉得这是大学很重要的一个作用,要让我们的同学产生优秀的观点。

王丰斌:您说的意思就是说,在一个知识经济的产业链上,我们贾可老师和总编都是关联度非常高的。

倪凯:是的,我认为传统的学校,或者我们脑子里偏传统的学校,更多的是在学校内部传播观点,老师到学生就是一个观点的传播。如今我们也看到一些新的学校模式,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他能不能把学校里产生的观点,向外界进行传播。

其实像之前湖畔做的,这点我觉得不错,经常能够看到有传播很多观点出来。所以我也很希望轩辕大学能够聚焦在我们汽车行业这块,能够让贾老师带领大家,诞生非常不错的观点,能够传播到整个汽车行业,推动行业去发展。

【2020汽车蓝皮书论坛】圆桌讨论:汽车产业进化下的创新学习生态

王丰斌:好,我们记住你的期待。我们请马老师。

马钧:因为我自己是搞教育的,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大学,大家知道世界上最老的大学是哪个吗,我估计很多人不知道,博洛尼亚,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在意大利的中部,当我第一次参观博洛尼亚的时候,当我看到它有世界上最有名的四个博物馆,有非常大的穹顶,太奢侈了,它的教室的方向是对着河的,古老的宫殿。大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大学是有钱有闲还要有目标。我认为贾老师最大的挑战,将来一定是大学。

汽车商业评论也好,汽场也好,做到最好也就是上市,但我认为大学是玩精神的,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们的目标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大学,这个大学跟其他的大学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是真正的共创、共建、共赢,而不是我来教你什么东西。

可能在某一个领域我是老师,但是到另外一个领域,我就是学生。而且现在问题是,这个行业面临着太大的挑战,应该说没有一个人有一个清晰的答案,明天是什么,我们不知道,没关系,我们共同努力,共同产生观点,共同来传播它,共同来实践它。

所以我认为这个大学跟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不一样,不是教书育人,而是带领行业找到明天,这个极其关键。我也期待在这个大学平台上,我们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还要有犯错的一些好的观点。就是不是说要KPI导向,但是创新是需要投入的,创新是需要犯错的机会,所以我期待这个是我们这个大学最大的挑战。

贾亚权:因为我跟贾博士认识好多年,十几年了,也是本家。我今天建议就不提了,我问你一个问题,你问我这么多年的问题,我反问一个。你轩辕大学那个核心竞能力是什么?

贾可: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刚才马老师讲的,互相在实践中学习,我们找到行业最顶尖的资源,我们同时也能按照马老师的想法,因为我们中国汽车产业蓝皮书论坛从刚创办的时候,就是跨界交流,权威意见,我们也能找到很好的跨界教授,一起来推动行业,或者叫引领行业,或者我们在这种交流碰撞当中发现行业的方向,以及在这个过程当中找到方法。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这种高、精、尖的资源,以及把这些资源汇集起来的能力,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当然更核心的竞争力是我们能够想到干这个事,引领我们干这个事的顶层建筑,顶层设计,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刚才马老师讲,有穹顶,华丽的宫殿,西方大学说没有围墙大学,中国的大学以前都是围墙大学,后来北大把围墙推倒,有很多的商铺,后来把商铺清了,又有围墙了。这几年的湖畔大学、西湖大学,某种意义上,更多的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大学,而不是简单的教基础知识的大学,这实际上是一种新趋势,新方向,我们认清这种趋势和方向,一件件的干这个事,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贾亚权:我听下来是平台思维。

王丰斌:我也是轩辕大学的一员,我们分析这个事情,我们觉得汽车商业评论,包括贾可的IP,他其实在行业里有一个很高的影响力和认同度,做这个事情有一个好的基础。

第二,这件事情本身也确实是行业所需要的,我觉得在行业快速变革的时候,特别是跨界的变革特别多,我觉得相互学习,相互赋能的度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就主张做一个相互学习、跨界学习、相互赋能的一个平台,大概是这样一个思路。

当然一定会有这种共建、共创、共享的开放性的胸怀,这是吸引我们,也包括我们的贾博士做这个事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们在台上可能围绕这个话题,贾博士你再作一点阐述,围绕轩辕大学。我觉得这次是真正的官宣,轩辕大学的线上活动已经很多了,但是线下这么郑重的场面还是第一次,应该说轩辕大学一次重要的线下发布活动,我们请贾校长给我们做一个总结发言。

贾可:这一次在武汉,借着中国汽车产业蓝皮书论坛的机会,我们轩辕大学做了一次植入,包括外面搭了很多的展台,包括昨天晚上的轩辕大学之夜,实际上是预热。今天我们包括马蕾校长,阐述了一下我们大学的梦想,当前在做什么,我们几个行业大咖,包括巨浪一期的代表学员一起干这个事情。

本质上来讲,实际上还是希望在行业变革期,我们能够抱团取暖,二是说在这个过程当中,交流、沟通、碰撞,而且是跟顶尖高手的交流、沟通、碰撞是非常关键的。为什么有时候要名人名言,为什么有时候要跟大咖交流,因为很多大咖都经历过大风大浪,都摔过跟头,有过深刻的教训,当然也有很丰富的经验。

那么他们看后来者,有时候能够提供一些想法、一些思路。这可能就是说光看书看不到,不能体悟到,可能有时候一交流会激发你,叫顿悟,有会让很多人顿悟,这个顿悟之前一语道破天机,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达到这个境界非常难。

我们整个轩辕大学的组织过程,某种意义上就是让更多人得到顿悟,这个顿悟可能是学员的,也可能是教授、导师,也有可能从这个过程当中得到顿悟。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挺有意思的。

另外,我们这次在武汉举办这个论坛,得到了市委高度重视,我从他们的高度重视中看到了一种我们的价值。这么多年,从汽车商业评论开始,我们一直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想给行业赋能。那天广汽的一个哥们,

小亮不知道在不在,他出了一本书,叫《用户体验驱动变革》,我写了一个序言,把我2000年初创办《汽车商业评论》前身的一本本杂志叫《新汽车》,所以有时候好像冥冥中有一些连接,我2000年3月份做的第一本杂志叫《新汽车》,现在我们还在谈新汽车。那个时候,我的一个开篇的话,卷首语,第一本,第一篇文章,就叫种下一棵树,说我们要开始给它施肥、浇水,一直到今天,如果从05年底开始谋划,从秋天开始谋划算起,到今天15年。

冯擎峰:轩辕大学以后就开始搞森林,种很多树。

贾可:一片森林,现在气侯变化太厉害,我们希望能够抵御气侯的变化,而且这也是很开心的事情。因为高朋满座,互相交流,那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斜杠,不斜杠很乏味,但是斜杠还是马老师讲的,跨界不越界,斜杠完了不能无所事事,不能胡来,那也不行。

所以我觉得我们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跨界,不越界,高谈阔论,又不语言乏味,这些东西我觉得是我们追求的,我们向往的一种境界,我觉得这就是人。特别是今年经历过疫情以后,想开了,很多事情就加速。而且时不我待,时间短暂,想开了就加速,就得干。

王丰斌:学习是人类的本质,是不断的,不仅是应对外部的挑战,也是一个增强自我活力的状态。我们今天上午的时间已经超时了,我想利用主持人的机会插播一个广告。我们前不久有一个招生启示,轩辕大学事业越来越大,需要更多人参与,我把这个念一下,也表达我们轩辕大学这个团队的心声。

冲浪人!也许是这个世界最好的工作。我们是轩辕大学,我们位于汽车产业知识创新浪潮的风暴中心,我们是一群厌倦平庸喜欢挑战的冲浪人,如果你德智体全面达标,I WANT YOU!谢谢大家!

敬请关注盖世汽车“【盖世直播】2020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专题。

https://auto.gasgoo.com/NewsTopic/262.html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008/18I70206817C108.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