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6年通用汽车Onstar,到2001年宝马7系iDrive,再到2018年奥迪A4L的Mini,语音识别及交互技术正在激活传统汽车座舱向数字化、智能化座舱升级。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计,2020年中国前装车载语音市场规模(软硬件)约为17亿元人民币。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0亿元人民币。
如此市场前景使得这个赛道里聚集了众多玩家,比如科大讯飞、云知声、思必驰等。随着技术的不断推进,车载语音交互平台的竞争,也从自然语言处理(NLP)+自然语言理解(NLU)引擎能力的竞争,衍生向数据和计算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的下一步竞争。
然而,这一领域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近年来,搭载人工智能语音交互技术的车型在销量上表现不俗,有数据显示,车载语音这一前装市场空间巨大,但是从实际案例来看,车载语音系统目前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那么车载语音的发展究竟卡在哪里?又应该如何突破“天花板”呢?
图片来源:Audioburst官网
车载语音的困境
盖世汽车近日采访了一些有车载语音功能的车主,大部分人表示,在经历过几次不佳体验后,就弃用这一功能了。
“反应迟钝、不能正确理解需求,还不如手动来的方便。”上海的车主周先生向盖世汽车表示。
目前大多数车载语音厂商都能实现诸如设定导航、控制空调及车窗等基本功能,但是要想达到云交互的功能,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虽然有些车载语音厂商尝试着做功能升级,但是用处不大。“除了多一些营销的噱头外,实际上消费者根本感受不到”。智能汽车分析师张源向盖世汽车表示。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不借助互联网,车载语音技术很难有新的突破。但是要达到云交互的水平,需要有稳定的网络,还要有5G、大数据、车路协同等基础设施的完善。
“未来,车载语音功能应该向多模态方向发展,也就是说,人脸、手势、情绪都可以成为触发指令的开关。但是实现整套功能的整合并不容易,尤其是从被动指令到主动提供服务,需要成熟的AI技术的支撑。”张源表示。
如果不能让消费者有极致的用户体验,那么车载语音功能的确很鸡肋。
此外,虽然很多车上都有车载语音功能,业内对车载语音的前景也很看好,但是如何实现盈利还是个大问题。
“语音厂商一直在不断改变其商业模式,从软件公司到人工智能公司再到大数据公司,始终在探索中。最终发现,不得不靠压低价格来保持竞争优势,这也让行业陷入恶性循环中。”智能汽车投资人徐冉向盖世汽车表示。
目前车载语音功能的可能变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广告收入。在智能聊天中植入广告,通过聊天内容向用户推荐个性化商品,实现精准营销。
二.流量分成。车载语音系统将成为流量入口,连接大众点评、淘宝等内容供应商,使用户在开车的移动场景下也能实现实时搜索。
三.授权和服务费。比如通过与其他软件厂商合作,提供其他娱乐功能时向软件服务商收取授权和服务费。
这些变现方式并不从语音直接收费,而是通过语音促使消费者买单,是语音功能的延升服务。所有这些方式实现的前提是,语音分析足够准确与好用。但是无法唤醒、延迟卡顿、自激活/触发现象、自然语言理解等问题依然突出。
如何寻求突破
如要解决问题,寻求技术的突破是关键。
目前,阻碍车载语音技术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语音厂商拿不到主机厂的数据,主机厂没有语音厂商的技术,又不愿意分享车内数据以提升产品功能,因此很难实现有效连接。
此外,语音如要发挥最大优势,还应该与车控以及V2X部分进行连接。但是主机厂在这方面也对语音厂商有限制,因为如果连接的话会增加主机厂的风险。
针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主机厂不应该做一刀切,应该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比如可以衡量各个场景的风险收益比,再决定是否让语音功能进行渗透。同时积极开发应用场景,让车载语音发挥更大的想象空间。
在盈利模式上,如果说现阶段无法实现正向收益,那么或许可以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寻求出路。
据了解,一些公司正在开发离线功能,以降低云端交互所产生的租赁服务器的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不过,离线使用会使得获取的数据资源大大降低,从而在功能体验上大打折扣。
为了既好用又便宜,不少厂商推出了车规级语音AI芯片来强化本地处理能力。智能芯片可以增加边缘侧计算能力,在遇到网络延时性问题时,也能实现语音识别功能。
目前来看,节流是一种可行的办法,但是要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技术的升级。未来,这一领域需要打造一个开放、灵活、自主的平台,连接主机厂与车载语音服务商,形成生态闭环,共同为提升用户体验而努力。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004/3I70169644C601.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