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年报:617亿营收,747亿新订单,形成4大事业部】
2020年4月22日,均胜电子(600669)披露了2019年年度报告。公司年报显示:均胜电子2019年营收617亿元,同比+9.82%;净利润为9.4亿元,同比-28.67%;毛利率为16.12%,同比-0.95pct;总资产为569.2亿元,同比-4.04%;净资产125.8亿元,同比+1.13%;基本每股收益为0.77元/股,同比-24.51%;截至2020年4月21日收市,均胜电子市值为247.7亿元(每股价格:20.02元)。
2019年均胜电子境内外营收比重分别为21.72%和78.28%,营收国际化程度异常高。均胜电子2019年新获订单超过 747 亿元,与主要整车厂商客户继续保持稳固的伙伴关系,覆盖宝马、戴姆勒、大众、奥迪、特斯拉、通用、福特、丰田、本田、日产和马自达等全球整车厂商与国内一线自主品牌,其中,已累计获得特斯拉全生命周期订单接近 70 亿元。
2019年均胜电子新增智能车联事业部,形成智能车联、汽车电子、汽车安全和汽车功能件四大事业部。智能车联事业部分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有望独立上市;汽车安全事业部整合持续,效果仍有待观察,该事业部全年营业收入约 470 亿元,同比+ 9.71%,毛利率为 15.26%,同比-0.42pct。
二、【行业地位】
(一)国内排名
从国内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数据来看,无论是从市值、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角度,均胜电子均属于第一梯队。
1.市值排名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均胜电子总市值约为221.4亿元,位居国内上市汽车零部件公司第五位,仅次于潍柴
动力(000338)、华域汽车(600741)、福耀玻璃(600660)和星宇股份(601799)。
图1:截至2019年12月31日国内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市值前十
2.营业收入排名
截至本文章发布之时,还有部分零部件企业未发布2019年报,下图为2019年三季度国内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前十的数据。
图2:2019年三季度国内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前十
从已发布2019年数据的零部件企业来看,潍柴动力和华域汽车依然紧守第一和第二的位置,2019年营收分别为1774亿元和1440亿元,均胜电子2019年营收617亿元,大概率仍然会位列前三甲。
3.净利润排名
截至本文章发布之时,还有部分零部件企业未发布2019年报,下图为2019年三季度国内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净利润(归属母公司股东)前十的数据。
图3:2019年三季度国内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净利润前十
从已发布2019年数据的零部件企业来看,潍柴动力和华域汽车的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91亿元和64.6亿元,均胜电子以9.4亿元的净利润,仍然大概率会进入前十位置。
(二)国际排名
《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每年会发布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排行榜,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上一年在汽车行业配套市场业务中的营业收入(销售额)进行排名,2020年的百强排名预计会在今年6月份左右发布。2019年榜单(基于2018年数据)中,均胜电子汽车电子事业部承载主体Preh GmbH以15.56亿美元的营收位居第96位。
若以均胜电子2018年营业收入即64.65亿美元去衡量,则介于第_42名海拉(车灯与汽车电子)69.91亿美元的营收及第43名吉凯恩(动力传动系统)64.5亿美元营收之间。预计2019年的实际排名会有显著上升,有望进入前30。
图4:Automotive News 2019零部件百强清单;数据来源:Automotive News 整理:盖世汽车
三、【高田收购:整合工作持续深入,整合效果有待观察】
2018年收购高田是均胜电子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步,完成收购后,均胜电子的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266.06亿元猛增至2018年的561.81亿元;总资产也从2017年末的353.55亿元增至2018年的593.2亿元。除营业收入翻倍之外,收购高田使均胜电子汽车安全事业部产能得到有效扩充并满足新增订单的需要;进一步补强均胜电子现有汽车安全业务;同时完善了客户结构,尤其是日系客户结构的补充。
2018年收购高田之后,均胜电子一直没有新的收购动作,而是专注于收购后的整合。2018 年 4 月均胜电子将高田资产与均胜原有的安全业务合并成为均胜安全系统(JSS),并着手开展大规模整合工作,包括组建了新全球管理团队,客户的过渡;供应商的对接;员工的安置与融合;产品、技术路线的协同发展以及产能的优化。2019 年均胜电子继续推进产能整合,如升级和扩容匈牙利的米什科尔茨汽车安全气囊超级工厂,筹建和完成均胜安全上海临港工厂。目前,均胜安全中国及亚太区整合已基本完成,2020年将重点进行欧洲地区的整合,并计划于2020年完成对均胜安全业务的主要整合。
汽车安全业务是均胜电子目前的核心业务,对均胜安全(高田)的整合,密切关系着均胜电子未来的发展。短期来看,收购相关财务及整合的压力依然会是均胜电子的主要挑战;但长期来看, 前期收购相关的财务指标将会逐步趋于稳定,经营相关指标将逐步改善,随着整合工作的推进,整合效果应会趋于乐观。
四、【14次资本运作,7次海外收购】
纵观均胜电子10年来的发展,公司从一家单纯做汽车功能件的一般性企业发展成为一家拥有智能车联、汽车安全、汽车电子和汽车功能件四个事业部的全球化集团:
1. 总资产,从2009年末的10亿元增至2019年的569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49.8%;
2. 营业收入,从2009年的10亿元增至2019年的617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51.02%;
3. 净利润,从2009年的0.65亿元增至2019年的9.4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30.62%。
探究均胜电子10年来的裂变式发展,一系列资本运作可谓功不可没,其中包括:
1. 2009年收购均胜集团华德塑料,资产翻了数倍,一下子跃升为业内较大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之一;
2. 2010年上市公司得亨股份破产重整,均胜集团先以数亿元价格获干净的壳资源(均胜电子前身);
3. 2011年均胜集团将汽车零部件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成功实现了汽车零部件业务的整体上市;
4. 2011年收购德国公司Preh,迈出跨境收购第一步,奠基汽车电子事业部的基础;
5. 2014年收购德国公司IMA:属于“工业4.0”概念,承接Preh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业务;
6. 2014年收购德国公司Quin,升级了起家业务“汽车功能件”;
7. 2014年出售华德塑料,剥离低附加值功能件业务;
8. 2016年收购美国KSS :奠基了汽车安全事业部;
9. 2016年收购德国公司TechniSat Digital GmbH, Daun汽车信息板块:补全驾驶舱电子业务,发力智能车联业务;
10. 2016年收购美国公司EVANA Automation:完成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业务欧洲、亚洲及北美的布局;
11. 2017年剥离由IMA及EVANA整合形成的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业务至控股公司均胜集团;
12. 2018年重组汽车安全事业部、引进外部投资者并为收购高田积累足够资本金;
13. 2018年收购日本公司高田:完成教科书式困境收购,汽车安全事业部跃至全球被动安全第二地位;
14. 2019年重组汽车电子事业部智能车联业务板块,拟于科创板上市。
为了使大家基本了解均胜电子十年来资本操作,即:总计14次资本运作,包括7次海外收购,我们将陆续发布三篇围绕均胜电子的详细文章,分别是:
1. 《均胜电子十年系列 之 汽车安全事业部的形成》
2. 《均胜电子十年系列 之 汽车电子及智能车联事业部的形成》
3. 《均胜电子十年系列 之 汽车功能件事业部的形成》
五、【为什么研究均胜电子】
(一)资本运作频次高,手段娴熟,方式多样,且相对有效
1. 如前文所述,均胜电子从2009年收购华德塑料开始,总计实施了14次资本运作(含7次海外收购),10年来的疾速发展极大程度地依靠了海外外延式收购及资本市场融资,目前的4大事业部中有3个事业部是通过收购得来的,且占比高达95%,这在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史上是极为少见的;
2. 目前来看,均胜电子在10年来耗费248亿元的疾速收购扩张之路上暂时并未出现重大事故或重大负面新闻,7次海外收购还全都伴随着本土化落地,对比博盈投资收购奥地利斯太尔、继峰股份收购GRAMMER、银亿股份的系列海外收购等案例来说,均胜电子这10年来资本运作可谓相对平顺(能否对高田业务进行成功整合,目前尚无定论);
(二)时代背景: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历史性机遇时刻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变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但是在汽车供应链的很多核心部分,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有中国自主零部件企业真正成长起来,中国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汽车强国。而均胜电子十年来走过的道路基本证明:如果能善用“资本运作和投资并购”工具,企业是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快车道,且快速做大做强的。
自2020年起,盖世汽车将会侧重关注中国汽车板块的上市公司及投融资方面的相关动作,上期在发布《疫情带来并购窗口期 中国企业迎出海好时机》之后,引发了业内极大的关注和持续讨论。
今天这篇文章和其后的系列文章,盖世研究团队选取了具体的企业案例“均胜电子”进行剖析和研究。同时,我们将会发布《均胜电子:十年资本运作分析报告》,详细介绍均胜电子10年来的资本运作内容,并通过众筹分享给对此主题感兴趣的专业人士,详见底部众筹海报。
通过这些文章和报告,我们将会详细地分析均胜电子这十年快速成长中最为关键的若干次资本运作的具体情况,帮助大家建立整体认知、并积累相关知识和经验。后续,我们将会邀请国内外投资和并购领域的各类专家在【盖世大学堂】进行相关主题的培训分享,以期助力产业圈升级和发展,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2004/22I70174540C103.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