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随着第三批C-NCAP碰撞结果的公布,有关C-NCAP是否是第二个牙防组的质疑声也随即鹊起。C-NCAP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在汽车圈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第三方机构受到质疑。去年有关J.D.power的评奖就曾受到媒体的普遍质疑,此次C-NCAP受到同样的“待遇”,这充分说明了,在当今这个金钱意志的时代里,处处潜藏着危机和陷阱,这使得消费者不得不提高警惕。所谓的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权威再一次受到“牙防组”免疫力的免疫。其实,这是一件好事。作为一个并没有严格证明自己公正的机构面前,我们有一万个理由去拒绝迷信其任何一个结果。至少,其连当地的公证处都没有请。
但免疫力并不代表对结果完全否定,至少我们可以从逻辑上去判断一下,或许C-NCAP并不会象牙防组那么无耻和可恶。此次碰撞结果受到质疑,起因大概为碰撞结果又一次显示,合资品牌车型的安全性明显高于自主品牌。这与国外碰撞机构对自主品牌的安全性评价如出一辙,而先前关于自主品牌受制于“安全门”的事件多少是与国外机构对中国汽车质量的质疑引起的。因此,此次C-NCAP难免会有与国外机构“一丘之貉”的猜测。实际上,按照常识来看,此次碰撞结果大致与汽车品牌的实力相当的。安全决不是不需要技术和投入的空中楼阁。安全水平的高低与汽车的成本和厂商的技术水平和实力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看,C-NCAP结果还是较真实地反映了真实的汽车水平的。此外,我们也不妨作一下猜测,如果此次碰撞结果有一个非常出人意料的结果,某一品牌成绩突然大大高于其他品牌,显然,这同样更会引起人们的猜测。碰撞测试不是菩萨娘娘,不能对倍受歧视的自主品牌发慈悲,只能结果说了算。
那么,人们对C-NCAP结果的质疑究竟在说明了什么?在这个某种程度上越来越缺乏公信力的商业社会,特别是当初那么深得人心的牙防组事件的曝光,让人们对第三方机构的信任大打折扣。人们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结果,而是更加要求过程的透明和监督。但可恨的也正是这一点,大多数第三方机构都不愿意采取措施接受第四方的监督,而更多在这方面采取不作为。这让普通人对其充满了想想的空间。
有人说,即使是这次是公正的,也不能保证其永远是公正的。实际上,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的公正,也没有绝对的安全。碰撞结果只能也仅仅是对人们的一个参考而已。认识到了这一点,C-NCAP的结果也才会显出它的真正面貌。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6I11791C302.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