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urope-Asia Automobile Innovation Forum
  • 2025第七届金辑奖评选
  • 各国产业概览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 正文

C-NCAP受追捧 专家呼吁主、被动安全需“并重”

盖世汽车网 2007-10-30 10:53:21

  10月23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在天津发布了2007年度C-NCAP第三批评价结果,和前两批C-NCAP碰撞结果不同,此次测试的成绩让人甚感欣慰。更可喜的是,在三次C-NCAP碰撞的带动下,中国对汽车安全的关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车辆保有量急剧增加、交通配套设施尚在建设中、事故多发的国家而言,汽车安全关注度的提升无疑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前期少部分厂家和消费者关注汽车主动安全,到如今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汽车被动安全,在观念进步的同时,专家呼吁“汽车主、被动安全需‘并重’,需和谐发展”。

  C-NCAP成新标准  被动安全大幅提升

  随着测试车型的增多和影响的扩大,C-NCAP越来越为人熟知。自C-NCAP出现以来,国产新车就初步形成了一个独立、公正、中立的评价标准。正是由于其所代表的权威性和公正性,近段时间来,它也逐渐成为汽车企业、消费者和媒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受到了我国汽车保险业的积极关注和支持,此次碰撞就是保监会与C-NCAP的合作结晶。而评测结果将直接与车险费用挂钩的制度,也让人们更对此次的测试充满期待。C-NCAP碰撞通过完全正面碰撞、40%偏置碰撞、侧面碰撞三种碰撞试验,根据车内假人头、颈、胸、腿等各部位伤害程度进行打分,计算各项试验得分和总分,由总分多少确定星级。在这一完全统一的标准下,低配车与高配车,小型车和大型车以及经济型车与豪华型车都将各显身手。

  由于往界碰撞结果的引导,参与此次测试的车型都加大了对气囊数量、吸能空间等多样化安全配置的投入。而事实也显示这种导向确实对被动安全性的提高贡献不小,如顶配的8气囊车型就让凯美瑞摆脱了人们对日系车安全性的质疑,而奇瑞QQ6也因为采用了不带气囊的基本型,而未采用带安全气囊的豪华型,造成头部碰撞失分达7分之多,占到总成绩的20%。相信在C-NCAP的带动下,中国各车企必将加大对被动安全配置的投入。

  碰撞测试难顾周全  主动安全不容忽视

  尽管对于安全带提醒等提示装置有额外加分,但仍无法改变C-NCAP试验只能检测被动安全配置的局限性。汽车的主动安全因为无法通过量化的成绩和分值,无法像被动安全通过碰撞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ABS(自动防抱死制动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ASR(驱动防滑系统)、ESP(电控行驶平稳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氙气大灯、LED刹车灯、智能提醒装置等主动安全配置的测试,也尚未得到专业统一标准,而且没有得以大规模的应用。然而对于行车安全而言,避免事故远比发生事故的被动防御要重要得多。

  从目前市面上的车型看来,仅有极少数的厂家在减少碰撞几率的方面有所成绩。据了解,目前雷克萨斯部分车型已经采用一种先进的APCS碰撞预警系统,它通过安装安在车头的摄像机与雷达,一旦发现前方存在有可能发生碰撞的物体,系统就会发出警告声并采取一系列辅助措施防止碰撞。当然,这种预防为先的理念并不只是高档车的专利。

  业内人士指出,从汽车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只有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结合改进,才是车型安全性能提升的正确之道。然而,从目前的形势看来,公众和媒体对于碰撞结果的过分重视容易将厂家引入误区。如果在“保险费与碰撞结果挂钩“的消息实施之后,C-NCAP对于一款车销量的影响将更为直接,同样车辆“应试”化的可能性非常值得注意。如果厂家将主动安全配置的成本削减,以增加被动安全配置,在整体安全性提升就会“本墨倒置”。因此,建议消费者在选车的时候,C-NCAP碰撞结果只能够作为部分安全性参考标准,在考虑被动安全装备的同时还需多考量主动安全性的配置,防患于未然;同时,建议汽车厂家在提升车辆安全性的同时,不能够盲目地以碰撞分数为导向,仍需加大对主动安全性提升的投入。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30I6665C102.shtml

 ;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