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某国外品牌,前几年,新来乍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顺应了、利用了中国的文化,抢田掠地,好不痛快。
为什么市场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不是别的什么样子,其背后的主因是文化。这也是中国市场不能与世界市场完全接轨的原因。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表现在汽车消费上,通过温馨的“服务”,使消费者对质量的抱怨,很快就化解在温情之中,从而,也使服务营销,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用文化,几乎可以解释,这几年中国汽车市场所发生的一切。
为什么“大”车在中国受宠,因为中国人有“坐轿子”的梦想,大了才够舒服、够气派,这也成为从中级车到高级车,包括低档车集体“扩容”的原因。
中国人买车,先看外观,后看内饰,再看配置,这使得,个别好车举步维艰,个别“烂”车,仅凭一副漂亮的脸蛋,就可以横扫千军。
中国人爱面子,这使得好多消费者,不能按着自己的心意,去买最适合自己的汽车。
为什么奔驰、宝马,在中国难以上“量”,价格是一个因素,高处不胜寒,是另一种解释,还有……为什么日系车就能崛起,和德系车比起来,日系企业更了解中国的文化。
中国地大物博,东南西北,有着明显的文化差异,这也使各地的消费状况,大相径庭。很有意思,个别企业,将中国市场划分为“白区”、“红区”,还有“蓝区”,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为何如此多的品牌聚集在中国?!
车市的种种现象,有文化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文化与历史,有着很深的渊源,以至于,有时难以明确区分。
某国外大牌的设计师说:在非洲和中国,人们很注重配置,因此,(我们)力图将各种最新的配置,移植过来。
有家企业,靠着外表的“高档”,十万元左右的价位,将一款国内外价差几万的中级车,卖得红红火火。
在注重安全的大背景下,不少企业,将汽车外表设计得敦实、厚重,一看就知道特别“安全”,这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效果。
如上例子,有个共同的特点:顺应了形成中的文化。
中国的汽车文化,源自母体,同时,也受着八面来风的影响。它地基厚实,却刚刚起步,它在形成,也在发展和成熟,它成为市场“冰”与“火”背后的一个主因,同时,又随着时尚而动。
总之,文化与市场,相互影响着、左右着……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30I12270C302.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