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历来奉行的中庸之道,正在随着“80后”的全面、迅速崛起而走入绝境!
最高明的推销是要让消费者相信:你的产品正是他最需要的那一种。日系车之所以能够狂蚀中国的中高级汽车市场,正是因为他们敏锐的嗅到了中国中高级汽车消费者的共同需求:中庸。
中高级轿车本身就是一个暧昧不清的定位。它间于中级车的经济与高级车的气派之间,它的目标群体,就是那些事业处在上升阶段的中产阶层。说白了,买中高级轿车的人,未必懂车(事实上他们往往没有那些买经济型轿车的人懂车),销售人员用一串专业数据就可能蒙倒他们,但是他们非常重视一辆车的整体气质是否与其身份相符。他们通常不买模样嚣张、气质犀利的车,也不会买一辆性能超群但不够大气的车,因为——这样的车不利于社交。
归根到底,中高级轿车的消费群体,是把“车”与“社交”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社交准则,是“中庸”为道,以“和”为贵;要有气派,气焰却不能太盛。所以你就可以理解,在中高级汽车产品中,为什么在国外定位为普通家用车、各方面都无功无过的凯美瑞和曾经的雅阁可以在中国称雄中高级车销量宝座了。
在今年年初,中高级车市异军突起,英伦气息浓重的荣威750横空出世。荣威750之所以引起车市轰动,是因为它的个性实在太鲜明。你可以清晰地在荣威750身上找到诸多英系车的根源,而在此之前,身价高昂的英系车是不会出现在中高档轿车这一级别中的。
人们习惯了凯美瑞的中庸和领驭的保守,怎能接受荣威这头霸气逼人的雄狮?
“荣威750为中高级车市重新洗牌”、“荣威750开创中高级汽车‘第四极’”……诸如此类的新闻标题纷纷出现在各大网站的醒目位置。或许,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荣威750的问世,其背后的意义远远大于其销量新闻的价值。
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紧接着,迈腾的上市再次惊动中国车坛。“轴距仅2709mm,比领驭短了94mm!迈腾的外型完全不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心理诉求,不够宽敞的特性,将无法取悦那些追求‘档次’和‘面子’的中高级车消费者!”类似的“言论”占据了主流。本来被寄予厚望的迈腾一夜间“沦为”了众人担心的“病孩子”。
很快,福特宣布推出新一代蒙迪欧致胜。蒙迪欧在中高级车市中,一直表现得不温不火,外型缺乏吸引力是蒙迪欧销量不尽如人意的主要问题。当新蒙迪欧的谍照公布在各大汽车网站上时,人们都吓了一跳:这还是蒙迪欧吗?
生猛的大X型前脸,将福特汽车的家族特征夸张化,车身线条与轮毂设计,让科技感铺面而来。内饰上的变化更惊人:新蒙迪欧摒弃了原本老气、呆板的内饰,带来了完全美国式的金属质感。而新蒙迪欧也更加强调它在动力和操控上的特性,力图从各个方面来把新蒙迪欧打造成一位中高级轿车中的运动明星,一个光鲜的肌肉男。
新蒙迪欧是否能够一招致胜?我们暂时还只能持观望态度。
第四波中高级车市“浪潮”发生在11月18号的广州车展中。在广州本田的展台上,第八代雅阁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在“销量第一”的位置被凯美瑞夺走之后,雅阁便有些郁郁寡欢。一再降价虽然拯救了一些销量,却使雅阁永远丧失了曾经“标杆”的威严。
终于,雅阁决定变身。在广州车展上亮相的新雅阁完全是一次“脱胎换骨”,原来的椎体车身设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腰线上扬的运动车型,在一些细节上还带有些许宝马车的影子。
媒体人士再次昏厥——雅阁疯了!
我们难以接受雅阁走上运动路线,甚至有人当即认定雅阁在自掘坟墓:“这种夸张、暴力的设计,会把老雅阁的潜在用户统统吓跑!”
综观2007年的中高级车市之变,再回头去想想荣威750的赫然上市,我们会发现:其实荣威750不过是扮演了一个“始作俑者”的角色。它发现了一个最佳时机——2007年,注定成为中高级轿车集体“发飙”的一年。
沉闷已久的中高级车市迫不及待需要新鲜的气息。满街的凯美瑞令人深感乏味,商务人士并不等于可以没有个性。虽然从荣威750、迈腾到新蒙迪欧、新雅阁,个个都让人弹眼落睛,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高级轿车的“变脸”是势在必行。中庸的车型或许很适合四十岁的人群,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中高级轿车的消费群体正在不断年轻化。
有一天,当你看到新来的上司竟然比你小十岁,千万不要意外,中国的“70后”和“80后”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一个个你不敢企及的职场要位。时代的速度如此之快,同等档次的产品所面对的人群已经悄悄发生改变,聪明的汽车厂商们又怎能嗅不出来?
是继续墨守“中庸”,与凯美瑞争抢客户,还是另走捷径,大刀阔斧地引领新一轮的车市潮流?这个命题,放到今时今日的中国汽车市场上来看,一点也不难回答,简单得就如同是在问——“抢鸡蛋还是生小鸡”?
一辆荣威750的出现,让购车者多了一种的差异化的选择;但是一群换代车型的“颠覆性亮相”,绝对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
2008年,中高级车市将会上演新的争霸之战。届时,你将不得不认同——品位是一种境界,张扬是一种美德。中庸?只能是落伍!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28I12233C302.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