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科技平权:汽车生态整合进入2.0时代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五届汽车计算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走进上汽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论坛暨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评论 > 正文

概念车对自主发展的重要性在哪?

盖世汽车网 凌然 2007-11-23 08:39:12

  随着07年底将近,国内、外的各主要汽车展示,也将偃旗息鼓。可以说,无论是国际的顶级车展、还是人气飚升的国内车展,都不同以往的留给人们新的印象。如果仔细对比国内外的车展所带来的新效果,就会清晰的感觉到外方所推出的新,往往是落实在概念车上;而国内企业所推出的新,则更多的是表现在成品车模式上。像我们有些企业所推的成品车,表面上看是在走制造捷径,其实如果从概念车多以未来潮流为主攻方向这一点上看,谁先与谁后就会明显的表现出来。

  刚刚过去的东京国际车展所展出的概念车,就给出了造车不同理念的答案。虽说与各个顶级国际车展的量在同一个程度上,但方向却迥然不同。从现实的展示中,可以看到,以德、法、美车展为主所展示概念车,往往会承袭他们传统与发展起来的固有模式进行再创造。而日系车,在传统不可能与欧美车型抗衡的情况下,不得不用适合于自身创新的特点来彰显自身优势。如以轻巧、别致为主导的新节能系列、更表现人性化的科技系列等等,都说明了日系车企业,为了要利用这个平台,最大限度的发挥东道主的突出作用。

  现在,我们重视国际车展是在重视他们什么,怎样认识、理解国际上共同认知的概念车,确实说法不一。在这种说法背后,国内一些企业更直观的想法、做法,要么寄希望于等靠要,以达到转嫁不利问题的目的;要么认为概念车纯属在作无用功,来回避突破不利的矛盾。总之,形成了这些认识,虽然各家有各家的理由,但它所暴露出来对未来发展不利的问题,却显而易见存在着!归根结底,国内企业没有将更大的注意力放在成品车的打造上,核心问题,就是希望少投入、快产出!这样在一定的市场需求下、在不大的制造范围内,可能会产生效果。如果整体制造多倾向于这样的做法,就会形成束缚整体发展脚步的问题。

  应该说,虽然不能简单说有无概念车,就是决定先进与落后的标志,但这至少可以表明企业在研发理念上的进取程度。在认识概念车创造、设计的工作情况下,许多企业,甚至是具有决策权的领导,都将自主没能具有国际领先概念车,“归功”与外在原因,如研发环境问题、投入问题等等,片面的以为这才是不具备造概念车的前提。甚至很多企业都认为概念车的打造是多此一举!再联想到国际上打造概念车的时间与投入,就更会让一些企业裹足不前了。其实,打造成一款实打实的概念车,虽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团队精力,但并不是与经济投入直接能挂钩的。也就是如果考虑得法,完全可以做到不投入过分就可以解决概念车展示的问题。像前些年在国际重要展览会中,屡见不鲜的概念车以及简单材料制作的概念车,都说明了概念车存在的实际意义。这也反映了许多聪明的企业,可以通过概念车这一特殊的展示宣传载体,起到足够的推广作用。甚至可以说,市场现在流行的许多款式车型,也都是制作简约的概念车所兴起的。“无利不早起”是中国的一句谚语,但却被那些跨国企业在概念车制造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他们能用概念车起到以满足他们善于宣传自己、和引领设计潮流的想法。哪怕就是用简单材料制作的造型,只要概念上能够领先,就会无孔不入的进行展示。这就是那些领先惯了的企业们,用简单的效果也可以营造出巨大收获的手法。

  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就是到了现在,对制造可展示概念车人不知所云,颇有些令人担忧。其理由,无碍乎是在于国内企业既自认为造概念车是领先企业的专利,所以会主动求其次的将造车心思多用在具体生产方面持概念车是领先企业专利观点的想法,大多以看透了造车上的显著差异。同样也会被动辄就数亿、数十亿美元的进一步研发所吓退。同样,有的企业饱尝了拿来主义的实惠,就会更不愿意放弃这种现成的路径!所以,面对概念车对我们企业的诱惑力,自然也就随之退色了许多。这也就说明了,国内企业仍然难有一个更统一的认识。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这也是国际企业的精明之处。不但通过概念车的演变,掌握了如何赚取最易赚到的钱手段,同样也知道如何在节奏上诱使后进企业放弃,以达到他们尽可能独占的目的!而具体到拿来的问题,也有必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一方面是为了学习而拿来,进行研究再突破;另一方面就是要走现成的路,二者虽方式大同小异,但结果确是南辕北辙!尤其是后者,不但总是会让我们落在人家后面、而且还会失去我们真正赢得自主能力的宝贵时间。概念车认识上的显著差异,就很具要说服力印证了这一点。

  其实,概念车之所以被国际企业这么厚爱,如果要是不能从中获得双倍的收益与功效,拥有百年经验的跨国企业,又何必如此不厌其烦的投入呢?!所以,无论怎么讲,我们的企业、特别是自主企业,都应重视概念车的展示作用和挖掘作用。恐怕,这才是企业最长远的发展保证。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23I12149C302.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