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科技平权:汽车生态整合进入2.0时代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五届汽车计算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走进上汽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论坛暨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评论 > 正文

理性看待排放税,做好车税加减法

盖世汽车网 上江人 2007-11-22 16:23:28

  近日,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在“2007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论坛”上透露,财政部、国税总局、环保总局三方正在研究制定征收污染产品税和排放税的有关政策。杨朝飞解释,排放税是针对终端消费者征收的,例如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车主就要为其缴税,可能会在加油的时候一并征收。

  燃油税还没开征,又来了一个针对有车一族的税收。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关于排放税是否合理,排放税是否重复征税的争论,以及消费者苛捐杂税的抱怨声纷纷四起。              

  
背景:用车成本持续快速攀升。

  酝酿了十几年燃油税,时至今日终于即将呼之欲出,但是消费者的声音已经由当初的千呼万唤衍变到了时下的褒贬各一。

  

理性看待排放税,做好车税加减法

近年油价价格走势

  看看2003年11月到2007年11月,汽油价格几乎翻了一番。汽油价格的飞速上涨直接导致了燃油税的拥护声音比重的持续降低。本来合理的税收也变成了对消费者负担的进一步加重,导致怨声载道。

  在这个大前提下,再出台一个针对消费者的排放税,同样是在为燃油消费埋单,似乎和燃油税异曲同工的重复叠收性质相当明显。再加上国际原油的不断攀升,国家发改委又在透露油价改革将逐步与国际接轨,而此前据透露,燃油税的开征就可能在现行油价基础上上涨25%-30%。此时再来一个排放税,油价就真的有可能如此前有分析称燃油税加上排放税,油价可能翻2倍。

  可想而知,消费者的负担有多种,从消费者的角度,从笔者自己作为有车一族的角度来出发,也是千万个不愿意再来一个排放税。如果征收,大家恐怕真的要将车“放马南山,刀兵入库”,重新踏上自行车才是出路。

  排放税有合理性,应规避与燃油税重合:

  燃油税和排放税属于两个层面的税收。燃油税的经济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保护能源资源方面,而排放税的经济作用主要体现在保护环境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在日益加重,“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了相当重要的话题。其中,作为三大污染之一的的空气污染在环境污染中有占有相当的比重,而汽车尾气排放的“贡献”首当其冲。因此征收排放税政府意在利用高用车门槛抑制汽车的增长速度,类似于利用宏观调控的杠杆进行调节,以达到减排、环保的目的。

  今年6月出台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我国将研究开征环境税。而欧盟国家也早已对影响环境的产品和包装征收环境税。因此通过对汽车尾气排放征税,来抑制对大气环境的破坏是有效的,排放税是合理的税收。

  另一方面,燃油税也对环境的保护有一定作用,同样有助于降低社会能耗,从而减少对空气环境的污染。但燃油税是从资源调控这个角度出发,促进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比如我国西南川渝等地开始在公共交通及出租车等系统中大量使用天然气燃料。一方面天然气资源储备相对丰富,成本也相对较低,但是它同样存在着对大气的污染。再者,国二和国四排放标准的车,在油耗上不见得有多大的差别,但是在空气污染方面就有显著不同的效果,因此燃油税可以间接的促成对环境的保护,但不是必然结果。对于促进环境保护作用的发挥,排放税比燃油税更为直接,也更为有效。

  所以实际上,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排放税是否合理,而是排放税与燃油税如何有机接轨,来规避对环境保护效应的重复征税,才是最重要的课题。

  排放税的征收对象和计算方式值得仔细商榷:

  依目前情况来看,“车主就要为其缴税,可能会在加油的时候一并征收。”明显的指向终端消费者,依据加油数量来考核,按比例征收排放税。但是这样很难避开与燃油税课目的重合。

  如果按照定额税征收,只是简单划分等级,又难免会形成养路费那样用多用少一个样的尴尬局面,这样一个天天用的小QQ也会比停着不用的东风大卡造成的大气污染更加严重。

  最为有效的就是在汽车尾气排放系统上安装自动检测装置,根据每个车的具体污染物排放数量进行考核征税。但是这样的检测系统从成本和技术上要求也更高,在另一方面又会造成购车成本的增加。

  再者,尾气排放税是否针对终端消费者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征收排放税目的是在于减少对大气污染,而污染的源头就在于发动机,依笔者之见,完全可以对汽车动力总成厂商征收排放税,对污染排放较高的老型发动机征收较高税收,一方面对环保性强的新款发动机少征税,甚至可以对如油电混和动力等新型能源给予免税。这样一方面可以在源头就车辆发动机的污染排放标准进行有效的考核,也能促进发动机生产厂商淘汰老产品,生产新的环保产品。

  征税的前提要征有所用,能够用于解决问题。否则也只是对消费者的再次剥削。税收一方面要用于治理环境污染,也应该对清洁能源进行扶持鼓励。比如对于目前的油电混和动力,以丰田的普瑞斯车型为例,大家都知道是一部经济环保的好车,可是无奈车价高高在上,这时排放税收完全可以给予优惠甚至退税,来鼓励人们在付出较小的成本差异的基础上,选购清洁能源的车型。

  当然以上只是笔者单方面的设想,肯定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总之排放税的具体制定是必须相当谨慎,除了需要专家们的周密计算,也需要透明公开化,广泛吸收消费者的意见。

  降低汽车消费成本,为合理税收让路:

  从目前情况来看,不论排放税多么合理,也很难让终端消费者接受。其根源就在于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的成本太高,除了车体本身的价格,消费者已经在承受种类繁多的各种税费。

  这也是为什么没有新车上市,我们总是爱将其与同款车型在美国,在日本的价格来作比较。因为中国消费还要承担增值税、消费税、购置附加税、车船使用税、车检费、保险费、年审费、养路费、车辆牌照费、过路费等。再加上一些非正式的部门和地方收费项目,五花八门多如牛毛。

  中国的税收一直在根据我们意思形态的进步而进步,从而对社会环境进行大调控:比如排放税就是基于人们日益认识到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在比如之前交强险的开征。但是似乎我们一直在做税收科目加法的同时,忘了做减法的必要性。

  在燃油税替代掉不合理的养路费后,消费者购车要承担的各种费用仍然居高不小。实际上对于之前各种税费的合理性讨论也势在必行。税收也应根据不同阶段的意识形态和需求来进行增减,删减不合理的税收来彻底降低成本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不要让不合理的杂费困扰着我们,而造成我们对合理税收的排斥。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22I12140C302.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