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科技平权:汽车生态整合进入2.0时代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五届汽车计算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走进上汽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论坛暨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评论 > 正文

北京现代:二次提速底气何来?

盖世汽车网 武卫强 2007-11-22 16:22:22
    已经5岁的北京现代再一次站在起点上。这一次,先锋大将依然是伊兰特,只是换了一个新名字——HDC。

    11月19日开幕的广州车展上,传闻已久的新伊兰特——HDC正式发布,并宣布明年4月在国内上市。HDC是HD China的缩写,是在韩国现代伊兰特换代车型HD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市场需要全新升级的车型。

    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现代抛出的利好消息还有:2006年破土动工的第二工厂将在明年投入使用,属于合资公司自己的研发中心也会在2008年开始运行。该公司总经理卢载万说:“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北京现代调整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已经积蓄了再度腾飞的潜力。”

    成立于2002年10月18日的北京现代曾经创造了奇迹,依靠伊兰特的畅销迅速崛起,年销量排名最高攀升至第四位,被业内赞誉为“北京速度”。但是,从2006年开始,伴随更多新车型的加入,北京现代的优势逐渐丢失。新车型业绩平平,伊兰特独木难支,频繁降价成效不大,品牌提升止步不前。北京现代快速脱离汽车市场的第一阵营,各种质疑和批评声不绝于耳。

    为此,2007年被北京现代定为“调整年”,在下调运营成本、提升终端服务能力、改善管理模式上进行了全面梳理。一方面,加速第二工厂的建设,以扩大产能,为新车及自主品牌车的推出做好产能准备;另一方面,北京现代加大了内部调整的力度,通过扩大供应商招标范围最终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并通过扁平化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率。
    在北京现代的一系列调整中,研发中心的建设最受关注。在过去5年中,北京现代推出了5个车型,除了伊兰特之外,索纳塔、御翔、途胜、雅绅特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没有出现伊兰特的火爆销售局面。究其原因,根本在于车型的不对路,难以符合消费者的口味。在此前提下,组建属于合资企业自己的研发中心被提上日程。

    按照规划,到2008年,包括韩国现代汽车派驻专家在内,北京现代的研发中心将达到100人的规模。随着研发任务的增加和技术中心的全部竣工交付使用,人员规模将逐步增加到600人左右。届时,该研发中心将成为包括市场研究、创意造型、工程开发、分析仿真、试验试制、项目管理、形式认证等功能齐全的汽车研发机构,将有能力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开展本地化研发,从而使北京现代能够生产符合中国本地市场需求的车型。

    寄望重整旗鼓的北京现代开始了二次提速。作为先锋大将,HDC拥有全新的底盘、传动系统和悬挂系统,全新调校的发动机比目前国内销售的伊兰特节油8%,技术更先进,外观更加年轻动感,空间更宽大。

    据悉,继HDC之后,北京现代计划导入到另一款新车型是现代Genesis。该车型采用TAU4.6升32气门V8发动机,代表了现代品牌车型设计、动力、科技开发等多方面最前沿的技术与理念。Genesis将于2008年在全球上市,其中文名称已经确定,并已计划导入中国市场。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22I12139C302.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