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科技平权:汽车生态整合进入2.0时代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五届汽车计算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走进上汽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论坛暨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评论 > 正文

排放税出台要透明 别成为赚钱工具

排放税出台能叫好还能叫座吗?

盖世汽车网 凌然 2007-11-21 13:42:10

    这些日子以来,被业界炒的沸沸扬扬的燃油税还未确定,又传出排放税可能出台的消息。因为它既代表了多损耗就要多付出的公平原则、同样也能自觉符合节能减排社会需求,可谓是理应值得叫好的事。然而,从过去曾出台的多项专业政策法规的实施看,此项新政能否真正做到合理、有效的付诸实施,仍然会有很多的难度。毕竟,各方接受是一回事、自觉有效的执行又是另一回事。

 

排放税出台要透明 别成为赚钱工具

    排放税应与燃油税实施接轨

    围绕着有关排放税的即将出台的问题,应该说于情、于理都必然是大好事。但怎样解决好税收与企业、与消费者以及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远比简单的经济调控重要得多。如果仅从形式入手,而忽视了有效的监督机制、相应的奖罚机制,自然会在实施的过程中少了很大的推动力度。这里所可能存在的问题,既有建立标准上的、同样也会有实施力度上的问题,都可能成为不和协的因素。客观的讲,排放税能否进一步实施无可置疑,但能否不变调儿的进行完善、以至于能顺利的与燃油税实施接轨,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科学的制定排放收费标准

    以建立标准而论,表面看上去自然会形成多排放多收费的局面。但同时也会出现是按车型标准计量、还是按具体检验标准计量的问题。对前者来说,实施起来自然是能够顺畅,却同样会带来车型标注排量与具体排量是否统一的问题,就是同一种车型,由于驾驶的程度与交通的状况、甚至燃油的炼制技术不同,也会出现排放上的区别。所以,如果以车型为单位进行排放税的衡量办法,一些不确定因素仍需要考虑进去、仍需要有很多工作要做才成;而后者的实施,虽然会有各种难度存在,但却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手段。由于很多问题会出现在实施的过程之中,作为一个涉及到每个人消费的大事,确实忽视不得!

 

排放税出台要透明 别成为赚钱工具

  发展技术上的差距 应在标准上给予倾斜

    有观点认为,进一步强化汽车排放技术上的实施标准,由于中外现实固有差距的存在,无疑是在为自主汽车紧紧箍咒!理由很简单,既有中外发展技术上的差距、又有政策倾向力度的问题。所以,对自主企业在减排方面的发展,更需要把握好透明度与诚信力的同时、顺应大趋势的需求进行同步调整。而政府的作用,更应该在时间上、在标准上给予倾斜。也就是说,如果将自主产品与合资或进口产品一概而论的进行划分的话,显然是有失公平的。这样,不但会更大的束缚住自主企业的手脚、还会产生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更大问题。其实,从北京率先实施燃油的欧三标准看,一些由于在标准与检验手段上的不确立,就很容易造成政策与对策并存的局面。而为了奥运环境的减排,不得不更多的要依赖于限制单双号这样的“物理疗法”。所以,要想在促进排放税实施、同时在技术上不影响自主发展的大局,就必须科学的进行引导、扶植企业的进步,并成为制造、消费意义上的良性循环,才是首要的任务。

 

排放税出台要透明 别成为赚钱工具

     税收要透明 不要成为一些部门的赚钱工具

    在税收的实施力度上,也应该更科学、更合理的表现出专业法规更服众的一面。在具体实施中,就曾多次出现严于企业、消费者,而宽于立法部门自己的问题。如在三包、燃油税问题上的屡拖不决、盲目注重既得利益等等,其实都是产业决策者难以身作则的问题表现!甚至就是政府早出台的排放标准,也会因这样、那样的利益集团的利益问题而暂缓或推迟……,这就不能不说明,我们有些决策以及决策的实施办法,并没有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建立!这种实施力度上的微弱本身,至少会在要求产业接受方面有欠公允!

    监督及检验要健全 奖罚要公正

    而检验新法规是否科学、合理的标准,除了要看产业是否能自觉接受与执行之外,还体现在监督及检验办法、奖罚力度两项公认的指标上。二者既是构成法规完整的主要方面、又是检验法规科学程度的重要依据。所以,在确定新税收标准的同时,相应的检测、监督以及奖惩机制的完善至关重要!就以监督问题为例,既然税收的制定初衷是以减排大趋势为原则,那么就要建立一整套的企业自身监督、政府监督以及社会监督机制。企业自身监督自不必说,那是涉及到企业能否表里如一的诚信问题。关键是政府例行监督,能否从只看报表向更有力度的系统检验与及时抽查转移问题。切不要产生监督的分散与多重标准的不确定,这样除了会给瞒报、谎报制造空间之外,还会对自主产业的整体发展造成部分的阻碍作用。而围绕排放税奖惩力度,并非仅限于消费层面,更多的应在于消费品制造、技术提升以及应用环境的根源上,这才是保障新政策实施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很强的力度对新税收加以保证的话,实施起来难度是小事、造成了对产业发展大局、国家和谐大局的影响,可就是大事了!

  

排放税出台要透明 别成为赚钱工具

   小结:排放税的出台要真正解决社会问题

   所以说,我们在为排放税叫好的同时,更希望它能够以解决一系列问题的面目出现。如解决国内企业产品,特别是自主产品在排放技术上的差距问题;解决公车与私车消费心理落差问题等等,都应是整个汽车产业、乃至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需求。只有这样,排放税的具体实施才能更科学、更具人性化,也才能真正起到为产业发展服务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21I12112C302.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