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评论 > 正文

谁将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霸主?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九)

盖世汽车网 2008-04-01 14:38:52

编者按:前面我们讨论了中国离成熟市场的“低增长”、“高集中度”还有差距,我们把它定义为“准成熟市场”,包含以下几个特征:新车型推出速度越来越快,且车型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越来越细分,且各细分市场竞争充分;价格战已经不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品牌与服务等综合因素越来越重要;新进入者越来越难以取得成功;并购重组进程加速,弱势品牌生存越来越困难;大集团在市场与产品多元化上动作明显;外资加大在本土化研发上的投入……

在趋于成熟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合资与外资企业无疑仍然保持竞争优势,那么在产业真正成熟之前,外资中谁会被最终淘汰?大规模的并购将在何时发生?独立自主品牌,未来三五年的生存状态会怎样?靠合资企业支撑的大企业集团能否成功培养出自主品牌?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品牌,会不会重蹈手机产业覆辙,先盛兴再衰败?请关注我们本周的热点话题。

参与讨论的四位专家,其中一位是大家都熟悉的贾新光老师,还有我们业内的专家钟师,另两位是《汽车商业评论》杂志创办人及主编贾可,Global Insight汽车行业高级分析师曾志凌。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参加今天话题的讨论。

盖世汽车:各位能不能预测一下外资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进入成熟化之前的格局。比如外资品牌在前十名的位置都有哪些。大家最看好谁?贾老师您先说。

贾新光:现在有一种说法,中国市场上最终的排名可能跟世界市场上排名一致,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另外也可以倒过来说,在中国市场的排名将决定这些外资在世界地位的排名。我觉得中国市场的前三名最终还是在丰田、通用、大众这三家争夺,然后其他品牌在各自不同的细分领域争夺第一。

钟师:这个判断非常对,如果按照地域把汽车分三极,欧洲有德国大众,北美有美国通用,日本有丰田。能够做到这三大肯定是经历了多年的筛选与竞争,才能保持很强的生命力。他们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在中国也应该能得到较好的体现。接下来这几位如何排列,这就更多的取决于厂家的策略、市场营销、产品等多方面实力了。

盖世汽车:大家对福特在中国的看法如何?

钟师:福特在美国排第三位,他有很多独到的技术与经验。这几年福特欧洲表现较好,但是美国依旧困难重重。福特的兴起靠的是以福克斯为代表的欧洲风格,如果这阵风刮了以后没有更精彩的后续产品,他的销量就会呈周期性下跌。之前的盛衰也是这样,这要看福特的下一步规划了。

盖世汽车:贾可老师您的观点呢?

贾可:前十肯定我觉得是丰田、大众、通用,甚至福特都会进入第一阵营。本田正在追赶量的问题,日产等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在全球这几大公司里面现代是最悬的,与它在美国市场的表现相比,现代在中国的表现可以用相当差劲来形容。他在中国的位置不可能靠前,能够不垫底也不错。

盖世汽车:那么谁将是第一呢?丰田、通用、还是大众?会有一些悬念吗?

贾新光:我觉得悬念不太大,就是丰田了。

盖世汽车:为什么?

贾新光:丰田经过这么多年的快速发展,增长势头很猛。他们在开拓市场方面坚持步步为营的原则,一步一步的去吃透这个市场。另外值得强调的是,丰田没有内部问题,其他公司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内部问题。我最近接触丰田中国总代表,他说我们现在还是低着头走路,没有脸回总部。

盖世汽车:还没有完全发力?

贾新光:对,他的力还没有完全使出来。

贾可:最近几年全球汽车产业的排名趋势确实很明显,如果通用去掉通用五菱的话,丰田实际上去年已经是第一了。丰田在中国市场的后劲毫无疑问,但是并不代表没有变局。大众在全球销量迅速上升,在美国的表现也开始转好。至于今后两者之间的排名会怎样,还有待观察。

钟师:我们在未来几年排名中对大众和丰田的看法比较一致,通用还有很多未知数。因为你可以看到,通用在海外任何一个市场都没有做到中国这样的规模,前几年他在中国取得了销量第一的排名,但是在耐久力上要比丰田与大众略差。对通用而言,能够在中国市场取得第三或第四就非常难得了。

盖世汽车:曾老师您怎么判断这些外企未来在中国市场的排名?

曾志凌:从产品线来看我也同意这个观点,丰田有最长、最细化的产品线。如果看他在日本本土的产品,他的优势超过本田较多。丰田在小排量方面和动力方面的技术优势在全球都是领先的水平。

从长远来看,丰田奠定了在环保技术领域的地位,但目前的销量不能代表其水平。我在福特也工作过一段时间,我觉得福特的一个成功在于放弃了原先自己的那一套系统,专心于马自达的生产系统。福特做过这方面的对比,发现不仅自己原有的生产系统要比马自达的慢一两年,在工作效率和经费利用率上也都不如马自达。在这样的情况下,福特与马自达共用平台、共用发动机后取得了长足进步。福特在产品上做得也比较聪明,他将在欧洲表现得好的也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品拿过来,而不是拿美国的产品。克莱斯勒拿进来的是美国的车型,通用拿的是韩系车。长期来看,对通用不好的是消费者慢慢对对韩国车不如欧美车那么信任,这可能会影响通用将来对市场的开拓。

盖世汽车:通用在中国只有一个主要的合作伙伴会不会影响他的发展?

曾志凌:这倒不一定,我觉得单一伙伴的策略其实不一定是错的。通用为什么能够这两年在中国做得这么好,与他单一的伙伴策略是相关的。如果他找两个伙伴并不一定能够做到现在的规模。

盖世汽车:今天谈得非常愉快,我们分析现在跟几年前不同的市场成熟度,然后再对比成熟市场后,总结我们现在的市场特征,发现对于所有企业来讲都有为数不太长的时期来参与最后最激烈的竞争。必须指出,我们目前的判断、预测都是基于对于前几年这些企业的市场表现而做出的。但是市场预测可能永远不会那么正确,所有企业都在励精图治,随时可能有黑马杀出。我们希望这次谈话能够给各类企业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依据,也希望中国所有的企业都能够像我们希望的那样能够更好的发展。

请各位继续保持关注,也请读者或业内人士谈谈自己的看法。

有任何意见或反馈,请在下面评论留言,或发邮件到autobiz#gasgoo.com(请将#换成@)。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一)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二)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三)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四)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五)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六)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七)

盖世汽车网:原创 转载请联系:021-51699066-859

附:盖世汽车网专家简介

贾新光 1978年开始在北京汽车工业公司搞政策研究,1994年调到中国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搞市场研究,1998年调到机械部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后出任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现为汽车业界为数不多的知名独立汽车分析师,言谈犀利,嬉笑怒骂不受拘束。

钟师 早年曾在研究所从事6年技术工作。九十年代初进入韩国大宇集团北京办事处任职7年,负责大宇汽车在中国的市场开拓、主管大宇汽车对华大宗政府进口贸易和日常汽车相关业务的管理。九十年代末开始以汽车业独立撰稿人的身份在中国主流经济媒体和主要行业媒体发表大量涉及汽车行业各方面的文章,并参与过许多对行业有影响力的文章策划。间或应英国、法国的行业和综合类杂志约稿撰写过专题文章。

曾志凌 Global Insight汽车事业部中国区代表、高级分析师;曾在福特汽车工作。Global Insight由标准普尔汽车事业部DRI和美国的沃顿经济计量协会WEFA合并而成,做汽车行业的分析和预测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提供全球80多个国家与地区汽车市场未来15年左右的分析和预测。

贾可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曾获中国新闻奖特等奖,曾为《环球企业家》杂志资深经济新闻报道者。为更好记录汽车产业的历史,贾可辞职创办自己的汽车专业杂志《汽车商业评论》,获业内好评。他长期关注中国汽车行业变迁,不仅对汽车产品本身颇感兴趣,更对围绕汽车的人与事、公司与产业、现实与未来充满激情的关注和严肃的剖析。

专家所述不代表盖世汽车网观点 仅供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1I18959C302.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