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八)
编者按:前面我们讨论了中国离成熟市场的“低增长”、“高集中度”还有差距,我们把它定义为“准成熟市场”,包含以下几个特征:新车型推出速度越来越快,且车型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越来越细分,且各细分市场竞争充分;价格战已经不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品牌与服务等综合因素越来越重要;新进入者越来越难以取得成功;并购重组进程加速,弱势品牌生存越来越困难;大集团在市场与产品多元化上动作明显;外资加大在本土化研发上的投入……
在趋于成熟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合资与外资企业无疑仍然保持竞争优势,那么在产业真正成熟之前,外资中谁会被最终淘汰?大规模的并购将在何时发生?独立自主品牌,未来三五年的生存状态会怎样?靠合资企业支撑的大企业集团能否成功培养出自主品牌?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品牌,会不会重蹈手机产业覆辙,先盛兴再衰败?请关注我们本周的热点话题。
参与讨论的四位专家,其中一位是大家都熟悉的贾新光老师,还有我们业内的专家钟师,另两位是《汽车商业评论》杂志创办人及主编贾可,Global Insight汽车行业高级分析师曾志凌。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参加今天话题的讨论。
盖世汽车:我们看下一个话题——所有的自主品牌企业,在未来五年他的生存状态会怎么样?我们看到其他的几个行业里面,手机行业在2003的时候自主品牌的手机量超过60%,人们曾经一度以为手机会像电视一样,把日本的品牌或者是外资赶出市场,但是到现在,自主品牌又衰败了。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品牌会存在怎么样的生存状态呢?
贾新光:07年如果按照国别来统计轿车,日系占第一位,自主品牌曾经在第一位,现在退居第二——这也是一个很危险的讯号,接着就是德国。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刚才你说的,散兵游勇的状态就非常麻烦。其次自主品牌实际上生存的很艰难,这种艰难的生存状态跟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发展是不相称的。
盖世汽车:那未来的情况你觉得会怎么样呢?
贾新光:可以用含糊一点的说法,全球化搞的比较好的公司他会活得比较好。
盖世汽车:钟老师怎么看?
钟师:如果从战略层面来看,自主品牌的这波浪潮已经过去。现在进入一个战略相持期,30%的份额老是突不破。在大盘增长的背景下还有一些优势,但如果自主品牌在向上突破受阻,自己的市场又被人蚕食的情况下就比较危险了。
几年以后的自主品牌,我认为会是两三家生命力比较强、拥有全系列车型的企业。另有一种情况就是具有细分市场竞争力的某些品牌,但总的来说,数量上会下降。
我现在最担心看到全球的汽车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自主品牌如果技术上和服务上跟不上,就会很容易被国内的消费者所扬弃。因为消费者也越来越成熟,2010年自主品牌的消费者与2000年自主品牌的消费者境界已经不同了,消费者一旦抛弃了你,你回旋无力了。不说海外市场,国内市场能不能守住也是一个大的问题。
盖世汽车:贾可您的意见呢?
贾可:刚才您反复说我们所有的讨论与判断都是针对过去的市场表现,确实是这样,但是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个辩论,对企业能够有所启示。
未来大集团是否能在自主品牌上有所表现,关键取决于几大板块——研发、营销以及制造能力这几个关键的指标上。在这些关键指标上,我们应该想怎么样能把技术夯实,怎么样才能一加一等于二,把基础的东西做好,而不能想着一步登天。
中国未来汽车自主品牌的走向,我觉得能有一两家在这个市场上挺住。
盖世汽车:曾老师您怎么看刚刚讲的这个话题?预估一下中国自主品牌整体的生存状态会怎么样?
曾志凌:我同意贾可的观点,想通过换标或者是抄袭一些国外的车型在未来几年肯定是不行的。现在我感觉在国内自主开发做得比较好的像华晨、长安、奇瑞,他们都有自己完整的计划,应该怎么做,在打一个比较好的基础。自主品牌如果没有一个长远规划的话,在未来将很难生存。
盖世汽车:这是不是恰恰说明前面讲的,现在是成熟市场前期了,大家在经营方式上有所改变了?
曾志凌:对,在汽车市场刚爆发,像吉利刚刚进入市场的时候,只要有辆车都会有人要,现在大家对汽车的品质也有认识了,你如果不给消费者面子消费者也不会给你面子。
盖世汽车:关于自主品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未来的五年或者是更长一点的时间里面,你们觉得像吉利、奇瑞、华晨这样独立的自主品牌会主导自主品牌整体,还是说类似上汽、广汽这样的大集团的自主品牌会主导自主品牌呢?
贾新光:我觉得已经不存在完全独立的自主品牌了,他跟大集团的情况应该说是五十步差百步的事了。但是我觉得国际化搞的好的公司才能生存下去,国际化好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要搞好国际合作,一个是要搞好国际市场。
盖世汽车:那先搞自主品牌的与后搞的,谁会将来成为主导者呢?
贾新光:我觉得还是先搞的这些,像长安、奇瑞,甚至比亚迪。
钟师:我倒是觉得这个情况很难说,这两个阵营里面都有冒尖的。大集团这两年加快了自主品牌的投入与步伐,他起步的基础更好、资金更足,人才也有优势,另外他们也吸取了先做自主品牌企业的经验教训。后发的自主品牌企业有后发的优势,但关键是在大家确确实实是真心实意地做这些事情。
盖世汽车:贾可您怎么看?
贾可:我觉得他们都说得很好,如果完全想真正地为中国汽车工业做点事业,无论哪个阵营里面都有好的选手跑出来,但是也不能指望全部脱颖而出。从98年到07年这十年间是自主品牌发展的好机会,未来三到五年可能还有最后的机会,这个机会不能够再浪费了,否则就来不及了。
盖世汽车:先发的一些已经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与大集团新培育出来的自主品牌,他们的优劣势分别是什么?
钟师:先发自主品牌的认知度比较好,渠道覆盖率比较高,还有市场上的酸甜苦辣都品尝过,掌握了很多诀窍,这些都是优势;对大集团来说,人才优势与资金实力还是比较强的,另外大集团有一个后发的优势。但是最怕大集团做虚的,还有大集团市场经验还不足,这种经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的,当然他可以从合资企业抽调很多精兵强将,但是做世界著名品牌的市场经验用到自己做一个新品牌的做法不一样,这个挑战非常。
盖世汽车:贾老师有没有补充?
贾新光:大集团在历史上应该说所有资源都比较集中,但是这时他们做出什么成果出来没?今后资源可能还会向大集团集中,但是市场不一定会向他们集中。再有,大集团的历史包袱非常重,这是历史延续下来的原因,这会导致他们可能累死在战场;但是像吉利没有这样的包袱。
盖世汽车:贾可你觉得哪些是大集团的劣势,那些是先发自主品牌的劣势?
贾可:刚刚说的这些包袱肯定是大集团的劣势,但是我觉得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问题,大集团还是有很多优势的,包括现在为什么要求合资品牌都要标上制造公司的名字,也是为了大集团积累一些印象分数,增加大集团在市场上的影响力。
对于先发自主品牌来说,他们可能会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没有美誉度,对他们来说我觉得优势也不是特别明显。我对大集团还是寄予厚望的,关键是他们要真正地脚踏实地。
盖世汽车:曾老师您对先发的、独立的自主品牌比较看好,还是对有大量资金和政治资源倾斜下的大集团发展自主品牌更看好?
曾志凌:刚才几位老师都讲得蛮透了,也都基本上差不多,后发的大集团做自主品牌他们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他们的优势一个就是起点高,另外是投入大,他的规模上、市场上树立一个好的品牌也有利;现在就是担心他的体制,他们在这种体制下面是否会做一些实质性的东西,如果中央对自主品牌这一项强调就做一做,中央不强调就不干这个活了,因为他们不像奇瑞、吉利不做就要关门了,他们的主要利润来源还是合资品牌的。
盖世汽车:所以说有时候这种合资的利润来源反而是大集团发展自主品牌的包袱了。
曾志凌:对,但是他们这些大型国企在技术方面还是有强项的,我了解到一些供应商说,他们跟上汽和一汽打交道要比跟吉利与华晨打交道要顺利的多,你给他们一个产品或图纸时,他们立即就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不用进一步解释;而吉利他拿到一个零配件设计图纸时往往不知道怎么回事,出问题的时候他往往指责供应商。这也是先发自主品牌的一个软肋。
请各位继续保持关注,也请读者或业内人士谈谈自己的看法。
有任何意见或反馈,请在下面评论留言,或发邮件到autobiz#gasgoo.com(请将#换成@)。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一)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二)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三)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四)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五)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六)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七)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九)
盖世汽车网:原创 转载请联系:021-51699066-859
附:盖世汽车网专家简介
贾新光 1978年开始在北京汽车工业公司搞政策研究,1994年调到中国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搞市场研究,1998年调到机械部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后出任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现为汽车业界为数不多的知名独立汽车分析师,言谈犀利,嬉笑怒骂不受拘束。
钟师 早年曾在研究所从事6年技术工作。九十年代初进入韩国大宇集团北京办事处任职7年,负责大宇汽车在中国的市场开拓、主管大宇汽车对华大宗政府进口贸易和日常汽车相关业务的管理。九十年代末开始以汽车业独立撰稿人的身份在中国主流经济媒体和主要行业媒体发表大量涉及汽车行业各方面的文章,并参与过许多对行业有影响力的文章策划。间或应英国、法国的行业和综合类杂志约稿撰写过专题文章。
曾志凌 Global Insight汽车事业部中国区代表、高级分析师;曾在福特汽车工作。Global Insight由标准普尔汽车事业部DRI和美国的沃顿经济计量协会WEFA合并而成,做汽车行业的分析和预测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提供全球80多个国家与地区汽车市场未来15年左右的分析和预测。
贾可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曾获中国新闻奖特等奖,曾为《环球企业家》杂志资深经济新闻报道者。为更好记录汽车产业的历史,贾可辞职创办自己的汽车专业杂志《汽车商业评论》,获业内好评。他长期关注中国汽车行业变迁,不仅对汽车产品本身颇感兴趣,更对围绕汽车的人与事、公司与产业、现实与未来充满激情的关注和严肃的剖析。
专家所述不代表盖世汽车网观点 仅供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1I18541C302.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