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科技平权:汽车生态整合进入2.0时代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三届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论坛
  • 2025第五届汽车计算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走进上汽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论坛暨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评论 > 正文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二)

市场细分趋势明显 考验品牌营销能力

盖世汽车网 2008-04-01 14:31:45

编者按:我们这次讨论的话题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局。大家普遍认为,中国属于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还有一定的差距。成熟的市场两大最显著的特征是低增长率高集中度,中国汽车产业这几年都保持比较高的增长率,而且集中度还不是特别高。从这两点看,现在中国市场可能还属于新兴市场,但一些主要的市场特征已经向成熟市场的方向发展了,我们把它定义为“准成熟市场”。在由新兴市场向“准成熟市场”转变的阶段讨论将来可能出现的产业大变局应该很有意义。

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四位专家,其中一位是大家都熟悉的贾新光老师,还有我们业内的专家钟师,另两位是《汽车商业评论》杂志创办人及主编贾可,Global Insight汽车行业高级分析师曾志凌。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参加今天话题的讨论。

盖世汽车:我们看第二个特征,市场进一步被细分,越来越细分市场,各个细分市场现在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产品和竞争,这个观点是不是同意?

钟师:这个同意。

盖世汽车:贾新光贾老师您先来看这个问题?

贾新光:我认为大家不会有异议,市场越来越细化,这是竞争深入的表现。

盖世汽车:那么还有可能有进一步的细分市场,然后有新的人在这个细分市场里获得一席之地或者是比较好的竞争地位吗?

钟师:所谓细分市场也是动态变化的区间,也不是绝对分的那么细,市场需求是灵活的,我们只是认为地把它作一个归类。但是由于市场比较激烈以后,各厂家受到市场份额的压力,他们会凭自己的资源,寻找自己能站得住脚的区域,包括原来不屑于做的细分市场。只是在某一个市场里面有竞争的存在,旧的出去新的进来,这个新陈代谢的情况我觉得是永远存在的。

贾新光:我补充一句,市场越细分企业运作的成本就越高,产品更新越快成本业越高。实际上在国外,真正成熟的现在是订单制细分,一人一车,每个人一款车。在中国现在还没法这么做,因为代价也是非常高的。

盖世汽车:曾老师,对比下西方像美国和欧洲这样的成熟市场,是不是还有一些新的细分市场里的车型在中国市场并没有?

曾志凌:首先看看汽车市场生命周期问题,我们提到新车型越来越多,但是在中国,真正做到垂直换代的车型几乎没有,目前只有本田在垂直换代方面做得比较好。其他厂商几乎都是新车型出来时,老车型换了名字继续卖,几代同堂的现象比较流行,这与国外有很大区别。

第二个讲细分市场,我感觉国内车型的细分还没有国外的成熟,因为真正到细分市场的话,同一款车身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包括两门的、四门的、敞篷的、还有两厢车、三厢车、旅行车,从我们Global Insight在做的国内车身数据库来看,国内的车身形式还远远不如国外丰富,国外细分得非常厉害。

占领更多的细分市场对一个品牌的营销能力有很大的考验,你会去研究我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潜在客户,不同的车身形式能够开发出更多的客户群,这需要企业有很强大的市场洞察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盖世汽车:好,这个特征大家比较有共识。我们来看下一个市场特征,价格已经不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最关键因素,或者说已经不是唯一的手段了,质量、品牌、服务等综合的因素在加强,特别是品牌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一点大家有什么看法?钟师您先来。

请各位继续保持关注,也请读者或业内人士谈谈自己的看法。

?

?

有任何意见或反馈,请在下面评论留言,或发邮件到autobiz#gasgoo.com(请将#换成@)。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一)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三)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四)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五)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六)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七)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八)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局(九)

(关于第三个特征的深入探讨,敬请关注明天的热点话题)

盖世汽车网:原创 转载请联系:021-51699066-859

附:盖世汽车网专家简介

贾新光 1978年开始在北京汽车工业公司搞政策研究,1994年调到中国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搞市场研究,1998年调到机械部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后出任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现为汽车业界为数不多的知名独立汽车分析师,言谈犀利,嬉笑怒骂不受拘束。

钟师 早年曾在研究所从事6年技术工作。九十年代初进入韩国大宇集团北京办事处任职7年,负责大宇汽车在中国的市场开拓、主管大宇汽车对华大宗政府进口贸易和日常汽车相关业务的管理。九十年代末开始以汽车业独立撰稿人的身份在中国主流经济媒体和主要行业媒体发表大量涉及汽车行业各方面的文章,并参与过许多对行业有影响力的文章策划。间或应英国、法国的行业和综合类杂志约稿撰写过专题文章。

曾志凌 Global Insight汽车事业部中国区代表、高级分析师;曾在福特汽车工作。Global Insight由标准普尔汽车事业部DRI和美国的沃顿经济计量协会WEFA合并而成,做汽车行业的分析和预测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提供全球80多个国家与地区汽车市场未来15年左右的分析和预测。

贾可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曾获中国新闻奖特等奖,曾为《环球企业家》杂志资深经济新闻报道者。为更好记录汽车产业的历史,贾可辞职创办自己的汽车专业杂志《汽车商业评论》,获业内好评。他长期关注中国汽车行业变迁,不仅对汽车产品本身颇感兴趣,更对围绕汽车的人与事、公司与产业、现实与未来充满激情的关注和严肃的剖析。

专家所述不代表盖世汽车网观点 仅供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1I17914C302.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