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4第四届汽车智能底盘大会
  • 2024第五届汽车电驱动及关键技术大会
  • 2024第二届中国汽车与CMF设计大会
  • 2024泰国汽车市场深度考察(第二期)
  • 第六届汽车新供应链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评论 > 正文

上南合作催生华晨广汽合作?

盖世汽车网 张炤虎 2008-01-01 20:33:59

      12月26日下午六点,上汽集团与跃进汽车集团的重组签字仪式结束,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汽车企业诞生。晚上九点半,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官员刚刚从现场回到家,就接到了财富时报打来的电话“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央领导一直坚持到晚宴结束才走,这在以前很少出现。大家都认为这是件大事、好事。重组终于跃过了地方利益的阻碍。”

      很多国有企业领导在电视机前看到了这一幕,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也等侯在跨地区重组的名单中,尽管我们怀疑每一项重组还会与地方利益进行艰难搏奕,但是我们相信,重组方式的多元化将彻底改变国企重组的历史,倒计时已经开始。

一天和十年

      “大家都在说我们26号签字,可是现在他们还在屋里谈判呢。现在只能赶时间了。”25日下午,上汽股份总裁办工作人员刚下飞机,就打电话给财富时报。由于发改委决定了26日这个日期,而谁也不知道何时能真正谈完,26日的签字时间被一改再改,从上午拖到中午,又拖到傍晚。

      奇迹,真正的奇迹,从没谈完到签字居然只用了一天时间。但在这之前,双方从试探开始,到迈出这一步却花了十年时间。是谁让两家大企业的重组一次次被耽搁。“是跃进前任董事长黄小平阻挡的结果,更是江苏省地方利益不放的结果。”发改委官员说。

      机会被错失就很难再找回来。2006年,当上汽和跃进都决定买下英国企业――MG罗孚的时候,地方利益之争,再一次把二者的无限接近变为无限疏远。

      转机出现在今年5月的长三角经济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和江苏省的领导坐在一起,大家摆出了能够参与合作的大项目:上海是上汽,江苏是仪征化纤。这时一个很扎眼的例子跳进人们视线,那就是上汽和南汽(跃进集团子公司)在英国买下的MG罗孚项目,同样的产品系列被人为地变成了两个中国品牌――上汽荣威和南汽名爵。一个产品两家生产销售,重复的零部件海外采购,这不是产业重复建设,不是结构同质化,又是什么。上海市和江苏省明白,必须给国家一个交待,我们应该合并。

      还是莎翁的那句话――时间是解决一切烦恼的梳子。当时钟走到政府出面的这一刻,所有纠缠在一起的发丝被通开了。“大好事,再不重组,南汽就要在历史上画句号,他们已经支撑不住了。”国家改委产政司领导说“仅靠两个省还是不可能谈成,到底中央压了。最后闹到这个地步,国家出来收拾局面才大功告成。之前的不成功既有人的因素,也有地方利益的因素。归根结底,是企业在重组的时候过多地考虑了小算盘,结果帐还是没有算清楚。丢了西瓜也没有捡到芝麻。”

      人们开始猜测和判断,在这次交易中,上汽得到多少,跃进失去多少。但是这种计算恰恰是过去大企业重组总也谈不拢的主要原因。在国家看来,未来的重组不能再先算细帐,而要先算国家的大帐。一句话:不能浪费。

      “我已经快累得撑不住了,稍后咱们再联系。”这是上汽股份总裁办主任朱湘君在现场给财富时报的答复。五个小时后,她如约和开始对话“这种判断是对的。合并不是买卖,不是数字。”“那么这种快刀斩乱麻的模式会不会被其它产业借鉴。”“以后还会有谁走上我们这条道我还不知道。也许20年后,大家看胡总写的回忆录吧。”

接下来

      如果我们把国企重组看成三步走,那么第一步就是跨省的大企业重组,突破地方利益形成共赢;第二步,允许符合条件的跨行业重组;第三步,有条件地开放金融资本参与制造业重组。

      至少从目前看,上汽和跃进走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在此之前,这种合作要么规模很小,要么质量很差,要么结果很糟。接下来的第二步至少从目前看还鲜有成功的先例,但趋势已经明显。

      资质和经验的问题,并不是导致大型企业重组中,跨行业一栏基本空白的原因。波导手机、奥克斯空调和五粮液都曾经试图在汽车业尝试过跨行业合作,结果第一个波导介入南汽无锡失败了;第二个奥克斯刚宣布巨额投资计划就流产了;第三个五粮液根本就没有获批。

      “你说跨行业,不是不行,关键是他们说的比做的多,比如比亚迪,一个搞电池的,要在10年内做全国第一,15年做世界第一,可是它现在投入的还不到自己电池产业的一半,他想过要实现这个理想得花多少成本吗?”发改委官员在解释跨行业重组开花难结果的原因时说。

      他认为,至于第三步,金融资本进入国企重组,可能更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关键看能不能做好。克莱斯勒怎么样?当年戴姆勒花200亿请进来,今年花70亿美元又把它卖出去了。不要总想着做大。如果能做强,形式就不是问题。”这位官员说。

      也许所有的人都在谈论,上汽和跃进是不是一个不平等的协议?但对于谈判双方来讲,完全平等是不可能的,当双方利益平等的时候,只能意味着产业的重复和进一步的浪费。对于国企重组来讲,个体利益都将被弱化,只有签约本身才是我们需要的。

      "只要条件许可,就可以有更多的重组方式"国家发改委官员留下的这句话让我们有了更多遐想,比如北汽和长丰汽车、福建汽车;再大胆一点猜,比如华晨和广汽未必是天方夜谭,要知道现在广汽很多新领导是沈阳干部,沈飞和五十铃就是名证,下一步很可能就是乘用车;还有什么,大家自己想吧

附:他们说

      一汽集团前副总工程师荣惠康:“当年一汽买天汽是花了45个亿,夏利品牌30亿,华利15亿。”

      相比上汽和跃进合并的现金资产20几个亿,一汽的45个亿显然更有力度,但是借用丰田的资源,即通过丰田的桥梁来把天津丰田和四川丰田整合进一汽,地方政府看到丰田外资在背后的手,就能淡化“是兄弟省份在吞掉我”的感觉,而放下一些个体利益。但是没有外资的介入,直接将两个大企业合在一起,这个符号意义就大不相同了。

      北汽控股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戴姆勒和克莱斯勒分家了,那北京戴克怎么办?要我说,这就像离婚分家一样,两口子动了手一夜之间就能决定一件事,但要真的分分合合,多少年都有可能,因为帐算不清啊。”

      企业重组犹如结婚和离婚,上汽和跃进如果继续算自己的帐,那么算到哪一年才算完呢?感情的事十年前就定了,结果就因为算自己的帐,导致起起伏伏近十年,靠父母官的决心才真正走到一起。跃进亏了吗?现在看是亏,未来看就不亏,感情的事谁能用50%对50%来说清啊。央企只所以老也合不到一起,不就是这么个道理吗。从整个产业的角度看,都是赢家。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1I12786C302.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