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的汽车市场仍在增长,但是速度比预期的要慢,而且利润空间正在缩水。——美国《商业周刊》
截至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率仍高达24%。或许你会认为此时正是中国车企的大好发展时期,但是许多车企正在遭受产销落后于目标和利润下滑的双重痛苦。
车企产销目标纷纷跳水
“激烈的价格战给车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吉利汽车的执行经理Lawrence Ang说道。“我们的利润本来就不高,而且原材料一直在涨价,成本很难控制下来。” 吉利已经将今年的计划产量由原来的24万辆下调至19万辆。
同吉利等本土品牌一样,外资品牌也未逃脱产销下调的命运。上海通用将别克和雪佛兰品牌的年产量目标调低了5%;花旗集团分析师Charles Cheung 预计广州本田(主要生产雅阁轿车和飞度紧凑型车)和东风标致雪铁龙今年的产量将比目标分别下降18%和21%左右。而韩国现代的产量目标更将大打折扣,预计将调低29%左右。“2007年对于大多数中国车企来说是一个失意年。”Cheung在其10月5日作的报告中写到。
出现企业产销下调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小型车的失宠。一年前,许多低收入消费者涌向汽车经销商购买小型车,让人觉得小型车在中国将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现在市场发生了变化,小型车消费者的数量比厂商预计的要少。调查机构J.D.Power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中国微型车(microcars)——发动机排量小于1升的销量仅增长7%,远低于市场平均增长率。而小型车(Subcompacts)——发动机排量略大于1升的销量增长仅达4%。随着更多厂商加入了降价行列,许多消费者也选择了持币观望。“我想再等等,看看价格到底会降到什么程度,”25岁的北京人王金(音译)说道,他一直在关注1.6升的标致307。目前该车的市场价格为1.6万美元,他希望在价格降到1.4万美元左右时买入。
中高档车依然畅销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同样是导致企业产销下调的一个原因。目前,全球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都在中国设有工厂或经销商,在华销售的汽车品牌将近80个。竞争使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空间缩水。花旗集团估计,2007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由上一年的15.1%下降到8.8%。“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状况——市场增长强劲,价格在下降,利润在减少,”J.D.Power上海经理Michael J. Dunne说道,“每个人都在想他们能从中得到什么。”
与小型车的销售窘境不同的是,中高档乘用车在中国依然非常畅销。J.D.Power报告显示,今年中国紧凑型车(compact)的销量劲增46%,中型轿车( midsize sedans )也上升了35%。这对这些车型的生产商无疑是个好消息,比如说大众,前三季度的在华(包括香港)的销量增长了30%,市场份额也由15%扩大至18%,进一步拉大了与亚军通用汽车的差距。目前通用汽车在华市场份额为9.8%。另一个大赢家是丰田公司。今年8月份,丰田品牌下的皇冠豪华轿车(在华售价4.3万美元起),中型轿车凯美瑞(26,373美元至 35,973美元)以及其他车型的统计销量增长高达40%。丰田目前在华市场份额约为8%左右,稳坐市场第三把交椅。“高端轿车比以前便宜多了,”网上车市CEO 华雪表示,“所以消费者更愿意去买好车了。”
盖世汽车网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19I11562C302.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