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科技平权:汽车生态整合进入2.0时代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五届汽车计算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走进上汽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论坛暨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 正文

奇瑞“大局”观

盖世汽车网 2007-08-17 00:00:00
  在奇瑞第100万辆汽车下线前夕,奇瑞汽车国际合作可谓好戏连台,与克莱斯勒、量子的合作,奇瑞再一次向美国市场发起冲锋;与阿文美驰、亚普等国际零部件巨头合资,为奇瑞在国际市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而近期奇瑞与菲亚特成立合资公司则进一步提升了奇瑞汽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至此,奇瑞通过十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连接国内、国际两大市场,横跨商用车、乘用车、零部件等多个领域,贯穿供、产、销各个环节的“大布局”,这是奇瑞坚持将自主创新与整合国际先进资源相结合的成果,一个充满“大局观”与“国际观”的奇瑞展现在世人面前。

  横跨“商、乘、零”多领域

  奇瑞汽车是靠乘用车起家的,通过十年的自主创新,在乘用车领域积累了雄厚的研发能力。到目前,奇瑞已经形成涵盖了三大车系,囊括10款车型的完善的乘用车车型体系,奇瑞公司第100万辆汽车即将下线,奇瑞汽车将以累计百万的产量雄踞中国乘用车市场, 2007年上半年,奇瑞汽车乘用车的销量已经达到20.7万辆,稳居中国汽车企业前四强,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流乘用车企业。

  在乘用车领域迅猛发展的同时,奇瑞也将触角延伸到发展前景好、利润空间大的商用车市场。2007年2月奇瑞完成对一汽扬子的收购,成立奇瑞商用车(安徽)公司,正式进军商用车市场。奇瑞自主研发的首款商务车奇瑞开瑞也于2007年4月份上市,布局商用车领域使奇瑞的车型体系更加完善。

  在车型体系更加完善的同时,奇瑞在零部件生产方面走出了一条宽阔的国际技术合作之路。从2004年与美国塔奥公司合作,到2006年与江森自控合作,再到2007年与阿文美驰等6家零部件巨头合作,奇瑞通过技术合资、产品配套等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在底盘系统、安全系统、车用机油等零部件方面的实力得到提升。从而,有助于奇瑞不断提高品质,为立足国内市场、发展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布局亚非欧美四大洲

  2001年10月27日,首批十辆奇瑞汽车出口叙利亚,拉开了奇瑞海外市场发展的序幕。在随后的几年中,奇瑞积极谋求对外合作,先后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整车出口和合作建厂的关系。2007年上半年,奇瑞汽车出口量达到52712辆,同比增长2.9倍,稳居中国轿车企业出口量第一。

  随着中国汽车企业的产能节节攀升,进入容量更大的发达国家市场是释放产能的必然选择。但是,发达国家研发的法律法规、较高的技术标准和环保标准,以及自身在渠道建设、市场认识方面的劣势,使得中国汽车企业进军美国市场并非一帆风顺。针对各种困难奇瑞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前不久,奇瑞与克莱斯勒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采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并借助国际巨头的经验、技术、服务以及销售网络,使奇瑞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节能性迅速达到发达国家市场的要求,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挺进欧美市场。

  联合巨头为国际竞争力开源

  近日,奇瑞与有“世界小车王”之称的菲亚特成立合资公司,可谓是奇瑞国际竞争力的开源,对于在中国市场表现优于菲亚特的奇瑞来说,合资菲亚特的真正目的在于提升国际竞争力。

  虽然在中国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是菲亚特在国际市场却表现强劲,2007年上半年,菲亚特汽车业务收入达142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1.7%,在欧洲汽车市场普遍疲软的情况下,菲亚特成为一大亮点。

  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国际汽车巨头,菲亚特在国际市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旗下拥有菲亚特、法拉利、蓝旗亚、阿尔法•罗密欧、玛莎拉蒂等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尤其在微型车领域,菲亚特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微型轿车的汽车厂家,通过百年的发展菲亚特在小车领域积累了雄厚的“技术积淀”,在小型车的生产和研发方面有着强劲的实力,旗下车型菲亚特500有着“意大利国民车”的美誉。“中国小车王”奇瑞与“世界小车王”菲亚特的合资,无疑将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有助于奇瑞在质量控制、品牌管理、生产管理、技术开发等方面能力的迅速提高,从而增强奇瑞的国际竞争力。

  奇瑞“局”的形成尤其是与菲亚特的合资说明中国汽车的崛起必须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来考虑,从此以后,中国汽车市场上流行的将不再是“市场换技术”的天方夜谭,也不再是“永不合资”的自闭狭隘,而是“自强精神+开放胸襟”的“大局观”。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17I5514C102.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