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全球公关主管OLES GADACZ先生在回答媒体关于现代汽车在华销售衰退和价格竞争力下降的根本原因时表示,只有在中国厂商尽可能快速地提高自身能力的前提下,现代汽车公司才能扩大在华采购规模,而目前这是主要限制因素。尽管许多企业都报出了最低价格,但没有几家厂商能达到我们需要的世界级质量水准。
今年有一段时期以来,现代汽车销售市场的表现一度出现了大幅下滑的趋势,下滑的背后暴露出了现代与中国方面的在许多方面的分歧,特别是在关键问题的采购业务上,一直以来由韩国人把持的现象遭到媒体曝光,一度引起社会的轩然大波。
在中外合资汽车公司中,在过去一直有一个国产化40%的规定,后来所有的合资公司,不论日本、还是德国、美国,都刻意去强调本土化的比例,以满足相关政策的要求,同时,满足中国市场合资方的利益。
一般认为,国产化比例越高,产品成本就会越低,自然市场竞争力就强。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价格成为就成为各家厂商决胜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对现代销量一度下滑的质疑之一就是现代在竞争对手纷纷降价的时候,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为什么?厂商降价是需要较低的成本来支撑的,价格越低,对于零配件的价格压力就越大。
因此,表面看,各个厂商比拼的是价格,实际上比拼的是成本,比拼的是采购成本。而这时候,现代采购问题无疑就成为众矢之的。
但是,低成本与高质量虽然不一定具有正相关的联系,但是,较低的成本,在短期内或许会牺牲一定的质量水平,这个可能就是有些媒体不断质疑某些厂商降价降质的原因。
而一旦两者的关系与采购目的地联系起来,事情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在某些跨国公司看来,中国的零配件配套厂商仍然没有达到某种能力以保证关键零配件的质量,从而会影响到整车的质量。
现代汽车目前的观点就是属于这样的看法。
在他们看来,中国的低成本原料货源充足,但优质材料(如高拉伸强度钢板)要么难找,要么其价格远高于世界市场价格,这迫使他们从韩国或其他地方进口材料,以保持现代汽车的高品质。
但是,现代采购的目标公司是韩国现代集团的子公司,这种跨国关联交易容易使人怀疑:现在汽车是否通过采购环节预先提取大量利润,从而获得二次收益?
在北京大街上跑的出租车司机常常抱怨伊兰特的质量,特别是方向盘掉渣的问题反映居多。
不知这样的质量问题与在美国销售的伊兰特是否有差异。而现代的公关总监则在这次回应中宣称,在华生产并销售的现代伊兰特达到的可靠性与耐用性标准与在美销售的伊兰特相差无几,须达到5年期整车保修和10年期传动系保修的严格要求。
现代汽车强调质量问题无可厚非。但是,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能够争取到更大的市场份额,才是现代汽车在中国最好的竞争策略。毕竟,现在所有的世界跨国巨头都已经来到中国市场,在世界汽车市场排名并不靠前的现代公司如何争取先机,则不是一句中国厂商质量水准欠佳所能保证的。
这位公关总监表示,他们不会以降低在华所产汽车的材料与工程规格来削减成本,因为这种做法会损害他们坚持不懈、经过艰苦的努力才树立起来的质量形象。
但是,在中国市场采购就一定要降低规格吗?
中国厂商的质量水准固然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厂商质量不合整车厂商所坚持的标准。如果一定要这样说,那么先于现代来到中国的其他跨国厂商怎么办呢?按照现代的做法,到现在为止,中国的汽车市场采购仍然依赖于国外的配套商呢?而现代来到中国作合资也已经有5年了。
如果这样,怎么会有目前的中国汽车市场繁荣?
从商业运营的规律来讲,实施本土化也有更加合理的成分。质量低,可以有许多办法来解决,而且只有更加本土化,才能在未来的中国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讲究全球采购,是,全球采购可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但是全球采购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从韩国采购,也并不一定要抛开本土采购。
因此,我更赞同《美国汽车新闻》魏爱莉女士的说法,现代汽车致力于带给中国市场安全性能更高的汽车,这值得赞扬。但现代汽车需要看的更深一些,找出销售问题的根本原因。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1/16I12038C302.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