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发布了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根据最新榜单,前5名仍旧是博世、电装、采埃孚、麦格纳国际、爱信精机……
今年共有10家企业上榜,分别是延锋、海纳川、中信戴卡、德昌电机、五菱工业、诺博汽车、敏实集团、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拓普集团、德赛西威。
今年共有10家企业上榜,分别是延锋、海纳川、中信戴卡、德昌电机、五菱工业、诺博汽车、敏实集团、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拓普集团、德赛西威。
今年共有10家企业上榜,分别是延锋、北京海纳川、中信戴卡、德昌电机、五菱工业、诺博汽车、敏实集团、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拓普集团、德赛西威。
近日,楚航科技宣布与零跑汽车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其将为零跑汽车旗下的某款量产轿车自动驾驶系统部件提供77GHz前向雷达和77GHz盲区检测角雷达,两款产品预计将于近期实现量产。
6月27日,地平线宣布获得一汽集团的战略投资并完成交割。在此之前,地平线已经与一汽红旗就征程2及大算力芯片征程5的上车应用达成了合作。
“麒麟”问世,电池结构史上的又一次空间创新。
6月23日,大陆集团官方公布了其与地平线联合成立的合资公司大陆芯智驾(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大陆芯智驾)最新进展。
6月22日,小马智行宣布,公司正式对客户交付基于NVIDIA DRIVE Hyperion计算架构及DRIVE Orin系统级芯片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ADC(Autonomous Driving Controller)样品。
6月22日消息,Nullmax纽劢科技基于英伟达Orin芯片平台的行泊一体化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于近期完成阶段性交付任务,大算力域控量产方案落地再进一步。
6月16日消息,蜂巢能源日前分别与国投罗钾、五星铝业在蜂巢能源常州基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在钾、锂和铝等原材料方面的供应链布局。
近期,延锋成功摘得临港新片区重装备产业区J03-01地块97025.9平方米工业用地,并与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云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延锋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智能座舱项目顺利落户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
6月9日晚,德赛西威发布消息称,德赛西威智能网联惠南工业园二期项目已正式开工。
6月8日,合肥国轩科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科宏”)年产20万吨高端正极材料项目投产仪式在庐江高新区举行。
6月8日,有消息称,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在接受CGTN主持人蒉莺春采访时透露,比亚迪将会为特斯拉提供电池产品。
6月7日晚间,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拟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募集90亿元,用于投资“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HBF16GWh 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日前,赣锋锂业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以自有资金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
5月26日,黑芝麻智能宣布与江汽集团达成平台级战略合作,将为江汽集团旗下思皓品牌的多款量产车型提供华山二号A1000系列芯片,以及配套的上层软件算法、山海工具链等。
5月18日,地平线与轻舟智航(QCraft)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地平线自研的征程?系列车规级AI 芯片,以及轻舟自研的行泊一体解决方案,联合进行开发与适配,共同打造高等级自动驾驶前装量产解决方案。
2022年5月19日,线控底盘系统方案商利氪(广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氪科技)宣布完成A轮、A+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2亿元人民币。
5月16日晚,赣锋锂业披露近期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提及该公司碳酸锂产能规划、电池产能规模现状及未来规划等方面内容。
浦项于5月12日签署了一项协议,对辉能科技进行投资。
5月11日,地平线与觉非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地平线征程?系列车规级AI芯片,结合觉非科技多传感器融合算法能力,面向全场景智能驾驶应用落地进行深度合作。
5月9日晚间,国轩高科发布消息称,公司近日与阿根廷胡胡伊省国家能源矿业公司(以下简称“JEMSE”)以线上签约形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5日晚间,华域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华域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域上海)已于4月29日与宁德时代、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合伙协议,拟共同参与投资上海国策绿色科技制造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近日,据盖世汽车获悉,敏实集团自主研发的Minal-S628高强度碰撞合金铝材,通过了大众TL116 C28技术认可,使敏实成为亚洲首个突破C28材料技术的企业。
4月22日,车规芯片厂商纳芯微(688052)正式在科创板挂牌上市。纳芯微发行价格230元/股,开盘后最高涨幅破19%。
4月21日,地平线与比亚迪宣布达成定点合作,未来比亚迪将在部分车型上搭载地平线高性能、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征程5。
近日,杉杉股份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杉杉锂电完成增资。增资完成后,上海杉杉锂电的注册资本将变更为11.82亿元,投后估值为118.2亿元。
4月20日晨间,宁德时代官方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宜春时代新能源矿业有限公司以86500万元整的报价成功竞得江西省宜丰县圳口里-奉新县枧下窝矿区陶瓷土(含锂)探矿权。
4月20日,盖世汽车获悉,国轩高科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与吉利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近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月20日,元戎启行发布消息称,其首批L4级自动驾驶前装方案车队落地深圳,该车队由30辆自动驾驶车辆组成,将投入到元戎启行在深圳的Robotaxi运营中。
在宣布推出EVOGO换电服务3个月后,4月18日,宁德时代正式宣布换电服务在厦门正式启动。
4月18日,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于4 月 19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证券简称为"经纬恒润",证券代码为"688326"。
4月18日,中科创达与地平线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据悉,该合资公司将由中科创达控股,聚焦智能驾驶赛道。
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国轩高科正考虑通过在瑞士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筹集约100亿元(合16亿美元)的资金。
继4月4日德国图林根州工厂正式获得8GWh的电芯产能许可后,宁德时代海外布局再迎重大进展。
4月14日,自动驾驶公司图森未来宣布与激光雷达企业速腾聚创达成战略合作。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远景动力(Envision AESC)将投资20亿美元,在美国肯塔基州鲍灵格林新建一家大型电芯和电池组工厂。
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欣旺达正考虑凭借其电动汽车电池部门超过200亿元(合31亿美元)的估值,为该部门筹集大约30亿至40亿元的资金。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瑞浦能源最早可能于今年在香港上市,并正在考虑在上市前筹集资金。
近日,钠离子电池创业公司中科海钠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除了海松资本、聚合资本等机构,还有华为旗下哈勃投资。
双方将在汽车电子芯片、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方向深化业务合作。
3月31日,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先后官宣为路特斯首款纯电HYPER SUV—Eletre提供激光雷达技术。
这一动力电池制造厂将用于生产一种新型圆柱形动力电池。
3月30日,蜂巢能源与巴斯夫杉杉战略投资湖南永杉锂业有限公司(简称“永杉锂业”),并通过线上方式举行签约仪式。
为了满足智能汽车市场的需求,寒武纪将推出覆盖不同级别的智能驾驶芯片。
随着锂离子电池原材料成本的飙升,固态电池技术看起来更具吸引力。
3月28日,四维图新宣布与小马智行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结合各自的技术优势,合力打造智能驾驶软硬件解决方案,并在高精度地图及定位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
“国轩高科210Wh/kg的磷酸铁锂电池已经是实现产业化,而230Wh/kg的磷酸铁锂电池也将在今年底逐步走向量产
3月24日,闻泰科技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Nexperia)宣布,其位于德州达拉斯的全新设计中心正式启动。
日前,在英伟达主办的GTC 2022大会上,文远知行宣布将基于英伟达量产自动驾驶汽车平台打造其新一代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3月22日,均胜集团旗下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均普智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正式登陆科创板,股票代码688306。
日前,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博敏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博敏)收到小鹏汽车的《定点开发通知书》。
3月18日,车规芯片企业芯驰科技与安谋科技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日前,盖世汽车了解到国汽智控预计年底可以推出智能汽车基础脑iVBB2.5版本。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中创新航计划最早于本周在香港提交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可能筹集高达15亿美元的资金,有望成为今年迄今香港规模最大的IPO。
3月9日,闻泰科技发布公告称,目前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系列产品已流片成功,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各项参数均达到设计要求。
近日,欣旺达控股子公司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旺达电动汽车”)收到了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
3月3日,德赛西威发布消息称,德赛西威欧洲公司第二工厂(以下简称“第二工厂”)和物流中心已于本周正式开业。德赛西威欧洲公司第二工厂开业仪式;图片来源:德赛西威去年
3月2日,联创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山东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安新材”)于近日通过宁德时代供应商准入审核,华安新材正式纳入宁德时代供应链体系。
3月2日,智能驾驶核心技术服务商上海智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智驾科技MAXIEYE”)已于近期获得东风商用车高阶智慧重卡项目定点.
近期,我国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今年一季度财报,盖世汽车整理了其中25家主流企业一季度的业绩情况。整体来看,这些企业业绩表现并不一致。
日前,华域汽车发布2021年年报。报告显示,2021年华域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399.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7%。
4月26日,惠州市华阳集团(002906)发布2021年财报。报告显示,2021年集团实现营收44.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0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94%。
4月27日,锂电巨头赣锋锂业发布2022年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赣锋锂业实现营业收入53.65亿元,同比增长233.91%,实现归母净利润35.25亿元,同比增长640.41%。
4月26日,亿纬锂能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亿纬锂能营收接近169亿元,同比增加107.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9.06亿元,同比增加75.89%。
4月25日晚,闻泰科技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闻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527.29亿元,同比增长1.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2亿元,同比增长8.12%。
4月21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303.56亿元,同比增长159.06%;实现归母净利润159.31亿元,同比增长185.34%。
日前,德赛西威(002920)发布2021年年报。根据年报,2021年德赛西威实现销售额95.69亿元,同比增长40.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3亿元,同比增长60.75%。
4月12日晚,欣旺达公布了2021年年报业绩,整个2021年欣旺达实现了全年营业收入373.6亿元,同比增长25.82%,归母净利润9.16亿元,同比增长14.18%.
3月29日,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普集团”)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3,000万元-373,000万元。
3月30日晚间,四维图新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数据显示,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大增42.48%至30.60亿元;实现全年业绩扭亏为盈,净利润同比暴增139.26%至1.22亿元。
近日,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赣锋锂业”)发布《赣锋锂业2022年1至2月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3月11日,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均胜电子”)发布《均胜电子关于2022年1至2月经营情况的公告》。公告显示,今年1至2月,均胜电子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74亿元。
1月27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据悉,宁德时代预计,2021年实现净利润为140亿元至16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50.75%至195.52%。
1月25日,锂电巨头赣锋锂业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称,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亿元到55亿元,同比增长368.45%到436.76%。
智能化和电气化变革大潮的涌现,为汽车供应链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借着这股风口,以美的、海信、TCL、立讯精密等为代表的家电和果链企业争相跨界入局,试图打开新的增长局面。
近几年,自主车企们正在疯狂拓宽业务边界,例如比亚迪将农机纳入规划之中、长城汽车入市两轮市场、吉利汽车“逆流”造手机等。而在此同时,自主零部件企业们也没闲着。打破
伴随着一些跨界者的进入,“造车”正在被重新定义。
当前国产汽车出口频创佳绩,而我国本土强势Tier1的出海情况又是如何,其在国外又有何布局,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近年来,在自主品牌冲击高端化的过程中,一种此前主要应用于保时捷、BBA、沃尔沃等豪华汽车品牌的配置频频成为自主高端车型的宣传点,它就是——空气悬架系统。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或是对当下汽车空气悬架系统发展应用的最好写照。
当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日趋同质化,越来越多的车企和技术提供商开始将目光转向ADAS、智能座舱、高级自动驾驶等智能化技术领域。
坚持走视觉主导路线的特斯拉又双叒叕出事了。本月中旬,一辆特斯拉Model Y在底特律市郊撞上了一辆白色半挂卡车,车头直接钻进了卡车的货柜之下。
虽然主要的汽车芯片制造商都在实施不同程度的扩产,但从短期来看,芯片供应短缺问题很难快速解决。
时间还长着呢……不是一招一式就可以的!

- 盖世匿名用户
来自文章《本土供应商即将“破解”核心件,空气悬架国产替代步伐提速》这样不是直接可以进入国际市场竞争了吗?

- 盖世匿名用户
来自文章《本土供应商即将“破解”核心件,空气悬架国产替代步伐提速》两码事,不矛盾。空气是弹簧,电磁是减震 ?

- 盖世匿名用户
来自文章《本土供应商即将“破解”核心件,空气悬架国产替代步伐提速》建议国产直接跳过空气悬架,直接上电磁悬架!!!

- 盖世匿名用户
来自文章《本土供应商即将“破解”核心件,空气悬架国产替代步伐提速》真相是:加了也不会标定,所以整点华而不实的吹一吹。

- 盖世匿名用户
来自文章《本土供应商即将“破解”核心件,空气悬架国产替代步伐提速》考虑过价格吗?国产车把这些配置全用上,某些人就会说怎么能那么贵。。。

- 盖世匿名用户
来自文章《本土供应商即将“破解”核心件,空气悬架国产替代步伐提速》国产车都说配置高配置高,可真正标配的高端配置却很少很少,像什么四轮转向、空气悬架、四驱、Ar抬头显示、夜视、大灯随动之类、电吸门等等。

- 火星土著
来自文章《本土供应商即将“破解”核心件,空气悬架国产替代步伐提速》????你懂这里有啥区别吗

- 阿光
来自文章《本土供应商即将“破解”核心件,空气悬架国产替代步伐提速》单纯的空气悬架只调节悬架高低。。。不负责减振。空气悬架搭配其他组件才能发挥所谓减振,调节阻尼的作用。比方说空气悬架搭配可变阻尼调节器,或者空气悬架搭配电磁悬架。所以,空气悬架和电磁悬架就是两码事,本身可以一起搭配使用的。电磁悬架可以单独使用,空气悬架一般都要搭配电磁悬架

- 三水木
来自文章《本土供应商即将“破解”核心件,空气悬架国产替代步伐提速》空气悬架,主要是又空气罐来减少振动,电磁感应,是靠电磁感应原理来调节振动。

- 一韦以航
来自文章《本土供应商即将“破解”核心件,空气悬架国产替代步伐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