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是增配了车型,但是我们也能够看出宝骏品牌正在不断梳理自己原有的产品矩阵,与五菱品牌作出更大的区别化,不仅有利于宝骏品牌的发展,也有利于五菱品牌的增长。而对于宝骏品牌来说,只有不断向上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获得先机。
在刚刚结束的《The Grand Tour》第三季第7集中国特辑节目中,当“大猩猩”这个全球最著名的车评人谈论起中国销量最好的车型时,五菱宏光在全世界的观众中成为了中国汽车的销量的代表。
如果说作为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支柱车型,五菱宏光S见证了上汽通用五菱从无到有的崛起,那么宝骏品牌就是上汽通用从有到强大的证明。
2009年,时任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的沈阳决定让在微面市场上顺风顺水的上汽通用五菱进军乘用车市场,宝骏由此应运而生,从宝骏730、宝骏560、宝骏510、宝骏530,宝骏品牌让上汽通用五菱不仅在商用车市场成为霸主,更在乘用车市场成为所有人都不能够忽视的品牌。
如果说原来的宝骏还带有一些商乘并举的影子,那么,随着RS-5的推出,宝骏品牌也开始了一场革命,彻底和商用车板块脱离,把宝骏做成一个完完全全的乘用车品牌。
都说,革命很难,但其实最难的还是革自己的命。
而作为其中最有商用属性的宝骏730则成为了宝骏第一个需要“革命”的车型。在福州平潭,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品牌就CVT版本的宝骏730开展试驾活动,那么这一次试驾到底会让我们对于全新宝骏730 有什么全新的理解?
这一次,宝骏730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有两点,首先就是增加了CVT变速箱的版本,其次是采用了2+3+2的座椅布局。
在这款宝骏730上,采用了上汽集团与博世荷兰工厂联合开发,并由博世、法雷奥及联合电子等国际一流供应商提供核心部件的CVT无级变速箱,能够模拟8个档位。同时,传统效率能够达到88.6%,加上智能换挡技术,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8.0L。并且还带有经济、运动、雪地等模式。
从实际的驾驶体验来看,这一次换装的CVT变速箱出乎我们的意料。一般来说CVT的优势在于平顺性,但是在低转速时的加速能力并不如DCT以及AT车型,但是在这次宝骏730的试驾过程中,在较低转速时,却能够有很好的驾驶体验。配合霍尼韦尔的全新一代涡轮增压器,无论是怠速儒行,还是低转速时的慢速上坡,宝骏730 CVT版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肉”。
据了解,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品牌对于这一种情况做到了针对性的调教,使得变速箱输出更加线性,增加了行驶的质感。
而2+3+2的7座可以灵活组合5座、6座、7座模式。并且二三排可纯平放倒,据了解,宝骏730最大内部装载空间能够达到2000升。装载空间更大,储物空间也更加人性化,也提升了宝骏730的实用性。
其实,我们通过这一次的试驾能够清晰得感受到,在这一辆宝骏730上,行驶的质感成为了新的主题,其实宝骏一直在变,宝骏730也一直在变。
从2014年推出之后开创了7座家用车蓝海市场,2015年2016款宝骏730上市,通过C-NCAP五星评定成为国内10万元内首个获得该认证的7座家用车,2016年宝骏730正式搭载1.5T发动机,不断变化,不断适应的宝骏730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就突破了百万销量。
如果说2017款之前的宝骏730还带有商用的影子,那么2017年之后,宝骏730开始真正偏向家用,钢琴烤漆的内饰,中控上SGMW的表、带有冷色调的木纹饰板,一切的一切都让宝骏730的质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更加适合家用。
更重要的是,中高配车型的后悬挂也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升级成为了多连杆独立悬挂,这一点重大的升级可以说是从根本上提升了宝骏730在驾驶上的舒适度,而这次CVT车型的增加更是让宝骏730成为8~10万元家用车级别不能被忽视的一个选择。
虽然宝骏730一直在变,但市场也在不断变化,随着比亚迪宋MAX、广汽传祺GM6、上汽大通G50、吉利嘉际等车型的推出,家用MPV市场的竞争也开始越发激烈。从价格以及配置上来看,宝骏730可以说是十分具有优势,但是随着消费的升级,许多消费者对于颜值也有更多的要求。
而宝骏730目前还是采用了原来2014年时的设计语言,在这一方面的竞争下稍显弱势。不过我们也相信对于宝骏品牌来说,这一代宝骏730车型正在处于过渡期,在下一代的宝骏730上,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都会有更进一步的升级。
虽然只是增配了车型,但是我们也能够看出宝骏品牌正在不断梳理自己原有的产品矩阵,与五菱品牌作出更大的区别化,不仅有利于宝骏品牌的发展,也有利于五菱品牌的增长。而对于宝骏品牌来说,只有不断向上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获得先机。
而对此,我们有又理由相信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品牌的决心和信念。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9/03/150951185118I70093857C102.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