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智能感知领域日益蓬勃,国内整车在该领域也在不断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2月26日下午,保隆科技最新发布了保隆科技自主研发的全新汽车动态视觉与雷达传感器等系列产品,包括动态视觉传感器、77G及24G毫米波雷达、双目前视系统、红外热成像夜视仪、驾驶员预警系统、车用人脸识别系统等。
对于此次新产品的发布,保隆科技总裁张祖秋表示,动态视觉是一个比较前瞻的技术,而且它更多的是要满足未来汽车进入L4以上级别的场景。目前来看,该技术还处于相对前期的阶段。在整个自动驾驶的大趋势下,保隆科技定位智能感知,所有的布局和投入也都将围绕智能感知层面。
宇通或是第一个落地客户
保隆科技从相对传统的传感器向视觉类、雷达类的传感器过渡。未来将会聚焦智能感知层面,张祖秋表示,“当然我们希望在我们细分的领域里面,未来也能够成为全球领先的市场领导者,这是我们战略上的一个目标。”
汽车动态视觉与雷达传感器,宇通或将会是第一个落地的客户。实际上动态视觉的应用,在整车上目前并没有现成的应用,还需要比较深度的跟整车企业去协作,特定的场景将会用到特定的应用,目前还处于前期开发阶段。
由于宇通与保隆科技前期就已经在配合,未来可能会先做一些试装。因此,张祖秋表示,很大程度上宇通会是第一个落地的客户。
自动驾驶或将在商用车上先落地
针对未来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张祖秋认为,从自动驾驶的角度来看,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辅助驾驶层面,目前很多乘用车的配置、应用已经逐渐丰富,从最早的倒车影像、自动泊车、盲点监测到全车影像、FCW等,乘用车已经有相当的渗透率。再往上升级,自动驾驶对乘用车的挑战非常大,由于乘用车面临的使用环境、工作场景很复杂,很多特殊场景无法去处理和解决。但商用车,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相对来说就简单一些。因此如果真正上升到自动驾驶的层级,从这个角度来看,商用车可能先落地。
从智能化的程度来看,实际上商用车是有一些法规在驱动。为什么乘用车没有法规驱动?张祖秋认为,如果这么早就把法规定出来,其实就是为这些跨国的零部件企业创造市场,国内目前没有人能跟得上。虽然大趋势就在那里,但并没有真正强制的法规去推动它。而商用车不同,它对智能化产品应用的需求更强烈,对安全的需求、运营效率的需求已经非常明显。张祖秋认为,未来因为法规的原因,商用车在智能化方面的推进会加速,可能会上升的特别快。
据了解,在辅助驾驶层面,保隆科技目前在乘用车领域有一些项目定点,已陆续开始量产,未来也将会扩大在该领域的投入;在智能化的产品上,包括宇通在内,还有一些商用车企业,像重型卡车,保隆科技都在推进一些合作;另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项目,如像港口专用的一些物流这样特定的应用场景,由于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会有一些特定的需求,保隆科技也在跟进做一些合作。
2019年车市会不会更差?
当下,中国车市在2018年出现了20余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对整个汽车行业来说,由于过去对整个汽车市场规模的预期,从整车企业到上游的供应商,都做了很多的产能布局,一旦整体的规模低于预期,将会给整个供应链带来非常大的压力,整车企业的压力必然会传导到上下游的企业。
在张祖秋看来,当整个市场处于上行态势时,整个供应链的压力都不会那么大,这个时候零整关系肯定会比较好;当整个市场处于下行态势时,整个供应链的压力都很大,大家都在传导压力,关系一定会有点紧张。这是很自然的现状。
对于保隆科技来说,如何把握发展的节奏,是2019年将要面临的最大挑战。张祖秋表示,“当整个汽车产销的市场是向上的,那对于我们当然是更有利,我们的造血的机能会更充分一些。但同时我们也有比较高的针对未来产品的投入,这些周期也很长,市场也没有真正完全启动,这些将会考验到我们对整体业务节奏的把握。”
张祖秋解释称,保隆科技的产业布局,其实有多个产品线的组合,产品组合里面,已经有相对比较成熟的产品。在细分市场,也有比较领先的传统产品,比如TPMS,在全球细分市场已经有比较强的市场地位。而这些业务的盈利能力,为整个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较强的现金流。
2019年全年市场将会如何演变,不确定性的因素还很高。行业内悲观的声音有很多,会不会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差?还是会趋稳?或者是有一个回升?这些因素都将制约着市场的发展。如果整个宏观经济开始有一个好的起色,那么对于跟宏观景气度关联性很强烈汽车行业来说,,也有可能会调转过来。
作为零部件企业,外部大环境直接会影响到企业发展的节奏,张祖秋表示,“当然希望下游企业是一个发展的市场,这样大家的压力都会轻一些,我们有些布局就会快一些。”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9/03/010611311131I70090803C601.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