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宝宝都很漂亮,最“混血”独角兽斑马也很诱人。
“我们够跨界,我们够混血!虽然我们彼此之间有很多的不同,但是我们因为相信而走到了一起”。斑马网络CEO郝飞说。
斑马网络成立于2015年,由阿里巴巴集团(以下简称阿里)与上汽集团(以下简称上汽)共同投资成立,融合着互联网基因与汽车基因。
含着金汤勺出生的斑马网络,有着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再加上后天的不断努力,如今,引来投资圈争抢,一夜之间成为业界独角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全面开放的斑马
9月13日,由国投创新领投,云锋基金和尚颀资本跟投,斑马首轮融资金额超16亿元人民币。此轮融资的成功,无论是从融资的规模还是估值上来看,在国内的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也标志着斑马开始走向全面的开放。
而在此前,从2017年开始,斑马就与上汽以外的其他整车企业进行深入合作。自2016年7月,首款搭载斑马网络的车型荣威RX5上市以来,累计销量已经超过45万辆。此后包括荣威、名爵在内的多款车型都搭载了斑马网络。
今年下半年即将上市三款搭载斑马系统(基于AliOS)的全新互联网汽车,分别来自东风雪铁龙、长安福特及观致。郝飞表示,未来斑马也会更多地服务于其他的跨国公司,甚至是豪华品牌。
目前,斑马网络已首次开放车载应用平台,积极接入车企及第三方服务商等开发的应用和服务,实现生态开放。同时,也已面向整车厂开放深度定制化能力,实现技术开放。
据了解,在今年的5月,斑马与山东高速联合发布了斑马高速云功能。郝飞介绍说,该云功能当用户在高速公路上通过收费站时,不需要取卡、也不需要停车,就可以直接完成收费。通过围绕汽车出行紧密相连的生态和服务,将是斑马面向未来真正能够形成的商业模式和商业闭环。
缘何引得国投创新青睐?
此次斑马的融资,没有经过路演,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整个融资的过程,非常快速,郝飞表示,国投创新和斑马属于一见钟情。我们当前形成的行业影响,我们业务的成长性,以及我们清晰的模式和逻辑,让国投创新对我们一见倾心,能够快速而坚决地决定领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当问及为什么是国投创新领投,郝飞表示,融资是很艺术性或者很有策略性的事情,任何企业包括斑马其实也制订了非常清晰的融资规划和策略。国投创新首先是国字头的投资公司,斑马使用的AliOS是在打造自主的操作系统。而国投创新所拥有的资源和能量,也可以给斑马业务带来非常好的帮助。
据悉,领投方国投创新长期关注汽车领域,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投资了宁德时代、均胜安全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构建了产业、区域、政策和资本协同的生态圈。
此前斑马的很多业务层面合作,都是与OEM进行合作。在今年3月份,斑马对外公布股权开放后,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完成了首轮融资。据悉,下一轮融资已经有非常多的OEM对斑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据一位投资人评价,当新造车势力还在做PPT,百度、腾讯还在跟车厂签合作的时候,由斑马打造的互联网汽车已经在你身边呼啸而过几百次了。这种时间窗口的领先性至少在2年。
接下来斑马会很快启动下一轮融资,郝飞透露,在下一轮融资中,斑马在整个股权结构上面股东方会更加开放,会面向行业的整车厂、零部件企业以及生态服务领域里面的战略投资人,而只有这样才能让斑马真正服务于整个汽车行业,为每一位车主提供出行服务。
斑马目前并没有制订IPO时间表。IPO对于一个创新创业公司来讲,会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但对于一个产业来讲,首先要看有没有商业价值,如果仅仅是通过IPO的方式圈钱,郝飞认为这没有任何意义。对于斑马这样的企业,不仅定义了互联网汽车,还要帮助整个行业定义网联整个发展路径,同时还让用户真正体验到最好的网联服务。斑马之所以要坚定不移地使用自主操作系统,这也是斑马与阿里非常坚定的信念,这也体现了一种责任感。不仅仅要商业成功,还要有行业的责任感,同时还要对接国家战略。在这样的一个模式下,斑马未来到底要不要IPO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不只是为了圈钱。
关于此次融资,郝飞明确表示,融资不是我们的目的,也不是终点,我相信大家可以看到,斑马虽然这一轮获得了投资方、股东方非常大的支持,但融资并不代表我们的终点。我们时刻不忘初心,斑马网络的使命是“让出行更智慧”,但我们更希望在探索用互联网的科技去改变汽车属性的事业。这才是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愿景。
汽车圈里面一直有这样一句话,如何让钢铁成为钢铁侠,斑马网络也一直在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真正让汽车变得有温度、有感情。
随着新资本力量的不断进入,横空出世的斑马,能否带给我们真正全新的改变,值得期待!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8/09/140831233123I70062661C601.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