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交易的激增给包裹运输带来了前所 未有的压力:预计截至2021年,德国每年运输的包裹的数量将超过40亿 个与此同时,客户愈发希望自主决定包裹的配送时间和收货地点。通过纯电动创新型货车,采埃孚将其在自主驾驶的综合专业知识应用至物流领域,运用智能算法实时满足客户要求,并规划出最高效的配送路线。
准时送达对于日常包裹递送服务来说不再困难:采埃孚的智能理 念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将承运人和客户送达至正确的地点。
据德国包装与快递物流协会(Association for Package and Express Logistics)估算,在物流行业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仅在2017 年,德国送 达的包裹和包装数量已远超过33 亿。货运服务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每天 平均运送 200 个包裹对于承运人来说已轻松平常。每次配送的平均时间为 两到三分钟。除了交付包裹之外,配送时间还包括停放车辆、走到门前、 等待开门及其他额外行动所需的时间。在 2016 年的未来计划研讨中,采 埃孚已经开始致力于解决配送过程中最后一英里路程中潜在的物流运输问题。凭借其无人驾驶货运车辆,采埃孚首次为物流服务供应商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我们的创新型货车有许多针对货运物流的解决方案,可满足货运领域的各种需求,”采埃孚创新管理主管 Gerhardt Gumpoltsberger 表示,“为了应对城市物流的各种挑战,我们所提供的技术范围涵盖了从自动驾驶到电动汽车、再到联网的智能支持系统。”
随时可控的货运车辆
为承运人提供基于云技术的支持:采埃孚创新型货车中的数据镜头提供了关于客户的可用性信息。
创新型货车配备 4 级自动驾驶功能。货运卡车可通过识别城市周边环境,独立行驶;即使无车道标线,也能保持正常运行;它同时能够识别交通信 号灯和路标,并对突发危险情况做出反应。此外,它还能够识别和避开障 碍物(如停靠在第二排的车辆)。承运人可通过平板电脑对包裹进行远程 监控,这对于包裹承运人来说极为有用:如果两个送货地址相临近,且最 佳送达路线是徒步送达,则创新型卡车会在承运过程中跟随包裹承运人, 就像有一根无形的绳索牵引着它一样。如果配送地址附近无停车位,则包 裹承运人可将车辆指派至下一站,它会在那里自主寻找停车位。
观察、思考、行动和零排放
将未来的运输模式已能在当今的货运车辆上实现:采埃孚创新型货车的自动驾驶功能有助于确保包裹配送服务更安全、更高效。
凭借广泛的技术组合,创新型货车彰显了采埃孚集团“观察、思考和行 动”这一理念。整个采埃孚传感器组件包括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传感器,可确保货运卡车随时了解其周围环境。核心处理器 ProAI 能够控制、处理传感器所生成的数据,并使车辆做出相应的反应,以适应复杂环境。此外,诸如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集成化制动控制 IBC 等智能机电一体化系统能够执行核心处理器的指令。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的电驱桥系统可为车辆提供纯电动且零排放的驱动力。
智能算法规划包裹送达的最佳路线
使用采埃孚创新型货车的送货场景:当包裹递送地附近禁止停车时,无人驾驶的货车可以自主寻找泊车位。如果此时有行人经过,货车能够自主进行紧急制动,并能够避开其他障碍物。之后,货车会将车辆定位发送到承运人的数据眼镜中。
通过访问基于云的支持系统,创新型货车能够为承运人实时推荐最佳送达 路线。凭借这一系统,车辆可以存储每个包裹的数据,如目的地、优选送 达时间以及易腐货物的保存期限等其他信息。“系统通过算法获取这些信息,添加诸如交通条件或能耗等参数,并利用这些信息实时计算出理想的 送达顺序,”Georg Mihatsch 解释道,“也就是说,包裹自身可以找到 送达至客户的最佳途径,并且车辆会按之行驶。”而包裹承运人可通过混 合现实数据眼镜接收这些信息。这使他们能够时刻关注所有的相关数据。
客户可自由选择包裹派送时间
通过其创新型货车,采埃孚展示了其从自动驾驶和电驱动系统, 到将相关产品联网为一个智能支持系统联网的全套专业能力。
客户也可受益于基于云的支持系统:该应用程序不仅可以使客户跟踪包裹 的运送路线,还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改送达信息,包括可以随时改变包裹的 送达地址(比如送至某个邻居家中),或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可将送货时 间推迟大约一个小时。而这也能使承运人受益:承运人将不用徒劳地面对 等待开门,甚至第二天重新配送等问题,他们可以安心配送下一个包裹。
*版权声明:本文为业内专家原创文章,作者本人对文章观点及内容合规性负责。如有疑义或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8/07/03034937493770048188C103.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