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变成世界汽车产业强国,人才是根基。在中国汽车强国的筑梦之旅中,如何建设一支强大的汽车人才队伍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2017中国汽车人才高峰论坛期间,诸多行业领袖、专家以及国家顶层设计者针对新形势下的人才发展进行了重要探讨,以下是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付于武在会议上的演讲实录: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 付于武
尊敬的邵部长,感谢您动了两次手术之后还亲自到我们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的年会现场,从我个人来讲,既有期待又有所担心;尊敬的何宪会长,感谢您在19个人才专委会当中,对汽车人才专委会的工作给予的肯定,感谢亲自到会指导;尊敬的安进董事长,他今天晚上还要出差,江淮汽车在安进董事长的领导和他团队的支持下,给我们这次会议创造了这么好的环境,我们也要表示衷心的感谢!
理事会的全体成员,各位朋友,经过全体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在江淮集团等合作单位大力支持下,我们圆满完成了2017年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会年会的各项议程,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去年,我们在上海举办了理事会的十周年庆典,回顾了我们十年的发展历程。今年是下一个十年的起点。新的起点,要有新的规划、新的目标。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最后想谈几点想法。
一、重新出发、不忘初心
去的十年,研究会在汽车人才的研究、交流、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非常有意义的服务工作,为推动人才的成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的十年,我希望研究会不要忘记成立研究会成立的初衷。作为一个全国性的行业人才专门工作机构,要始终牢记“为中国走向汽车强国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的宗旨,继续前行。“为中国走向汽车强国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是2006年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会成立大会上,我们邵部长提出的。这是一个伟大的使命,值得我们汽车人一生为之奋斗。
二、坚持定位、持续创新
作为一个全国性的行业人才专门工作机构,研究会坚持“研究、培训、交流、服务”四大功能定位,在开展汽车人才研究,举办会议论坛,开设有关汽车人才的各类培训班,依托中国汽车人力资源经理人组织为车企HR群体提供交流和服务等方面做得有声有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研究的成果非常突出。刚刚明荣也提到了,有持续开展的两场对标,有关于FSC赛事与汽车大学生成长的、关于汽车创新指数的、关于汽车海归的、智能网联人才的、流通人才的,还有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研究这样的大课题,还开展了汽车人才论文的征文等。内容丰富、层次多样,有很多是填补行业空白的,逐渐呈现出中国汽车人才智库的雏形。建议今后将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化梳理,持续深化,形成具有研究会特色的智库风格。
三、加强协同、勇于开拓
在过去几年,我们在企业的协同方面下了功夫,做出了让行业振奋的薪酬对标、劳动用工对标,树立了汽车企业界协同合作的典范,非常不容易,也非常值得骄傲。
虽然研究会经历了十年发展,但在行业中还是非常年轻的。人才工作离不开产业,离不开汽车界政产学研方方面面的支持。进一步扩大影响,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协同合作、与行业组织、政府机关的协同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更广泛的协同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也只有经过多方多次的深入接触,才能感受行业发展的脉搏、了解企业产业人才的需求,从而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内容。
四、与时俱进、提升水平。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刻变革期,充满着变数与挑战,汽车人才的外延和内涵也正伴随产业的不断延展、变革发生着变化;诚如何宪会长提到的,由于产业与社会的变革、企业的转型升级、国际化以及国家的体制机制改革等因素,汽车人才工作也充满着机遇和挑战。
我们作为汽车人才工作者,首先要加强学习,紧跟产业发展的步伐,为人才服务工作做知识积累。其次,还要进一步加强职业化建设,规范工作流程,提升业务水平,增强工作自信。应该说,今年的年会非常成功,内容很丰富,一年来的工作成效也十分显著。最后,再次感谢邵部长、何会长等各位领导的关心,再次感谢各成员单位一直以来对研究会的大力支持。希望大家能够继续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把研究会打造成为更有影响力、更具品牌的研究会,为中国汽车人才事业做出新的成效。
谢谢各位!
(本文根据速记整理,如有错漏,敬请告知)
*版权声明:本文为业内专家原创文章,作者本人对文章观点及内容合规性负责。如有疑义或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8/2503091891870021609C303.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