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上汽通用五菱凭借多款车型的热销,在国内乘用车市场上不断开疆拓土,创造自主品牌的销量神话。
宝骏730入市即热
2010年,上汽通用五菱发布乘用车品牌“宝骏”。2014年,定位于“七座家用车”的宝骏730正是入市。凭借着不到10万元的亲民价格,以及大空间和超值配置,宝骏730迅速在三四线城市乃至乡镇地区打开市场,并在上市当年以2.4万辆的月均销量位居七座家用车市场第一。
去年,得益于宝骏730、宝骏560和2016年下半年上市的宝骏310的热销,宝骏品牌实现销量76万台,同比增长51.2%。宝骏品牌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攀高,成为国内最具成长性的品牌之一,同时对整个上汽通用而言,也担负着拉动企业整体销量提升的重要使命。
对于业内罕见的“宝骏现象”,有人将其归因为,产品的高性价比与国内低端消费群体消费观念的高度契合。然而,在目前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宝骏又该怎样迎合当下用户的消费偏好?
全新宝骏730积极迎战“消费升级”
随着80后、90后成为购车的主流人群,消费升级和品牌年轻化作为一对统一体,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于旗下产品和品牌的理念中。就宝骏730来说,其从诞生之初就以“七座家用车”的定位抢占10万元以内入门级MPV市场。也在这一近乎空白的产品地带取得了惹人瞩目的成绩。但如今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和国内消费结构的升级,如果说之前购买宝骏730的客户,是因“从无到有”的用车体验而买单,那么,在如今的消费环境下,新一代的消费群体则更倾向于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感。
基于当前消费群体的用车需求,2017年1月21日,定位于“家庭第二代车”的全新宝骏730正是上市。在产品层面,全新宝骏730在空间、安全和驾乘舒适性方面都做了相应的升级。
在空间层面,全新宝骏730依旧采取2+2+3的座椅布局。由于其车身尺寸较上一代车型有所增加,所以全新宝骏730能够拥有宽大独立的第二排独享空间。此外,在第一排和第二排座椅都调至舒适位置时,第三排依然能拥有较为充足宽裕的乘坐空间,这点在同级车型中表现较优。
而为了满足用户载物空间的需求,全新宝骏730尾门内饰板在设计上进行避让,采用深凹设计,可以纵向放置四个20寸的行李箱(长宽高为340*250*500的行李箱),达到同级领先水平。后排座椅支持4/6座椅折叠放到,并可扩展至1850升。
在安全方面,2015年,宝骏730通过C-NCAP五星安全评定,成为国内10万以内首款获得该项认证的7座家用车。在全新宝骏730的开发过程中,因为C-NCAP的标准调整,工程中再次优化安全标准,严格按照新五星安全标准进行设计研发。
此外,除了车身使用超过55%高强度钢外,全新宝骏730还配备6位一体ESP车身稳定系统,并配备4个前侧气囊和2个侧气帘,这样的安全配置在同级车型中并不多见。
动力方面,全新宝骏730使用两种动力搭配,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6MT手动变速箱,其最大功率110KW,最大扭矩230N.m。油耗表现出色,仅为7L/100km。1.8L发动机搭配智能手动挡(AMT),操作更简单,驾驶过程中,不用踩离合,解放左脚,不易熄火、溜坡,对驾驶者的驾驶技术要求大大降低,更加好开。
此外,得益于一系列人性化设计及舒适性配置,全新宝骏730在驾乘质感上得以提升不少。
“宝骏现象”并非一蹴而就
在此次上汽通用五菱高层与媒体进行的小范围产品沟通会上,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总经理薛海涛向媒体透露:今年,上汽通用五菱年度销量目标为215万台,前两个月受季节和节日因素的影响,销量不容乐观,但得益于宝骏310和宝骏510在细分市场内的强势表现,再加上后续新产品的推出,相信今年对上汽通用五菱来讲依然是个丰收年。
其实,单就宝骏的竞争力而言,其核心优势,除了在对消费群体深刻洞察的基础上,打造出真正符合国内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外;还在于其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和较小的服务半径。在成本控制上,依托于庞大的销售体量,上汽通用五菱在研发层面就与供应商密切合作,打造针对上汽通用五菱客户专属的配套产品;而在消费者用车环节,上汽通用五菱又通过覆盖全国的庞大服务网点来缩短客户的服务半径,从而快速有效地解决消费者在用车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
简而言之,优秀的产品力加上及时的服务响应,再辅以超越同级的产品控制,才成就了宝骏产品在各个细分市场内不断被消费者认可的销量佳话。
所以,“宝骏现象”并非一蹴而就,其背后的“努力”或许才值得探讨与深究。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7/03/2906480448470010030C102.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