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乐视和贾跃亭的负面新闻不断,乐视的股价也应声暴跌(如下图)。而就在11月6日下午,网络上曝光了贾跃亭最新的内部邮件,在这份被网友戏称为“罪己诏”的邮件中,贾跃亭坦承乐视面临“日益凸显的资金与组织压力”,并为此承担责任,宣布即日起自愿永远只领取1元年薪。乐视将告别烧钱聚焦生态。
而就在7号下午,网络上放出了雷军的微信聊天截图,并且迅速演变成了小米和乐视双方官微的对掐(如下图)。
让我们用慢镜头回访一下,最近一个多月乐视发生的几件大事:
1.美国时间10月19日,乐视在美国旧金山艺术宫举办了“破界化反共享生态世界”发布会,据称是其自创办以来以来最昂贵的一场。但发布会的喧嚣过后,传来的却是乐视在美国投资汽车工厂受停工威胁的消息。对此,乐视方面回应称,Faraday Future与Aecom的合作关系牢固,仍会共同建立工厂。而这一回应也被业内视作“欠款正在路上”。
2.供应商讨债,据传闻达百亿规模,虽然11月3号乐视发表声明进行否认,但从贾跃亭的邮件“罪己诏”来看,这一切又都不是无中生有,而且问题已经不容乐观。
3.乐视体育亚洲足球的官方微博,把2016中超颁奖典礼上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的头衔打错了。
4、由于一系列负面新闻缠身,乐视网股票大跌,11月5日(也就是上周五)收盘价已跌破40元,市值直接缩水百亿规模。随后在11月7日(即上周日),贾跃亭下发内部邮件“罪己诏”;紧接着在11月7日星期一,也就是贾跃亭“罪己诏”曝光后的第一日,开盘即一路走低,收盘时股价已跌破38元。
按照贾跃亭此前的公开讲话,乐视生态中可以划分出7个子业务,最底层、基础性的是互联网服务,在此之上有6个相对垂直业务:内容、体育、电视、汽车、手机、金融,通过互联网服务打破原有的边界,融会贯通,基本的运作或者盈利模式是“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凡是涉及到硬件业务的硬件均低于成本价,至少与同业对手相比要低1/3—2/3。例如乐视超级手机业务中的硬件负利润,通过“硬件赔钱,服务收钱”的模式来实现盈利。从乐视的业务组成来看,汽车、手机、电视均属于硬件业务或者说以硬件为主,例如已经发布的乐视系列手机、智能电视和今年展示的超级汽车,也就是说乐视的业务中,至少有一半涉及到硬件业务,而惟一盈利的就是主打内容的乐视网。这意味着,乐视生态最终的盈利支撑只有乐视网的内容,这对于乐视网的盈利能力无疑是巨大的考验。
对于乐视和贾跃亭这套既做视频、又造手机、电视、还造电动车的一系列云里雾里的所谓“生态化反”概念,外界一直颇多非议。2015年5月25日,乐视网公告称贾跃亭要在未来6个月里,坚持1.48亿股,以当时乐视网的股价计算,外界普遍预计贾跃亭能套现近100亿。而据不完全统计,贾跃亭2015年通过A股市场可见的套现规模约57亿元:其中2015年6月3日套现约25亿;10月30日套现约32亿。而在贾跃亭发出的 “罪己诏”中,有近一半的篇幅都在谈,要“所有培育中的业务须尽快实现造血功能”、所有非上市公司资产为上市公司(即乐视网)服务。也最终把乐视敢烧钱赔钱玩“生态”的资金来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乐视生态的生存基础,其实都在持有乐视网股票的股民身上。对此,钛媒体的作者赵何娟女士指出,乐视的资金循环是:用上市公司A股高位套现+A股增发+A股质押、变现→借给上市公司+投入其他生态子公司+撬动生态子公司的融资→生态子公司通过“生态关联业务”,把利润作进上市公司推高股价,亏损做进生态子公司→推高股价,继续A股增发+A股套现+A股质押融资→借给上市公司+投入其他生态子公司+撬动生态子公司的融资→如此循环……
然而作为未来乐视生态盈利支撑的上市公司业务(即乐视网)也是在靠股市输血为继。2015年5月,乐视网发布公告,将募集资金75亿元,其中的44亿元都要投入到内容上,并且在两年之内完成投资。第一年花25亿(6亿买电影+ 12亿买电视剧+ 4亿买综艺+ 1亿买其他+ 2亿自制节目);第二年花19亿(5亿买电影+ 8.5亿买电视剧+ 3.5亿买综艺+ 1亿买其他+ 1亿自制节目),而且要保持内容在业内的核心竞争力,这种类似的投资需要持续性,后来的乐视体育更是如此。
对此,赵何娟女士指出:这就是一场生态子公司何时实现正向现金流各自盈利,与A股上市公司何时结束高增长、或A 股上市公司的核心业务何时出现现金流崩盘之间的赛跑。乐视生态未来要想成功,涉及到硬件业务的“造血”功能至关重要。但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以手机业务为例,5月19日,乐视移动总裁冯幸在杭州举办的乐视产品正式上市一周年庆典上宣布乐视超级手机总销量超过1000万台。但尽管乐视手机业务冲量迅猛,但由于乐视手机的品牌溢价能力不高,与手机行业其他盈利的同行相比,这个量级不要说盈利,离盈亏平衡点都有一定距离。据乐视网日前发布的2015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其2015年营收为130.17亿元,净利润5.73亿元,其中终端(以乐视手机为主)业务收入60.89亿元,亏损20.97亿。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乐视硬件免费和生态战略的苍白。同时也反映出以内容作为卖点,对于乐视手机销量的促进远不如乐视预估的那样乐观。至于乐视汽车何时能够实现“造血”更是遥不可及。要知道进入的电动汽车产业最早、概念炒得最火的祖师爷特斯拉都处在刚刚盈利的水平,更不要说乐视。而汽车与手机和电视硬件相比,投入的成本和亏损的额度都要大得多,这无疑让盈利支撑的内容更是压力倍增。而乐视的内容也是在靠不可中断的“输血”来维持盈利,除了手机和电视外,再加上个汽车,压力可想而知。
而就在4月份,为了给乐视的“413生态共享盛典”;“414硬件免费日”;“420‘无破界 不生态’发布会”;“425超级汽车携乐视生态巡展”等系列活动造势,贾跃亭更是发表了一封题为《从博傻到硬件免费:414约你进入生态消费时代》的公开信,称以苹果、三星、华为等公司是在用“博傻”式消费诱导不够理性的用户为品牌、渠道、硬件支付天量溢价,而乐视要引领硬件进入免费时代(如下图)。
从IT领域的发展历史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收购也好,原创也罢,通过内容服务搞软硬件垂直一体化整合的公司或产品,早一点的有索尼(收购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有自己的音乐、游戏等子公司)、晚一点的有诺基亚(诺基亚的OVI商店推出的时间比苹果的APP STORE还早,并且提供OVI地图导航服务、乐随享音乐服务等资源)、盛大、汉王电纸书、亚马逊Fire Phone……除了电子游戏机领域,从任天堂出FC红白机的单机游戏时代(当时互联网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在世嘉推出可以联网的DreamCast、索尼推出PS2之前,电子游戏基本都属于单机游戏)就形成的(初期)硬件赔钱、卖软件挣钱的模式这一特例以外,靠内容服务挣钱养硬件打造生态的模式,还没有成功的先例。而贾跃亭在其所谓的“生态化反”模式中,拿苹果、三星、华为等公司开涮,却也没有谈出什么比这些全球知名企业更高明的盈利策略。在笔者看来,这种技不如人却还洋洋自得的狂傲,无疑显示出了其作为一个互联网企业高管对于硬件制造业的无知和浅薄。
正如笔者在此前在《换个视角看董明珠造车与炮轰股东》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从制造业角度上讲,锤子科技就是典型的所谓“互联网思维”驱动的企业:完全无视制造业的行业规律,妄图用“互联网思维”和其号称的所谓“情怀”和“理想主义”(罗永浩“网红式”的无耻营销)来“弯道超车”颠覆行业;其结果是不得不一次次陷入被代工厂坑到姥姥家的恶果,而且让自己的员工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处境。现在的智能手机集成度要远远高于汽车,创业门槛也要远远低于造车,诸多打着“互联网手机”旗号新进入者要学小米,真正做好手机并且实现盈利尚且面临如此之多的困难和障碍,何况是造更加复杂的汽车呢?在笔者看来,现在大量跨界进入造车领域的互联网企业和其它资本正在重蹈这一覆辙: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一颗对于造车的敬畏之心。在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和社会资源之后,最终只会留下一片废墟。从现实角度来看,在目前的中国电动车市场,电动车能做的事情传统的内燃机汽车都能做;而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电动车无论是续航里程还是使用的便利性,都远远不如传统的内燃机汽车——中国电动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完全是一个靠畸形政策扶植出来的泡沫,而非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不夸张地说,现在中国资本市场蜂拥涌入电动车市场,和58年毛泽东搞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没有区别。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无论是技术革命还是社会革命,在其酝酿和发生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人都很难意识到它是革命或颠覆性的事物;而那些一开始就吵吵自己是“革命”、“颠覆”的事物,最后往往是泡沫,无非是捞取资本炒作的题材罢了。在贾跃亭在电动汽车领域投注押宝中,笔者没有看到其对造车有丝毫的敬畏之心,有的只是上蹿下跳的概念炒作。甚至于直到贾跃亭下完“罪己诏”之后,乐视都还在把精力放在和竞争对手斗嘴皮子上。而对于造车的巨大投入,将极有可能成为压垮乐视现金流的最大包袱。从此次贾跃亭的“罪己诏”中,已经可以看到危机的苗头。而乐视此次由现金流紧张而引发的“生态危机”,恐将引发乐视旗下硬件业务“火烧连营”的连锁反应。乐视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现在这波“互联网造车”泡沫破灭的第一个泡泡。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6/11/08091859185970000357356.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