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大家好,刚才非常感谢朱明荣秘书长介绍了一下我们汽车学会的汽车工程师水平评价工作,也将我们的工作又更加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交流一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汽车工程师水平评价工作。
我今天汇报的内容主要包括汽车工程师水平评价工作的目标、基本思路、工作进展、评价特色、汽车工程师的能力标准。首先从工作目标开始,汽车工程师水平评价工作是以满足汽车工程师、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各界需求为目的,以国际互认为导向,建立并完善汽车工程师“同行认可”体系。我们也不断提升自身水平评价能力,积极参与国家职业资格的改革工作,承接政府部门转移职能。下面我就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做一个背景介绍,其目的之一是促进建立与完善社会化治理体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作为一个社会团体,是社会化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到工作,我们要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我们称之为“两办”15号文件,它是《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我非常的荣幸在2015年在中国科协借调的时候参与到了这个文件的起草和修订工作,这个方案命名指出以首批试点工作成果为基础,围绕相关科技评估、工程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认定、技术标准研制、国家科技奖励推荐定扩展扩大试点工作,进一步探索深层次问题,形成制度机制成果,积累改革经验。对应到我们汽车行业就是汽车工程师水平评价的工作,由于15号文的发布也将我们汽车工程师水平评价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个右上角就是文件的缩影,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第二,基本思路。我们工作的前景是将政府体系转化为学会体系,最终成为注册工程师制度。学会体系是中国科协所属的工科领域的各个学会授权开展的水平评价工作。我们的水平评价是非准入类的职业资格,而且是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工作。当然,前景非常的光明,那么光景的前景会伴随着比较曲折的过程。目前来讲,我们的过程是以一个双轨制在运行,双轨制的意思是说,我们学会必须要提高自己水平评价的能力,将学会的体系做大做强。我们的工作手段是成立学会群,它是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我们科协所属15个工科领域的学会在2014年成立的这样一个工作群。我们在学会群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能力标准、评价标准,并且进行了统一的认证证书,就是这里所提到的能力标准、评价标准和证书的统一,并且在专业领域、证书互认、信息发布方面做到了三统筹。我们现在也建立了一个学会群,到官方网站上各个不同的学会可以统筹发布一些有关于水平评价的工作信息,并且我们在认证工作中从报名到最后的公示也会在这个网站上进行。
第三,工作进展。我们的认证工作到2015年,学会体系总计认证人数超过10万,每年认证人数近1万人。中汽学会作为其中之一,累积评价5000人,颁发证书2000多人。我们也进行了自己不断的定位:对政府体系的补充与完善。补充方面,与国际互认,非公经济领域,新兴领域方面对政府体系进行一个补充。当然,我们的评价标准也会更加贴近需求,更加的科学合理。
第四,评价特色: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以服务会员为宗旨,我们要满足会员的需求,通过我们对汽车工程师的岗位的特点以及汽车工程师人才的成长的特点,我们将评价的领域细分为8个领域,并且我们设立了见习工程师的级别,主要针对的是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解决应届毕业生从高校到企业最后一公里的路程。而且我们的评价是贯穿工程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同时我们进行定期的复审,并以学会的其他业务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好的为会员服务。专业化,体现在我们的评价标准以突出能力为导向,轻资力重业绩,我们最重要看重的是工程师的业绩,重点突出同行认可。国际化,我们要满足工程师个人走出去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国际化需求。从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软实力的高度不断的完善评价体系。
接下来我想就《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进行解读,这个标准我们经过不断的研究和修订形成的这样一份《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在年初的时候,我们向各个企业征求过意见,我们收回了各个企业的意见之后进行了新一轮的修订。今天我主要就研究方法和标准的三大研究、指标体系、分级标准向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
我们完成能力标准的前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我们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并且分成:编写组、情报组、工作组、专家组分工合作进行前期的研究和调研工作。为了了解到不同所有制、企业员工对职称的真实需求,我们做了问卷,走访企事业单位与一线职工面对面交谈,了解职工对职称的真实需求。而且我们有文献研究,课题组研究了大量国内外有关工程师标准的文献。同时,我们也聘请了大量的专家对我们的能力标准进行研讨,进行多轮修订,到今天才形成了大家看到的《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
《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三大原则:导向型原则、国际互认原则、大时间尺度原则。导向型原则,强调专业人员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强调专业人员的社会责任,强调专业人员之间的协作,强调专业人员对专业队伍建设的能力。国际互认原则,我们现在各国工程师资格互认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实现“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抓手。因此我们在指定这个标准的时候,也充分考虑了与国际相接轨的因素。大时间尺度原则,我们试图以30年时间跨度研究人才成长规律,探究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希望不被一些短期内的特殊需求所左右。
接下来是《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分为一级、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是在后面我们对不同级别的工程师的要求做了更详细的具体要求。这里我们通过专业能力、交流能力、职业道德、项目管理能力以及领导能力五个方面对工程师的能力进行评价。专业能力包括具备汽车专业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专业的研究能力。交流能力主要是汽车工程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职业道德是现行的能力标准中总是确实的一块,我想在我们当今社会,职业道德就要求我们的每一个工程师要负起他应当承担起的社会责任,所以我们在这里对职业道德作出了一定的要求。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策划和评估能力,团队组建和管理的能力、监控的能力以及风险管理的能力。领导力是对汽车新技术的敏感度,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决策能力以及发挥影响力来指挥团队的能力。这是五个能力,我们通过这五个能力对汽车工程师进行能力的评价。
分级标准,我们的能力标准是将汽车工程师分为了5个级别,分别是:见习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深工程师。见习工程师是面向正在做入职准备的在校生。助理工程师是面向入职一段时间后正在做独立工作准备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主要是面向已经具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可独立承担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高级工程师是面向已经具有了丰富工作经验可以从事同行评议或承担其他社会职责的工程技术任允。资深工程师是面向在业内享有一定声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工程技术人员。
我想对于在座的整车企业来讲,这个标准是能够起到对标的作用,它的作用是在我们现在这样的一个人才流动的大环境下,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并且降低企业用人的的成本。我想以汽车工程师能力为标准,我们A企业的某一个级别的工程师可以通过我们这个汽车工程师能力标准来对应到B企业的某一级别的工程师,那么就解决了在我们现在人才合理流动的时候,难以找到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也就难以去界定人才的级别的复杂问题,所以标准对标对于我们在座的整车企业来讲还是非常有用的。我刚才介绍的这个能力标准主要解决的是各企业、各级别之间的对应性问题。我们还有一个评价标准还没有修订完成,它主要解决的是学历资历的一致性以及业绩衡量问题。我们还有其他可能的合作性,我们接下来也可以有更多更广泛的交流。
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也非常期待各位老师的参与。我是中国汽车工程协会培训中心的郭琨,如果大家对我的工作感兴趣,可以随时与我联系,谢谢。
(以上内容均来自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会十周年庆典暨中国汽车人才高峰论坛现场)
声明:现场速记,未经演讲嘉宾审核,仅供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6/08/25044350435060366582256.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