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4第四届汽车智能底盘大会
  • 2024第五届汽车电驱动及关键技术大会
  • 2024第二届中国汽车与CMF设计大会
  • 2024泰国汽车市场深度考察(第二期)
  • 第六届汽车新供应链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专访程维:滴滴仍然活在惊心动魄之中

盖世汽车 2016-08-02 09:44:06
核心提示:滴滴与Uber合并的消息瞬间蔓延,就在这之前两家公司的厮杀从未间断,而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被问及最多的恐怕也是“如何对待uber的竞争”。而今,两家在中国握手言和,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去年这位创造传奇的人物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危机四伏,以下是去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程维接受媒体的访谈内容,不知现今又会所何感受?

专访程维:滴滴仍然活在惊心动魄之中

“我不会开车。”在去年举行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现场,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演讲时如是说。

这多少让人有点意外。程维创立的滴滴出行,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格局里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而其所有的业务都围绕汽车展开。

当然,如果更深入地了解这家公司之后,程维不会开车又在情理之中。按照他的设想,滴滴出行的最终理想,就是要让每个人不必通过拥有一辆车就可以实现便捷出行。

2012年9月,程维离开工作了7年的阿里巴巴,创立“嘀嘀打车”,想要解决人们在打出租车过程中的体验痛点。经过漫长而惨烈的行业竞争之后,生存下来的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在2015年年初宣布合并,组成了如今的滴滴出行。

今天的滴滴,已经拥有打车、专车、快车、顺风车、巴士、代驾等多条产品线。程维告诉网易科技,滴滴出行的业务没有边界,“能让出行更美好”的所有事情他都会去做。半年前,网易科技专访滴滴出行总裁柳青时,她也反复提到“一站式出行平台”的定位。看来,滴滴的目标十分明确,近乎于——成为出行领域的阿里巴巴。

资本市场这一定位给予了前所未有的赞赏。2015年9月,滴滴完成新一轮30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到165亿美元。算上前几轮,滴滴已累计拿到50亿美元的资金,创造了国内非上市公司融资的纪录。

尽管一切都欣欣向荣,但这位33岁、年少得志的滴滴创始人,却对表示,自己心底里充满了“危机感”。在程维眼里,滴滴今天仍然活在惊心动魄之中,摆在他面前的困难甚至比以往更多。

比如国际巨头Uber的来势汹汹,比如在各条产品线上随时准备迎战滴滴的小创业者,比如新旧业态对立带来的冲突和矛盾,比如随专车新规而至的政策风险,再比如持续补贴引发的烧钱质疑。这一切,都考验着程维和他所带领的年轻团队。

能力越大、压力越大。程维说:“今天的滴滴只搭建出一个出行生态的雏形,一切才刚刚开始。”

“滴滴和Uber不一样”

“滴滴和Uber,从来都不是一样的公司。”程维告诉,滴滴并不愿意被称作“中国的Uber”,“我们把中国80%的出租车连接在了一起,Uber并没有。”

2010年,Uber起家于美国旧金山地区,最初提供的服务类似于今天的专车。2012年,嘀嘀打车在北京上线,最初只提供出租车的在线叫车服务。

在程维看来,滴滴和Uber不仅起点不一样,所要到达的终点也完全不同。就像电商领域美国有亚马逊,有eBay,有PayPal,而中国有的是它们三个的集合体——阿里巴巴一样,Uber聚焦于专车,而滴滴的业务并不局限于此。

2014年8月,滴滴专车上线;2015年5月,滴滴快车上线;6月,滴滴顺风车上线;7月,滴滴代驾上线;10月,滴滴巴士正式登陆滴滴出行APP。而有消息透露,滴滴内部还在不断孵化新业务,出行、汽车电商和汽车后市场,滴滴都会染指。

程 维认为,滴滴和Uber的定位差异是由中美两地的市场特点所决定的。美国地广人稀,汽车保有量高,自驾或专车就可以解决大多数出行问题。但中国城市人口较 为密集,汽车保有量低,自驾和专车只能解决一部分出行问题。所以,滴滴在拥有了打车和专车业务之后,又推出了快车、顺风车、巴士、代驾等产品,旨在满足不 同场景下的多样化出行需求。

尽管从业务逻辑上看,滴滴和Uber是两家不太一样的公司,但在中国市场,它们彼此都是对方最大的竞争威胁。

今 年夏天,Uber创始人兼CEO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来华时,一再强调了中国对于Uber的重要性。为了拿下这个订单量占到Uber全球30%的市场,卡兰尼克首次破例,在华成立独立公 司。今年8月,几乎与滴滴同步,Uber中国完成了总额为10亿美元的融资,有消息称其估值达到75亿美元。

滴滴和Uber在资本市场上的 暗战,是双方在业务上激烈拼杀的写照。因为入华较晚,Uber采取了依靠低价专车(人民优步)打开市场的战略。人民优步的超低定价(北京为例,1.5元/ 公里),加上高额的司机补贴和乘客补贴,使得订单量飙涨。5月,滴滴推出了対飚产品“滴滴快车”,双方开始在补贴上近身肉搏。

程维并不认为,快车这一远远背离价值规律的产品,是为了抵御Uber的进攻而生。他只表示,快车的定价确实受到了竞争的影响。

“作为一家美国公司,Uber有更全球化的视野,更大的雄心。”程维说,“去年它们在中国烧了15亿美金,但滴滴专车还是占到了83%的市场份额。”“我觉得,美国公司只靠烧钱并不能打败中国公司。”

在程维看来,Uber的缺点在于不够本土化,跨国公司的管理体系在面对本土创业者时并无优势。这也促使程维反思,滴滴走出去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我们更喜欢合作的方式,尊重当地的创业者,分享我们的技术、经验和资本,通过打通产品来搭建一个全球化的出行平台。”程维说,这正是滴滴与美国的Lyft、印度的Ola和东南亚的GrabTaxi联手的原因。

原以为会输掉一两条业务线”

在出行领域的创业者中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调侃的话——“现在去见投资人,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如果你的业务滴滴也来做,你会怎么办?”

有人把今天的滴滴和几年前的腾讯相比,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手握大量的现金和资源,对自己关注的领域充满进取欲望,而一旦它们真正进入某个细分领域,市场上其他的小创业者就会遭致灭顶之灾。

一个刚刚成立三年多的公司,成为了别人眼中“邪恶的巨头”、“创业者杀手”,程维感觉有点无辜。他解释道:“竞争永远都有,各行各业都有,滴滴也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的。我们成立后的第一年,融资没人支持、政策方面也有阻碍……”

创 业者怕滴滴什么?无非是两样东西,流量和资本。滴滴目前已经覆盖近3亿用户,日峰值订单高达1000万单,这么庞大的用户规模和流量,使得滴滴在新业务拓 展方面无往不胜。以顺风车业务为例,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曾告诉,经过一系列的预热活动,顺风车业务在上线前就已经拥有了100万车主和 300万乘客。这样的启动优势,对创业公司来说,简直难以想象。

和流量相比,最被创业者恐惧和谴责的是滴滴的杀手锏——烧钱。凭借资本优 势,滴滴每进入一个新领域,都会与这个领域内原有的创业者展开补贴大战。规模对出行类产品十分重要,规模越大、体验越佳,所以,补贴的效果往往立竿见影, 大多数小创业者都在滴滴的烧钱战中销声匿迹,比如顺风车领域的“爱拼车”,巴士领域的“考拉班车”。像嘀嗒拼车、e代驾一样的公司虽然存活了下来,但竞争 的压力仍然十分巨大。

对于烧钱,程维认为,整个O2O都采取了这样的竞争方式,因为它简单有效。但流量和资本只是外表,滴滴的很多业务胜在产品本身。他举例,滴滴在拓展打车业务时,发现很多司机不喜欢在线收账,因为不实时,所以滴滴率先尝试垫款,司机才对在线收账免除了戒心。

“我们也在思考,除了钱之外,滴滴有哪些竞争力?”程维说,滴滴布局了这么多的业务,他“原以为会输掉一两条业务线”,但现实是每个业务都成为了行业第一。未来,他希望滴滴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在用户体验和数据运用方面有优势,而不仅仅依靠流量和资本。

“方 法会随着市场变化不断调整。”有资本助力的滴滴,眼前并不太关注能不能赚钱的问题,程维说,“在长身体的时候,你最重要的一定不应该是工作养家。今天的滴 滴只搭建出一个出行生态的雏形,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可以像阿里巴巴一样,用十几年的时间去改变一件事情,我们有这样的耐心。”

谈到融资和上市,程维表示,滴滴的管理层控制着公司,目前尚无IPO计划,“每次融资都希望能是最后一轮,但未必是,我们也不纠结。”

“滴滴是一家非常有危机感的公司”

“过去的每一次,在我们觉得自己快要死掉的时候,压力很大的时候,我们都挺了过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如果有一天我们活得很滋润,觉得没有什么对手了,可能就是滴滴开始出问题的时候。”程维说,滴滴是一家非常有危机感的公司,他本人内心也充满危机感。

毕竟,滴滴用三年的时候,走过了原本需要十年才能走完的路。让程维感到担心的问题有很多,比如:滴滴规模很大,但体验足够好吗?滴滴的业务越来越多,但年轻的团队能否运营好这样的一个平台?一年前滴滴有1000人,现在接近5000人,这支队伍里的人是不是都志同道合?

当然,除了产品、团队和竞争,程维还有很多别的烦恼,比如专车和出租车新旧业态之间的摩擦和碰撞,比如政策带给专车业务的不确定性。

滴滴出行首席发展官李建华曾说,滴滴平台上有135万出租车司机、400万专车司机、550万顺风车司机、150万代驾司机。如何管理上千万的司机和车辆,是滴滴需要面对的难题,特别是当135万出租车司机和400万专车司机因为利益发生对峙的时候。

在过去一年,出租车和专车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程维认为,滴滴在触动一个冰山一样的行业,虽然过程中会有摩擦,但总体方向是正确的。“在滴滴平台上,用户有更多的选择,好司机通过提供好的服务可以赚更多的钱,这就是市场化的力量,是互联网对交通行业的重构。”他说。

而对于即将出台、旨在规范行业的专车新规,程维称自己非常有信心。“打车软件出现的第三个月,在深圳就被叫停了,一路上各种叫停。”程维说,“专车也一样,国家明确表态鼓励创新,当然具体的监管方式还需要探讨。”

“决定创业的五分钟后,你所经历的事情都是第一次。线上、线下,都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我的危机感在于:能不能驾驭这个平台,能不能对得起团队,能不能对投资人有交代?”程维表示。

他希望滴滴的团队不要膨胀过快,希望滴滴的理想不会改变,也希望滴滴的品牌可以受人尊敬、令人仰望。而一旦滴滴遇到危机,程维“一定毫不犹豫地砍掉胳膊、砍掉腿去救”。

“最佩服孙正义和乔布斯”

今年9月底,滴滴总裁柳青发内部信表示自己得了乳腺癌。程维告诉,柳青最近一直在美国接受治疗,情况很好,可能在两周内正式回国上班。

2014年8月,有着深厚投行经验的柳青加盟滴滴任COO,半年后升任总裁。在滴滴内部,柳青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和管理,程维则把精力花在思考公司方向和战略方面。

程维说,滴滴发展的太快,管理团队也犯过不少错误,只有保持学习、不断上进,才能应对很多的挑战和威胁。

程维自称从很多互联网大佬那里学到过不少有用的知识,但他最佩服的是两个人: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和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程维说:“孙正义很传奇,境界很高;乔布斯也很传奇,胜在产品。”

作为一个创业者,程维从惨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他学到的经验是:第一,要保持乐观和自信,微笑面对任何问题、挫折;第二,要放低自己、努力学习,从前辈的经历中汲取经验;第三,坚持理想,不死掉,变成心中的那个人。

他还说,创业者在早期不要太关注大势,不要太关注资本,不要太关注外在,而要找到自己的突破点,用力击穿它。

“钱很重要,但不要盯着钱。资本不会乱下注,你让用户喜欢你,资本才会跟着喜欢你。”程维说,自己第一次融资时,也很努力地去见投资人,“他们很客气,但就是不愿意投”。而现在,很多投资人想投滴滴却排不上队。

注:本文主要内容来源于网易科技,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6/08/02093741374160364866372.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