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联通24Q4
  • 2024第二届中国汽车设计与CMF大会
  • 第六届汽车新供应链大会
  • 2024第二届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论坛
  • 2024泰国汽车市场深度考察(第二期)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3D打印再遇“利好信号” 亟待从理想到现实的突破

盖世汽车网 任慧娟 2015-09-28 07:30:00

近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先进制造与3D打印专题讲座上强调“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正在引发整个制造业的深刻变革。3D打印是制造业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具有重大价值。”这一信号的发布,无疑给在“探索-迷茫-期待”中徘徊中的3D行业再次打了一针“强心剂”。

而早在今年年初,全国两会前夕,3D打印产业就迎来了政策利好。2月28日,工信部网站正式发布了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及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国家增材制造 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到2016年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产业体系。

在政策不断倾注的大环境下,处于婴儿期的3D技术的巨大潜力正待被挖掘。

市场处于增长的起点

近期,3D打印领域全球领先供应商Stratasys亚太及日本地区总经理Omer Krieger在接受盖世采访时表示,3D打印技术方兴未艾,对于企业来说存在巨大潜力。“以Stratasys为例,所谓的巨大潜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在基础应用——原型制造及现在在CA原型制造方面,使用我们3D打印技术的占1/80-1/60,这个市场要达到饱和的话,应该是1/10-1/5。第二是在教育领域,以MokerBot(消费者3D打印机领域的领先厂商,成立于2009年,2013与Stratasys合并,合并后仍独立品牌运营)在美国市场的产品来讲,现在我们的产品进入了5000所学校,这方面现在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第三点是在制造业上的直接应用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比如说用于直接零部件的打印,或者是夹具、模具的制造,或者是工装设备的打印等等。第四个方面也是潜力无穷的,就是我们的普通消费者市场,虽然现在这个在我们业务当中只是很小的一块。但是作为MokerBot的CEO来讲,我对这一块世界市场充满信心,我觉得它可以普及到以后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3D打印机。我们前面提到的四个产业的市场板块都有巨大无穷的潜力,现在只是未来的一个非常令人激动人心市场增长的起始点上。”

虽然前景尚好,然处于婴儿期的国内3D打印行业目前的发展尚且处于无序的状态,诸多的企业蜂拥而上,当中有实干家同时也存在不少“炒作者”,而一些地方政府因其“光明的前景”而开始大兴招商引资。针对此状态,Stratasys大中华区总经理汪祥艮指出:“其实这很正常,3D打印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跟其他行业一样,都会经历过从迷茫、困惑、无序的竞争到理性健康持续发展的状态,对此我们要抱有信心。”

3D打印再遇“利好信号” 亟待从理想到现实的突破

3D打印在汽车上的应用

3D打印在汽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除了整车厂包括一些零配件制造商都在不同程度的使用3D打印。但是今日的3D打印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不是用来做整车的,它主要还是应用在研发环节,比如说外形、内饰、接插件、车灯等领域的前期设计阶段。此外,越来越多的车企如宝马、沃尔沃、欧宝等用3D打印技术直接制造他们组装时用的夹具和模具。一方面,模具和夹具需求并不太多,采用3D打印比传统用金属制造便宜。另一方面,3D打印和传统的制造工艺相比可以节省90%的时间,对汽车制造商来讲是一个巨大的附加值。因此上虽然目前的设备、材料等成本虽较高,从所带来的价值和所节省的时间成本来看,产生的“相对成本”较为均衡乃至更低。

除了成本外,车企在购买和使用3D打印设备时,尤为关注“售后服务”。一位车企负责人在接受盖世采访时表示,3D打印设备成本昂贵只要带来相应的价值企业是欢迎的,然而售后如果跟不上,设备维修成本及误工所产生的影响就无法估算了,这也是选择服务商时考虑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当问及此时,汪祥艮表示:“售后是Stratasys非常大的资产,也是最大的优势之一。Stratasys是最早全面进入中国的大的3D打印厂商,有专门销售、服务团队,有非常强大的物流网络。亚太地区的售后服务有三重保障:首先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和代理商。他们都是通过严格挑选出来的,有丰富的行业和技术的经验,几乎可以覆盖到北京、上海、广州一些主要的代表区域,和客户可以近距离接触,而他们的售后服务人员都是经过Stratasys专门培训和认证过的,是非常有资历的。第二重保障是Stratasys在上海、北京、深圳都有自己大的分支机构,这当中包括了客户体验中心、物流、售后服务人员。也就是说代理商层面如果说解决不了的问题,第一时间反应到Stratasys层面。第三重保障是香港作为亚太区的中心,同样有非常庞大的售后服务力量。

无论是追求成本的价值还是追求售后服务的至臻,就目前阶段而言,3D打印在汽车上的应用更多的是“定制化”,并不适合大批量生产,不过当技术、成本、服务不断突破满足生产所需时,是否能批量用于生产过程中也未知可否,这一境况对于其他行业或以如此。这不仅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定制到批量,更是一个艰苦的蜕变过程,除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外,更需要行业标准的完善、企业间的合作联盟,使其更快的由理想转变为现实!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5/09/0609035235260344655332.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