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高峰论坛隆重举行
4月9日,“制造业的自我创新与升级之道--工业4.0高峰论坛”于上海交通大学隆重举行。此次“工业4.0高峰论坛”由工业4.0协会(筹)主办,INPUTEK(苏州英普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论坛汇聚了工信部徐静先生、中国工程院谭建荣院士、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工业工程研究所李鹏所长、绍兴市企业信息化促进会张小彬秘书长、上海浙江大学校友会机械能源分会王强会长、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商学院徐翔教授以及多家企业负责人、首席信息官等业内专家与学者,同时吸引了400余名专业人士参会。此次论坛的举行,从不同角度对工业4.0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在2015年启动了中国制造业驶向工业4.0的列车。
工业4.0在我国已经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中国政府也针对性的按照我国国情提出了“两化融合”和“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提出的工业4.0有异曲同工之意。制造业回归,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再是某一个区域,某一个国家的事情。世界各大经济体,中德美日等各国都分别推出相关战略规划,期望在将来的10年,20年占据制造业高地。此次论坛的召开提升了公众对工业4.0的认知,以及建立生态圈的必要性。在当今的中国,工业4.0的目标不是一个企业、一个领域能够实现的,亟需打造一个制造业生态圈,合力向工业4.0时代挺进。
工业4.0的核心概念不复杂,但是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广泛,是个大集成的系统。工业4.0需要哪些技术储备?适合中国企业的路线图应该怎样设计?我们的企业家在迈向工业4.0路上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如何避免太阳能热潮的重演? 面对这些问题,论坛主办方邀请了众多专家与学者从不同层面进行解答。除了工信部徐静先生、李鹏所长、谭建荣院士、张小彬秘书长、王强会长,徐翔教授等专家学者,还邀请到西门子数字化工厂集团戚锋博士、西锐集团3D打印专家余金湖董事长、江苏贝尔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张小玲总裁、迅达电梯亚太区首席信息执行官高俊、敏实集团信息中心IT总经理林刚、INPUTEK苏州英普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袁嘉诚等嘉宾,就上述问题对工业4.0进行了360°的深度探讨。
工信部徐静先生从国家战略角度解读了中国政府在两会刚刚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与德国工业4.0的共同点与不同的侧重点。谭院士和李鹏所长则从专业角度剖析了工业4.0实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智能制造技术,以及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工业4.0是个大集成的概念,涉及到的技术非常广泛,大家普遍认为中国目前在一些核心软件和硬件上对欧美还有较大的差距,比如仿真软件,PLM软件,伺服电机和PLC控制器等。高俊先生则从一家欧洲企业的数字化制造之路给了大家一个横向比较的机会,我们国内有部分企业,如海尔、长安汽车、南车等也都先后启动了数字化制造的样板工厂的实践。
戚博士来自德国工业4.0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西门子公司,西门子为了应对工业4.0的发展趋势成立了数字化集团事业部。而且西门子在我国成都建立了一个和德国安贝格同步的数字化样板工厂,用于展示西门子对工业4.0的理解以及展示他们在数字化工厂建设方面整体能力。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企业可以与西门子一样在数字化制造领域能够提供高水平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和产品。
论坛中西锐集团、凯陆威、INPUTEK作为国内企业服务商分别从不同的细分领域(3D打印、RFID、MES软件)分享了他们作出的努力尝试。就如圆桌会议上嘉宾所讨论的一样,中国制造业走向工业4.0道路上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中德的差异在哪里?国与国之间有差异,企业与企业之间有差异,中国企业家该如何思考自己的工业4.0之路?工业4.0协会(筹)会长汪清跃号召大家抱团取暖,建立开放式的工业4.0生态圈(工业4.0协会),分享交流最新信息和前沿技术,分享实践结果和经验,帮助中国制造业企业在走向工业4.0道路时少走弯路,工业4.0不是一家企业的事情,是整个国家的制造业体系和工业水平。
此次论坛对工业4.0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对工业4.0的发展路线图进行了深度探讨,相信对我国制造业企业挺进工业4.0具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工业4.0协会的成立,将会极大的推进企业家之间,制造业企业与服务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引领我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5/04/1004035135160332045909.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