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愈演愈烈的 “卢布危机”不仅在拖累俄罗斯的资本市场,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也正在深化,通用、奥迪、捷豹等品牌均曾表示暂时停止在当地销售车辆,受整体颓势影响,中国车 企在俄罗斯表现同样不佳,上个月,俄罗斯市场上,除奇瑞和海马逆市增长外,绝大多数中国自主品牌车企销量销量均延续此前的下滑趋势,其中,纳智捷、一汽和 比亚迪甚至销量归零。未来,俄罗斯车市将何去何从?中国车企能否扭转颓势,哪家车企将率先从困境中突围?本期盖世汽车网业界调查(调查时间12月22日至12月28日,参与人数2154位)就围绕此问题展开,调查共设3个问题,以下将根据调查结果逐一阐述。
根据欧洲商会AEBRUS公布的数据,2014年11月份,俄罗斯市场轻型车(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新车销量为229,439辆,较之2013年11月份的232,059辆,同比微跌1.1%。自去年12月终止9个月同比下跌以来,俄罗斯车市销量又经历了连续11个月的同比滑坡。
目前,多家车企如通用、奥迪、捷豹等均表示将暂时停止在当地销售车辆。而此前通用、福特、大众等众车企在俄销量也遭遇大幅缩水,可以预见,俄罗斯车市的未来走势仍不乐观,究其原因,调查1中大多数人(占比59%)认为俄罗斯整体经济的萎靡不振是主因,而这一不利因素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存在进一步加剧的可能。对于未来俄罗斯经济的走势,俄央行的最新预测显示,今年俄罗斯GDP增长率仅为0.3%,2015年将出现零增长。另有业内人士指出,若俄罗斯目前的经济状况持续下去,势必会给更多在俄的外国公司施加压力,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企业“逃离”现象,汽车企业同样不能幸免。
25%的参与者认为长时间以来俄罗斯卢布汇率的急剧下跌已经对其车市造成了严重冲击。随着俄罗斯卢布的大幅贬值,消费者所持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直接影响汽车销量。近日卢布汇率虽有一定的回涨,但就目前国际形势来看,卢布的“回暖之旅”依然艰难。
11%的参与者则认为国际油价的走势也对俄罗斯车市产生了巨大影响。据悉,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降,半年油价几乎腰折过半,这部分参与者表示,作为主要石油输出国,石油贸易是俄罗斯的主要经济支柱,油价暴跌对俄罗斯经济影响极大,也间接造成了俄车市的动荡。
另外,政府补贴也可能影响俄罗斯车市走势,据悉,11月俄罗斯车市跌幅大为收窄,政府补贴政策功不可没,另据俄罗斯工业贸易部透露,到2015年俄政府将斥资100亿卢布(约合1.5亿欧元)补贴新车销售。但与以上卢布利率、国际油价等利空因素备受关注的情形相比,政府补贴这一利好因素的受关注度明显不足,在我们的调查中,并没有参与者投票支持该选项。
今年以来,俄罗斯车市整体出现滑铁卢,而中国车企在俄市场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盖世汽车网整理的数据显示,11月,俄罗斯市场绝大多数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延续了销量滑坡的局面,只有奇瑞和海马逆市增长,纳智捷、一汽和比亚迪甚至销量归零,基于此,调查2中,过半(占比53%)的参与者认为2015年中国车企在俄罗斯市场的前景并不乐观。
事实上,一直以来自主品牌在俄罗斯的汽车卖点就是性价比,换言之就是价格低,在品质与设计等的竞争中较之其他品牌处于明显的弱势,而目前的卢布危机又使得许多自主车企不得不采取上调价格或美元交易的方式来挽救利润,如此一来,自主品牌在俄市场丧失了最大的优势性价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主车企在俄表现。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曾表示,我国自主车企实力还比较薄弱,产品质量与售后问题是他们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在俄罗斯经济或将大幅衰退的大背景下,我国自主品牌车企要想突围并非易事,从目前来看,风险大于机会。
不过,也有相当比例(占比33%)的参与者比较看好未来一年中国车企在俄市场的表现。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中俄双边关系持续深化,俄罗斯政府十分支持中国车企在俄发展,多数自主车企看到这一机会,纷纷加速进入俄罗斯车市,随着众车企在俄战略的逐步深入,届时,俄罗斯车市上的中国车企或将呈现一个百花齐放的格局。另外,鉴于卢布贬值使得进口汽车销量严重受损,多家国际车企均表示将暂停在当地销售汽车,而中国车企除了调整价格外,均采用加强本地化生产来应对汇率风险。据悉,今年以来,力帆、长城、奇瑞等中国车企相继宣布在俄建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开启深耕俄罗斯市场之旅,对此,欧洲商会也曾指出,俄罗斯卢布贬值减弱了进口车的销量增长,但却将大大促进本土品牌和在当地投产品牌销量的回涨。而俄罗斯车市的最新调查也显示,2015年大多数民众购车意愿,集中在价格不超过50万卢布车型,而这个价位区间是我国自主车型的重点区域。基于以上原因,这部分参与者认为我国自主车企或将在俄迎来一个新的“蓝海”。
最后,有14%的人认为基于明年俄罗斯经济的走势仍是一个未知数,而全部市场的发展都是以其经济发展情况为基石,故我国自主车企在俄车市的表现仍须观望。
调查3旨在探讨各家中国车企在俄具体表现,哪家车企将率先走出困境?其中,31%的参与者看好长城汽车的未来表现,这也是获得选票最高的一家车企。
观其销量数据,长城汽车近期表现并无优势,11月份,长城在俄销量从1,409辆同比下跌18.2%至1,153辆;1至11月销量从18,040辆同比下跌22.0%至14,118辆。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大规模在俄罗斯建厂的第一家自主车企就是长城,这也是最多业内人士看好长城的主因。今年8月,长城在俄罗斯图拉周的工厂已经开工建设,该工厂计划总投资180亿卢布(按照当时汇率1美元约合33卢布计算),设计年产能15万辆,2017年完工。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本土化的进程,在俄罗斯经济尚未回暖的情形下,长城汽车较之其他尚未本土生产的车企确实有着一定的优势。
而整个11月份,奇瑞是唯一在俄销量增长的大型中国车企,从1,268辆同比增长11.8%至1,418辆。而且奇瑞在俄罗斯市场积淀已久,因此,有17%的参与者比较认可奇瑞未来一年将会在俄市场有所突破。而且,今年八月份,奇瑞汽车也正式开始在俄罗斯“Derways”工厂组装生产,第一阶段月产1000辆,月设计产能为3000辆。同时,奇瑞汽车还在跟进谈判零配件生产,本地化率未来将提升至50%。而据奇瑞相关人士介绍,未来,奇瑞还有可能在俄罗斯建研发中心。随着本土化产能的逐步释放,奇瑞在俄表现值得期待。
另外,有15%的参与者比较看好长安汽车,目前,长安在中国市场已经坐稳“自主老大”的位置,而其正向开发能力与产品品质也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可。尽管长安今年刚进入俄罗斯市场,而销量也并不高(今年11月,长安在俄仅销售94辆,今年累计996辆),但是随着其市场的布局逐步展开,在俄实现后来居上也并非不可能。
10%的参与者看好力帆的后续表现。尽管其上个月销量从2,340辆同比下跌21.2%至1,844辆;1至11月销量从24,285辆同比下跌19.0%至19,753辆。但是,力帆仍是目前在俄市场销量最高的中国车企。力帆长期重视俄罗斯车市,其今年也发布公告称,将分别斥资1.5亿元美金及3亿美元在俄罗斯卢加州及利佩茨克州建厂。相信不断提速的本地化生产会助力帆汽车度过此次难关。
去年,力帆和吉利均以2.7万辆并列自主榜首,故同样也有11%的人士表示较为看好吉利的未来表现。而从吉利的销量数据来看,今年其在俄罗斯市场销量暂时排名第二,11月销量从2,186辆同比下跌26.7%至1,603辆,1至11月销量从24,260辆同比下跌34.0%至16,122辆,跌幅较为严重。面对俄罗斯此次的“经济危机”,吉利已经表示,除了提高汽车零售价格外,同时也会加快本地化生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海马11月在俄罗斯实现逆势增长,同比增幅高达78.0%,但究其原因,去年同期基数过低是主因,落实到具体销量上也仅仅是从50辆增长至89辆,前11个月从326辆同比增长139%至780辆,故虽然增长态势不俗,但也有4%的参与者将选票投给海马。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4/12/2911024724760321479677.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