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正文

从“小马”到“骏马” 北京现代12周年车坛驰骋

盖世汽车综合 2014-10-23 07:00:00

从一棵缺枝少叶的小树苗,变成了令人仰视的参天大树,从一个横竖看起来都不像是兵的人,成长为一个兵王。这是影评人对《士兵突击》里许三多的形容,用这句话来说北京现代,也同样适用。

2002年成立的北京现代生肖属马,历经12年,当年那匹不起眼的“小马“已成长为今天的”骏马“:销售突破600万,D S占比43%,跻身行业第一阵营,稳居行业第四……

从“弱弱结合”生出的小马,到今天一马扬鞭,率马以骥,北京现代究竟凭借什么取得了今日的成就,又给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找准节奏 顺势而为

节奏,在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的:自然、社会和人的活动中一种和韵律结伴而行,有规律的突变。生活中,节奏无处不在,人的呼吸,脉搏的跳动,海水的涨落,四季的交替……医生会通过检查人的心率、血压、脉搏等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如果这个人的节奏发生了变化,那很有可能就是生病了,同样,一个企业想要健康迅速的发展,也需牢牢地把握住市场的节奏。

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多种因素的影响让中国汽车市场呈现了“爆红”的景象,增幅高达58.3%,不少车企甚至逼近了零库存,但当时北京现代却刚刚成立,尚未成型。然而初生的北京现代并没有错过这个市场“井喷”的节奏点,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出车,首款车索纳塔找准切入点,上市后一炮而红,让北京现代在市场上站稳了脚。

之后,中国家用车市场迎来了暴增的十年,连续几年的平均增幅接近40%,北京现代又紧跟市场一路高歌猛进的节奏,迅速推出了多款车型抢市场,搭建起覆盖A0级、A级、B级、SUV四大领域的产品结构图,凭借日渐丰富的产品线不断扩大市场保有量,接连跨过了100万、200万、300万大关。

然而,快,并不是节奏的唯一解释,对于企业而言,顺应市场脉动,可快可慢的走出自己的步调才是最高的境界。2011年,全球经济遇冷,中国车市进入微增长时代,这时,曾经新车不断的北京现代理性的放缓了脚步,将企业内部优化调整和内涵式增长放到了首位,完成了企业内部的人员改组扩编,以及第三工厂的建设投产,苦修内功,为迎接品牌时代的挑战做起了功课。

不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吹冲锋号,不在市场高昂的时候胆小退缩,该拼的时候拼,该收的时候收,找准宏观节奏,顺势而为,这才是北京现代成就“现代速度”的关键。

打造均衡体系力

节奏固然重要,但若没有稳定的基础,也很容易自乱阵脚。对于车企而言,体系竞争力,就是这个支持节奏的基石,而构成体系竞争力的,是产品品质、开发能力、服务质量、营销网络、渠道建设等整个产业链,因此,从建厂起,北京现代就很注意均衡提升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综合能力。

品质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产品质量方面,北京现代对品质的要求近乎苛刻,这让北京现代在J.D. Power亚太公司发布的《2013年中国新车质量调研(IQS)报告》中,以81分获得合资乘用车车企中最优的成绩。依靠扎实的质量,北京现代精益求精,不断坚持创新,一连向市场投放的多款新车都在对应的细分市场取得了成功:在《2013年中国新车质量调研(IQS)报告》中,北京现代旗下的旗舰中高级车索八与畅销小型车瑞纳分别摘得高端高档中型车与入门中型车细分市场的冠军。

在营销方面,北京现代善打组合牌,拥有多个“黄金组合”:全面覆盖SUV领域的四驾马车全新胜达、ix35、新途胜、ix25,中高级车领域的索八 名图,中级车领域的朗动 悦动,小型车领域的瑞纳 瑞奕,三款双子星和SUV形成了“4 2 2 2”的清晰布局,展现了北京现代日臻完美的产品线和强大的排兵布阵能力,增强了北京现代在中高端市场的统治力。

在服务方面,北京现代实施了行业最长的保修政策,保持了领先行业的服务优势,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这也让北京现代在2014年凭借出色的表现成功摘下了SSI(销售满意度)的桂冠,同时北京现代的CIS(售后满意度)指数也名列前茅。

渠道建设方面,在大城市购车需求放缓、三四线城市成为需求热点的背景下,北京现代加快营销网络下沉和全面铺开,以遍布全国的715家4S店,145家卫星店构筑起北京现代未来增长的强大网络。

一部好车,必须所有的部件同时运转良好,才能跑的更好。均衡健康、没有短板的体系,支持了北京现代以自己的节奏全速前进,同时也让北京现代后劲十足。

戒骄戒躁,一以贯之坚持品牌战略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需求被由低至高的分为了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要求。北京现代将这一概念转化为PQB,即,价格驱动阶段(Price Driver)、品质驱动阶段(Quality Driver)和品牌驱动(Brand Driver)。在学会了控制节奏,建设了均衡的体系之后,北京现代把目光落到了品牌建设上,开始从品质驱动阶段转向品牌驱动,全面提升品牌力。

“北京现代走到今天,靠的是稳定发展、可持续发展,而不是跨越式发展。”在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智丰看来,企业发展要一步步走,品牌建设也要一步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品牌战略更需戒骄戒躁,踏踏实实的走,不能一时三变,朝令夕改。

2010年,时任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李峰提出了“D S”战略,旨在通过提升中高端车型的比例,实现企业品牌形象的全面提升,2013年,刘智丰接替李峰,出任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一职,他对未来提出的口号,依然是品牌力提升,继续将D S做为第一战略推进。

品牌战略,绝非纸上谈兵。北京现代对D S战略的深化已经体现到了产品的部署。

2011年,北京现代第八代索纳塔冲破品牌桎梏,抢占中高端市场,2013年,名图上市,为北京现代B级车领域再添悍将。2014年,小型SUV ix25强势加入,实现了北京现代在SUV领域的全覆盖,强化了其在该领域的霸主地位,让北京现代向2014年D S实现占比实现45%的目标再进一步。

品牌战略的稳定,让北京现代已经初步成形的品牌印象得到了持续强化,从2010年到2014年,北京现代的D S占比从15%达到了43%,实现了品牌的标志性跨越。

12年,既是一个轮回的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小马“到”骏马“的历变,反映了一家车企顺应车市脉动,坚持打造车企持续发展的体系力,坚守品牌初心,在百舸争流的竞争大潮中,稳居车企第一阵营的历程,而其实战中的经验与所得,则为业内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本。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4/10/22105327532760314375389.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