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各国产业概览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评论 > 正文

上汽通用五菱杨杰离职 凸现'合资自主'困境?

中国经济网 张宇星 2013-10-15 11:17:11

杨杰的离职,也许与宝骏630不够理想的销量没有必然联系。但几乎所有“合资自主”车型在市场上遇冷,甚至连累了真正的合资自主产品。那么,“合资自主”到底何去何从?那些曾经积极忽悠“合资自主”的部门或个人,能不能再给其忽悠一条“生路”?也避免再伤及那些无辜的职业经理人,让我们拭目以待!

9月30日,就在人们大多开始沉浸在对7天长假的期待之中,上汽通用五菱发布了“上汽通用五菱销售总经理杨杰因个人原因离职”的消息。

非比寻常的业绩

杨杰离职的消息一经传出,很多业内外人士都觉得非常突然,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作为国内单一企业的产销量冠军,上汽通用五菱的业绩一直领跑整个汽车行业,而作为主管市场和销售的总经理助理兼销售公司总经理,杨杰当然功不可没。

正如企业发布的消息所说,杨杰“从2009年开始担任销售公司总经理,期间带领整个销售团队,积极开拓市场,公司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09年,年销量突破百万辆,成为国内首家突破百万辆的汽车企业;2010年,成功开拓了五菱宏光“紧凑型商务车”的细分市场,并推出了乘用车品牌宝骏;2012年,年销量突破145万辆,市场份额连续七年在微车市场保持第一;今年1-8月份,公司在微车市场继续保持领先的同时,五菱宏光在MPV市场也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目前市场份额已达38%;宝骏汽车在本月也再次实销超万辆“。

事实上,在杨杰掌舵国内产销量最大企业营销业务的5年中,上汽通用五菱的销售业绩一直在高位上保持增长,进而拉开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见表一。

表一:上汽通用五菱历年销量及增长率

年度 销量(辆)同比增长(%)

2008 650508 17.68

2009 1065050 63.73

2010 1234508 15.91

2011 1301118 5.40

2012 1458188 12.07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历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整理)

不单单是绝对数的增长,上汽通用五菱更在细分市场份额上占据半壁江山。即在微型客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为交叉型乘用车)市场上,上汽通用五菱常年占据约百分之五十的份额,这是国内任何一个企业在其他任何一个细分市场都难以企及的,见表二。

表二:微型客车市场历年销量及上汽通用五菱市场份额

年度 总销量(辆) 五菱销量(辆) 份额(%)

2008 1063560 545239 51.27

2009 1950445 916808 47.01

2010 2492082 1057804 42.45

2011 2258291 1125770 49.85

2012 2256694 1212277 53.72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历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整理)

可见,由于受到国家宏观政策刺激,在整个微型客车行业几乎翻番增长的2009年,上汽通用五菱仍难能可贵的坚守住近“半壁江山”;而在整个市场回落的2011年,上汽通用五菱竟然在百万辆的高位上保持增长,市场份额再次攀升;2012年甚至高出2008年(当年,微型客车行业只有11个企业)两个百分点还多。此时,上汽通用五菱的微型客车竞争对手已多达19家。也就是说,在整个细分市场当中,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比其余19家企业销量之和还多。

其次,在近期的市场活动中,一直比较低调的杨杰在多个场合积极推广旗下产品,表明其依然在努力,也没有流露出有什么样的“个人原因”,或者可能离职的迹象。

就在杨杰离职消息发布整整一个月前的成都车展上,他对媒体表示,五菱与宝骏两个品牌将分别推出全系列产品。他说,“核心的问题是在不断的探索、把握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中,是否真正做到跟随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他认为,“作为一个汽车品牌,如果不洞察市场变化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就会处于被动。这个过程中谁做的更好,谁做的更准,就能把握市场”。

在操作层面,杨杰也说,“宣传的角度和用户原始需求(如果)能够很好的结合的话,你的产品在市场上就能找早很好的结合”。

就在3个月前的五菱宏光S试乘试驾活动上,杨杰还对笔者说,对于企业来讲,大家卖的就是产品;但是对于购买者来说,可能有不同的解读。原来我们也没想过五菱宏光一年能卖40多万辆,但我觉得用户是在不断变化的,人都想追求更好的东西。

因此,杨杰也许真的是如企业发布的消息所说,是“因个人原因离职”。毕竟,作为新一代职场精英,他们看重事业发展,更看重生活品质,也许还有比追求销售业绩更迫切的事需要杨杰去做。但通过杨杰在其事业处于巅峰状态时离职一事,不免拖带出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宝骏品牌销售平平的事实,特别是与五菱品牌相比的巨大落差。

“合资自主”留遗憾?

的确,正是由于五菱品牌的巨大成功,更增加了人们对宝骏品牌的期许和厚望。2012年8月,上汽通用五菱的自主品牌产品——宝骏630上市,从月度销量上划出一道波折的曲线,而年度销量见表三。

表三:宝骏630轿车历年销量

年度 销量(辆)

2011 21854

2012 68092

2013(1-8) 39746

(根据《选车网》等数据整理)

作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合资自主产品——宝骏630上市后,销量保持一定的上升趋势,但冲到一定高度后(即2012年1月的9006辆),后续乏力。尽管有新动力配置、新变速箱车型的加入,以及整体性能和配置的提升,但仍旧没能迅速转变成实实在在市场增量。如果说,在宝骏630刚刚上市的2011年,用4个月时间尚能销售两万多辆,月均超过5000辆;而在今年前8个月累计销售不到4万辆,月均竟然还不到5000辆。

但是,如果放在整个“合资自主”层面观察,宝骏630的市场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在今年前8个月的汽车产销排名当中,我们不妨将“合资自主”品牌车型从200多个轿车当中摘出来,见表四。

表四:1-8月“合资自主”车型销量

排名 车型 当月销量(辆) 1-8月销量(辆)

56. 宝骏630 4803 39746

59. 启辰D50 4674 31122

64. 启辰R50 4378 28141

93. 宝骏乐驰 2803 19415

150. 思铭 973 9177

154.理念S1 951 12526

可见,在所有的“合资自主”车型当中,宝骏630仍处于领先的位置。而在笔者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对“合资自主”品牌期待过高是不切实际的,假如再因此而失去像杨杰这样难得的营销人才,更加是得不偿失!

作者点评:

几乎是在师出无名的背景下,所谓的“合资自主”品牌和车型破茧而出,但其终究没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至少目前的销量情况是这样。

在市场之外,“合资自主”也被广泛质疑。如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在今年4月就说:“中国现在的合资企业自主品牌是什么现状?都是淘汰产品,换代产品,改改就说自主品牌,它们的成本,我不管是日产,还是本田,还是丰田,不能认。我在合资企业做了八年老总,我可以说对合资企业还有一定的理解。合资企业这样去搞自主品牌,我经常说是忽悠,其实合资品牌没有必要去搞自主品牌”。

长安集团董事长徐留平也直截了当地说,合资自主的关键是看研发的产品是不是新技术。“如果说你是原来老的产品,你整了二十年的产品,略微调了几个参数,然后挂一个新的羊头卖了原来老的狗肉,这个玩意儿要算自主创新,我就认为这是中国汽车业发展到今天的一个耻辱,国家政策竟然支持这样的东西,那变成什么了?”

可见,所谓的“合资自主”,并不受市场和消费者的“待见”,也不受汽车行业老总的“待见”。甚至连累了宝骏630这样真正的合资自主产品。那么,“合资自主”到底何去何从?那些曾经积极忽悠“合资自主”的部门或个人,能不能再给其忽悠一条“生路”?也避免再“伤害”那些无辜的职业经理人,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3/10/15111435143552.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