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科技平权:汽车生态整合进入2.0时代
  • 2025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
  • 2025第五届中国汽车人机交互与体验设计创新大会
  • 2025第五届汽车计算大会
  • 2025第三届AI定义汽车论坛
  • 走进上汽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论坛暨
  • 2025第三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海高峰论坛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供应链 > 正文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核心提示:此报告为2008年盖世汽车网撰写的针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报告。其分析与预测对今日中国汽车行业依然有着十足的价值。

十、本土供应商未来十年或将局部突破技术和管理的双重瓶颈

技术和管理是绝大多数制造型企业现在的两个软肋。

自80年代初中国制造业开始真正起步到现在已近30年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已另外刮目相看了。以低成本制造质量中上及中下的产品,使得中国产品在全球所向披靡,中国已成了事实上的相当多产业的全球制造中心。然而,在技术/研发方面,中国企业却长期没有与全球领先同步。事实上,在汽车零部件这一产品上,正如本报告第六部分所说,中国在高端技术领域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在全球采购的大好形势下,中国零部件企业常常因为没有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而失去订单。因此,大部分零部件企业要在全球配套市场竞争,仅仅具备低成本制造的优势是不够的,对技术开发能力也有相当高的要求。

也正因为此,盖世汽车网通过调查发现,未来十年中,有可能相当多的零部件供应商开始真正思考和采取措施,并在其它支持因素的作用下,最终可能会在技术研发上实现破局,可能实现的方法和图景是:

1) 企业真正加大研发的投入,在国外部分地区汽车行业不景气之机,大量挖一批真正掌握技术的人才加盟;

2) 企业通过购买、合作或并购获得目前世界领先技术,消化吸引;

3) 政府通过政策支持、要求及营造出一种真正脚踏实地的投入技术/研发的商业氛围。一改目前企业的急功近利的氛围,真正投入搞研发的少,真正大力搞研发反而死得快的局面。

4) 对于一些顶级的零部件技术,政府还要组织研究真正实现突破的可行性方案。

5) 通过以上政府和企业层面的双重努力,有可能在十年间形成重视技术开发的商业文化,企业能在非顶级领先的零部件技术方面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的水平,企业内部能形成较成熟的开发体系。而在顶级的零部件技术,可能在近十年间,还不大可能实现赶超。

另一个软肋是管理问题,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的管理水平总体较弱,既有管理理念的问题,也有经验、人才缺乏的问题。所谓国际化的过程,实质上最重要的是管理水平的国际化。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就如同中国足球,在一个浮燥的外部环境下,无论工作方法还是思维模式上都比较封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用全球一流的设备才能生产出世界二流质量的产品。对于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工业品营销、电子商务等缺乏对其精髓的深入认知,用土办法和思维来解决已处于国际竞争中的问题。

当然,有一些新锐的民营企业或新型国企,在与国际客户的交流和合作中学会了如何提高自己,也善于学习用新的方法来抓住机遇,为自己赢利有利的发展空间。我们判断有一批中国零部件企业在未来十年内,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实现企业管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3/07/24040134134560.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