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利汽车的车内空气质量在业内广受好评,同时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积极推动国内乘用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标准的出台。吉利汽车公关总监杨学良在接受盖世汽车网采访时表示,随着国内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车市竞争的进一步白热化,尽最大努力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赢得市场成为所有企业积极在做的功课。与此同时,政府对于汽车工业的发展更多强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提倡与环境资源的和谐发展。由此不难推断,关于车内空气质量的强制性法规的出台必将成为趋势。
“一旦强制性标准出台后,车企将会被迫采取措施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并进而从源头上保证与车内空气质量相关的材料的安全可靠。”杨学良这样告诉。他称,车内空气污染往往来自于皮革、纺织品、塑料配件、胶合剂等内饰材料,而这些材料主要从整车厂的供应商处采购获得,这些内饰材料的主要挥发物则是容易致癌的VOC。
据了解, VOC这种物质在常温常压下便会自发挥发有毒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有甲醛、苯、甲苯、乙烯、苯乙烯等,长此以往容易伤害人体的肝脏、肾脏及神经系统等。对此,保证车窗通风透气不失为改善车内空气的一个可行办法,然而此策却是治标不治本。多数业内专家此前均表示,我国多年内缺少对车内空气质量的有效监管机制,廉价劣质材料充斥着整个市场,从而催生了现今的车内空气质量问题。若要根本上解决车内空气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选择环保绿色的材料方才是可取之策。当然,这需要整个供应链体系从原材料工艺以及零部件装配等各个环节严加把控。
对此,杨学良也表示,若要保证车内空气质量的安全,原材料的控制是重中之重,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与原材料厂商多方均需付出持续努力。一方面,原材料厂商、零部件供应商均需要保证本身的技术、供应水平以及质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同时,整车厂也需要加强对原材料以及零部件产品的检测与监督,确保在达到合格标准后使用。
与此同时,新工艺、新材料等不可避免将带来成本上的提升,对此,杨学良表示,中国消费者正处于一个逐渐成长的时期,其对健康节能环保的重视度与以往相比得到大大提升。从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双重角度考虑,未来将有更多的消费者愿意为领先的工艺与技术买单。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3/05/3004002702760217925609.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