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祖秋
盖世汽车网:保隆的气门嘴业务和排气管业务在细分市场领域中均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您认为这两项业务能够取得这样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张祖秋:气门嘴业务是保隆最早发展起来的业务,当时产品销售主要以出口为主。作为较早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民营企业,保隆最初主要依靠成本优势来打开海外市场。随着产品生产经验的积累与客户群体的扩大,公司也在不断地提升产品质量并进行生产管理的合理规划,以此来提高客户的认可度,这些努力帮助保隆在海外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争取到了更多优质的客户,如通用、福特等。2005年,保隆在成功并购伊顿旗下的Dill工厂后,气门嘴业务的市场份额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升。
当然,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涌入气门嘴这一市场领域,保隆除了继续保持原有的市场份额外,也在进一步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和经营范围,此后不久我们开辟了第二块业务领域,在技术要求上相对较高的排气管业务,凭借原有在营销能力、产品开发能力以及在制造供应能力上具备的显著优势,保隆很快得到了通用、PSA、日产等知名车企的青睐,并逐渐拥有了丰富的排气管配套生产经验。
盖世汽车网:在与这些国际知名客户接洽的过程中,公司获得了哪些生产经验与技术培训上的支持,请举出一些例子予以说明?
张祖秋:在与这些国际知名客户合作的过程中,保隆确实收获颇多。比如在与通用中国合作的过程中,对方针对保隆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许多要求,经过不断的改进与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再比如,我们在与大陆电子就某一项目进行合作时,对方在前期产品开发以至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因此从前期设计到最后的批量生产的过程中我们也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并得到了对方的支持和帮助,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经验。
在这里我想说,我们合作的一些客户并不是将我们视为简单意义上的代工厂,在合作的过程中更注重技术对接,实现双方的互助发展。比如,通用设置了庞大的供应链管理机构,并派其资深工程师到上海保隆,帮助公司不断改进、提升,从而大大降低了我们的生产成本,赋予产品更多的降价空间。
盖世汽车网:从1997年成立至今,保隆品牌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熟知并认可,您认为公司在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以不断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张祖秋:保隆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掌握和应用领先性技术实力的能力。需要强调的是,这个能力并不是指狭义的汽车技术,也包括营销技术。目前,国内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与跨国零部件企业的水平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很难占据明显的竞争优势,加之技术的保鲜度又不够,若要提高整体竞争力必须从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营销能力等方面多管齐下来努力。因此,保隆不仅仅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同时也注重产品技术的开发与改进,在生产管理方面还加强精益生产、流程体系的合理建设等,此外,在营销能力方面,保隆从早期就注重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奠定了良好的客户基础。
为了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保隆还积极构建学习性组织,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提高掌握领先技术的能力。我们还与一些高等院校、知名研究机构进行产学研的合作,比如苏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昆山双桥传感器研究所等。另外,在商务与营销上,我们也与行业里的其他企业进行了充分合作。
盖世汽车网:刚刚您提到了创新,请问您对创新的理解是怎样的?我们在创新上取得的成果有哪些?
张祖秋:随着零部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企业也在强调要具有创新能力。但是狭义的创新,是一个技术从无到有的过程,是难以预料的,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尤其对于企业而言,对未知的技术进行投资,风险无疑是很大的。因此,保隆所强调的创新更多是出于纵向的考量,我们所理解的创新是,不能总是机械重复已经做过的事情,不能使产品始终处于同一水平。为了增加客户满意度,我们的产品始终处于不断改善之中,我们的一些忠诚度很高的客户在与我们合作的过程中对这点感受很深,即使是同一款产品,我们始终锱铢必较,持续改进,争取交付给客户更好的产品。
在过去的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保隆的创新成果十分丰富,我们成功开发了各式铝制气门嘴、卡扣气门嘴和金属气门嘴,在平衡块业务上,我们开发出锌合金平衡块,从而代替了传统的铅合金平衡块,在排气管业务上,保隆以304不锈钢、碳纤维代替传统不锈铁,大大提高了排气管的抗腐蚀性能。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们正在极力推进的TPMS(胎压监测系统)项目的生产线是保隆自己开发的,尽管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仍有差距,但在国内却是首个成功开发该项目生产线的企业。未来,我们将会针对该项目进一步加大开发和不断完善,争取早日与国际水平接轨。
盖世汽车网:作为现今业务拓展的重点,您认为TPMS能否复制气门嘴、排气管业务的成功模式?
张祖秋:TPMS项目是保隆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的一个重要项目,与机械产品不同,作为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其对技术的要求更高,因此准入门槛也相对较高。
目前,在这个项目上我们面临的竞争对手很多都是国际知名供应商,如大陆电子、天合等。尽管保隆在TPMS项目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若要实现跻身主流市场的目标,还需要付诸更多的努力。近几年来,我们的TPMS项目在供应链的掌握、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及成本的控制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已经为国内的一些主流自主品牌车企以及海外的一些非量产车进行配套,相信未来会与更多国内外知名的车企进行合作。
盖世汽车网:您认为当前国内民营零部件企业的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保隆的应对措施是怎样的?
张祖秋:从目前来看,人力成本的上升、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汇率的风险性是整个制造业都在面临的困境,而产业亟待升级也是很多民营零部件企业不得不面临的尴尬处境。随着零部件行业发展的不断成熟,那些劳动密集型零部件企业所占据的成本优势已经不再明显,需要通过开发具备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对于那些刚进入市场,知名度不高的企业,起步便会显得更为困难。保隆很庆幸在过去的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影响力,并在市场上拥有一定品牌地位。尽管如此,保隆同样面临一些发展瓶颈。在关键零部件国内OEM配套市场上,外资零部件企业以及合资零部件企业往往是大型主机厂的首选,因而保隆在获得优质配套客户方面仍面临着诸多壁垒。
为了应对这些困难,公司主要采取了三大措施:首先,不断加强自身积累,扩大品牌影响力,以期赢得更多主机厂的关注。因此,未来几年我们将在研发、流程设计以及精益生产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其次,我们将会积极与合资零部件企业开展合作,通过与他们的合作来学习外方技术,提升保隆的竞争力。最后,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车企的配套厂商希望进驻中国市场,但是有时候会面临资源不足的情况,因此我们将会密切关注其需求,抓住合适的时机来进行并购,从而提升保隆的整体品牌知名度。
盖世汽车网:未来几年,公司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张祖秋:保隆的气门嘴业务和排气管业务在细分行业内已处于全球领头羊的地位,未来我们会继续积极巩固现有的优势,保持这两项业务的稳定增长。鉴于长期的工业技术的积累,“我们的排气管业务现也已延伸到应用内高压成型技术的汽车底盘与车身结构件业务,这也将成为我们公司积极开拓的一个新的核心领域。”但是汽车电子产品仍是我们的业务重点,由于公司在TPMS项目上积累了长期的生产经验,在该细分领域内的业务正不断扩大、地位也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虽然目前在细分领域内尚未跻身前列,但未来仍然很有希望实现这一目标。
此外,未来我们有可能实施进一步的海外并购计划,目前已经有两个处于前期接触阶段,当前汽车行业都是基于全球平台而发展的,所以对于供应商在全球平台的本地供应能力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一些外资企业必须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因此在中国这样的市场需要寻找合作伙伴,这无疑对我们是有利的。?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2/09/25093029302960106037778.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