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各国产业概览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供应链 > 正文

盛毅:制造业分化重组 橡胶业集中集约发展

轮胎世界网 盛毅 2012-09-12 09:38:24

在新的竞争格局下,中国制造业正在发生一些变化,分化加速将成为重要特征,通过重组实现集中集约发展将成为大趋势。

在新的竞争格局下,中国制造业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一些变化,本人就产业分化与重组的趋势进行分析论述。

盛毅:制造业分化重组 橡胶业集中集约发展

中国制造业分化加速将成为重要特征

中国制造业在走过以量的扩张为主的阶段后,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

首先,生产成本受人工工资、原材料价格、土地成本、环境费用、汇率升值等上升较快的推动,以价格低廉作为主要竞争手段的一般制造业,生存空间缩小,尤其是服装、鞋帽、塑胶、玩具、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保持现有规模有一定困难。

其次,大量发展中国家进入制造业迅速起步和加速发展阶段,受产业基础和条件的制约,这些国家大多将一般制造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在广泛的领域中与中国制造业形成竞争关系,并且以更低的生产成本挤占市场,中国在这些领域已经不具备很强竞争优势。

第三,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对资源能源消耗高,废弃物排放多的制造业发展设置了更高的进入门槛,甚至对一些产业发展实行了严格的限制,在这类领域中,企业的淘汰步伐会加快。

第四,国际金融危机后,部分发达国家针对制造类产品过度依赖进口,国内自身面临较大就业压力的情况下,提出了“再工业化”,并且鼓励制造企业回到本土发展,从而对中国吸引技术相对密集的制造业投资项目会更加困难。

第五,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需求比较疲软、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的格局下,普通制造类产品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许多国家为保护自己的市场,对中国产品进口采取了更多的制约措施,简单地走扩大出口规模的路子越来越窄。

新的竞争格局决定了中国制造业将出现分化,强者恒强,弱者淘汰的局面正在加速形成,以市场需求引导和竞争压力推动的结构调整,步伐正在加快。

一是具有多种优势(如品牌、技术、资源等)有效组合的传统制造业,还会稳定发展甚至继续扩张,成为容纳就业、扩大出口、财政增收的重要支柱行业。

二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并有持续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会迅速发展,产值占制造业比重逐年提高,部分行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

三是对低价劳动力依赖度过大的行业,除了在落后地区有一定的生存时间外,不少会向发展更滞后的国家转移,或者直接被淘汰出局,这类产业在国内的生存空间逐年缩小。

四是对资源依赖大和环境影响大的行业,如果能够在限定的时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污染物的合理控制,将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而不少难以适应要求的行业将被逐步淘汰。

五是随着国有垄断行业改革的深化和一些特殊行业的进一步开放,垄断行业范围会有所缩小,垄断程度也有所降低,行业内的竞争增强,并进而影响相关行业的竞争格局。

六是在东部地区传统制造业比重下降的同时,中西部地区的传统制造业在未来几年会出现迅速扩张,尤其是与中西部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结合密切的行业,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尽管中国制造业总体上还会继续得到发展,但在部分供过于求的行业中,包括具有竞争力的行业,甚至是国家政策支持发展的行业,仍然也会因为竞争能力的不足,在未来几年的“去产能”调整中出局,企业要对这种变化有清醒的认识。

通过重组实现集中集约发展是大趋势

在新的竞争格局下,中国制造业只有通过兼并重组、内部扩张、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推动产业的大重组和大整合,朝着集中集约方向发展,大型化、专业化、链条化是重要特征,依靠规模经济和内涵提升弥补成本上升的劣势,迅速转向规模竞争、品牌竞争、技术竞争加成本竞争结合的道路,重塑在下一阶段竞争的新优势。

一是通过收购兼并推动行业集中集约发展。尽管中国有近10%左右的行业集中度近年来有了明显提高,其中也包括部分国有控股的行业,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垄断优势,但大部分行业仍然比较分散。

二是通过内部扩张实现行业集中集约发展。通过增加投资扩大产能实现内部扩张,是许多企业最常见的手段。这一方式的优点是可控性高、整合容易,缺点是经历时间长、前期投入大。

三是通过经营变革支撑行业集中集约发展。中国企业普遍存在“大而全”的情况,横向协作方面有很大潜力可挖,在合作研发、市场开拓、原料采购等领域建立战略联盟,可以形成“多赢”局面。

四是通过整合保障行业集中集约发展。无论是收购兼并、内部扩张,还是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如果表面合一,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等得不到合理配置,没有形成协同效应,不可能实现规模经济,只有在扩张的同时使新增资源与现有资源优化整合,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

橡胶工业具有集中集约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是中国成为天然胶、合成胶的主要消费国,无论是原料还是主要产品,都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能够支撑大企业的发展。

二是中国已经形成数量众多的企业,产业基础好,重组和整合的空间大。

三是中国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等不仅正处于国内需求上升期,而且扩大出口的潜力很大,对橡胶工业发展形成强大支撑。

四是中国橡胶工业科技研发能力显著提升,国家在产业政策上也给予积极支持,有利于推动行业集中集约发展。

中国能否从橡胶工业大国发展成为橡胶工业强国,关键看能否借助当前行业分化加快、企业重组压力加大的有利时机,借助中国需求迅速扩张、出口继续保持增长的市场调节,借助国家支持产业重组、行业创新环境改善的良好机遇,加快推进行业的集中集约发展。只要我们在这方面有大的突破,中国橡胶工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作者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文章是作者在“橡胶行业投资并购战略高端论坛暨2012《中国橡胶》杂志社年会”上发表的言论)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2/09/12093824382460097186165.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