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与业内人士交流车市走向时,都谈到媒体的一则报道:自今年3月份以来,越来越多的省市上调了二手车的迁入标准,粗略统计至少有200余个城市开始拒绝国三以下标准的二手车迁入,而至少有半数的北京外迁二手车将受此影响。
这也就是说,符合国一、国二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转出北京落户不那么容易了,原来可以就近转出落户,然后领取补贴并凭借更新指标换购新车,现在只能往更远处找外迁落户城市,交易成本的提高实际上间接影响了车辆的残值。下一步,北京国一、国二标准的大量私家车主实际上将面对转出更新还是用到报废的选择;而北京市有关部门会不会像对待黄标车那样,对国一、国二标准的车出台中心城区限行政策,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笔者看来,本着对车主财产使用权的尊重,不宜草率对国一、国二标准的机动车出台中心城区限行政策。因为这些车主当时购买的都是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大件商品。按照现行机动车法规,只要能通过环保和安全方面的年检,就拥有法律赋予的路面行驶权利。地方政府出于环保的目的,可以加大补贴力度促使车主自愿作出转出更新或报废的选择,但不宜通过强制限行和限制落户的双重夹击,实现这些机动车的“非强制报废”。
其实因为行驶里程往往很有限,北京的二手车残值本来应该很高。但是站在其他地方主管部门的角度看,车况好、性价比高的北京二手车会影响当地新车销售。此外,随着近些年各地对环保的普遍重视,各地对高排放机动车盯得越来越紧也是必然的趋势。
但是,站在车主的角度看,跑了不到10万公里的车因为无处落户就要选择报废确实太吃亏。而对北京这样执行摇号限购政策的城市来说,如果老旧车转出渠道被卡住,新车市场很快就会受二手车市场“梗阻”的影响流通不畅。
尤其是很快,北京将在全国率先实施国五排放标准。在国一、国二被“穿小鞋”的时候,国三、国四车主心里恐怕也开始七上八下了。不可否认,排放标准快速升级是为了早日与国际接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有契约意识,尤其要保护既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其实,2011年9月,商务部曾经公布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到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无使用年限限制,报废行驶里程参考最大值为60万公里。相对1997年版报废标准的规定(私家车10年,行驶10万公里),当时这一宽泛的标准获得了车主好评。但是如果这一规定真的出台,将面对地方环保标准升级带来的“环保报废”这一新问题。站在车主的权益上看,征求意见稿中,私家车报废无年限和60万公里的里程报废参考标准实际上会被地方环保升级和限行架空,车主将不得已选择“环保报废”。
在德国等汽车发达国家,机动车如果能通过安全检测并符合购买时的环保标准就可以继续使用,这使得德国街头有很多上岁数(三十年以上)的老爷车,政府部门还会颁发给这些老爷车专门的带字母“H”的车牌。中国的一些车迷手中,其实也有问世三十年以上的老红旗等,但是如何能得到可以行驶的牌照是个问题,这就反映了汽车文化的积淀和制度设计的科学性。
汽车作为一种大件商品,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国消费者买车时支付了不低的各种税费,但欠缺的是被告知自己所买的车“被限行”“被淘汰”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尾气排放标准像火箭一样快速升级本来是件好事,但是政府有关部门在考虑本部门“业绩”之余,也要为买车的消费者换位思考一下,刚买几年的车就因为标准快速升级要被限行、被淘汰,如果这种风险在买车时没有被提前告知,车主财产的使用权益就受到了损害,应当得到补偿。
从环保部门工作方便的角度出发,以机动车某个阶段尾气标准为界,“一刀切”地管理是操作起来最方便的,但这种做法对于普通车主未必公平。例如,一辆国二标准的车辆,如果行驶里程少,其每年排放的污染物未必比国三标准的车辆多,这是很浅显的道理。然而,这种个体环节的公平性往往会成为“一刀切”的牺牲品。
与多为第一次购车带来的中国车市第一轮井喷不同,目前,很多城市的新车销售依赖于旧车的置换。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建设一个流通有序、通畅、诚信的二手车市场至关重要。在美国,每年二手车的销量远远超过新车销量。美国二手车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相当成熟,从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都能给消费者以保证和信心,几乎所有汽车经销商都同时经营新车和二手车。《二手车法规》则是美国针对二手车管理的一部最重要的法律,它强制规定二手车经销商增加透明度,以解决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保护消费者。
商鞅变法时,曾经通过信柱取信于民。回首中国的私家车消费,也走过了曲折的政策变化历程。在笔者看来,在物权法、行政许可法、侵权责任法等重要法律已经实施的背景下,从长远看,我国汽车社会需要一部“基本法”,例如汽车法,不光对汽车生产、销售环节进行规范,还要对汽车的使用、后续管理以及报废环节等进行规范,汽车三包、汽车召回、大城市汽车能不能限行、能不能限购、汽车报废条件和渠道等问题皆可涵盖其中,让这部汽车社会的基本法成为支持汽车消费的信柱,让内需真正通过基于未来的保障和信心拉动起来。(南辰系新华资深汽车)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2/06/2911395039506004912860.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