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IHS Automotive亚太区总监James Chao和全球卡车研究咨询业务负责人Roman Mathyssek
“IHS的业务范围覆盖面很广,而汽车行业同时会受到来自经济、能源、工业等行业领域的影响,而我们在其他领域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以及搜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在汽车业界的客户解决有关汽车产业中遇到的问题。”近日,IHS Automotive亚太区总监James Chao和全球卡车研究咨询业务负责人Roman Mathyssek在接受盖世汽车网专访时说道。作为一家为其他企业提供关键信息、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的供应商,全球化的业务背景,以及对各个核心行业的渗透分析,无疑成为信息服务行业中决胜的一大利器,而这也给仍旧局限于只了解单一市场情况的大部分本土信息资讯及相关服务的公司提了个醒。
盖世车网:IHS成立于1959年,请简单介绍一下IHS目前的情况以及涉猎的业务范围?
James Chao:IHS 是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关键信息、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客户遍布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核心行业中的政府机构与公司企业服务。像是能源、经济等,细分到汽车领域都是我们涉猎的领域。
盖世汽车网:在汽车业务方面,IHS面对的客户有哪些?提供的服务包括哪些方面?
James Chao:我们的客户覆盖整个汽车行业,包括整车厂、一二甚至是第三极供应商。从产品上来说,从轻型汽车到中型和重型汽车,我们提供汽车生产、销售、动力系统以及元件采购等方面的预测和咨询服务。
盖世汽车网:客户一般对哪些方面的问题比较感兴趣?
James Chao:客户常常会问你有关产品、市场占有率、本地的市场情况等问题,特别是对当前市场的分析,如有多少车在这个市场上在卖,以及对市场前景的预测。当然还有像是技术发展趋势、燃油经济性等也是客户咨询的问题之列,目前在中国我们有20名专为中国市场服务的分析师和咨询顾问。他们会针对每个客户的问题提供让对方满意的答案,从而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行业情况,洞悉市场发展规律。
盖世汽车网:我们知道每个企业也设有自己的市场研究调查部门来对市场进行分析,IHS为他们又能提供怎样的服务?相比起竞争对手,IHS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James Chao:汽车行业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他的发展同时会受到其他行业的影响,IHS的研究涉猎众多领域,我们能综合在其他行业领域中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来帮助分析在汽车产业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而这不是单单一家整车企业,即这家企业的市场部门能够做到的事情。
其次,我们拥有一批具有丰富汽车知识和经验的专家,而且他们不仅仅精通整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汽车产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也是非常熟知的,同时他们往往也是汽车配件方面的专家。
再有就是我们会参与到企业的一些生产项目中,和他们保持互动沟通,相互学习,帮助客户更好地执行各种决策。
最后就是在中国的分公司有来自母公司的支持,在汽车领域IHS集团有着深厚的研究经验和众多的成功案例,并在汽车分析领域树立起了自己良好的口碑,而这些也是我们客户十分看重的。
盖世汽车网: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在您看来立足中国市场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在加快本土化进程上公司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James Chao:在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之上,充分了解当地市场的特点和不同的文化特质,在充分认识到这些之后,学会融入进去,也只有在做好这些功课后才有可能在这个市场上有更好的表现。
在加快IHS的本地化进程上,雇佣当地人才作为我们的分析师是我们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IHS更好地立足本土市场的关键。目前我们有超过90%的员工都是来自于当地,而他们对当地市场是非常熟悉的,也能够更好地为本地的客户提供咨询服务。
盖世汽车网:近年来SUV产品一直处于热销状态,对此您是如何看的,这样的热销情况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James Chao:我很看好SUV这个市场,这种热销在未来仍将持续。早期的SUV,即越野车,专属于部分人群的特殊需求,而不是作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车。但是现在的SUV经过产品的改进和更新换代后,开始走入大众生活中,而不再是满足部分特定人群的需求,这些经过改进后的SUV更节油、空间更大、更舒适,同时这也将是未来SUV产品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另外,我们也看到许多国内的自主品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SUV产品,而且在市场上的反响也很不错,像是长城的哈佛。
总之,对于SUV市场的发展前景我是看好的,SUV在市场上的热销在未来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盖世汽车网:对于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您是如何看的?
James Chao:在过去几年中国市场呈现一个高速增长的势头,而未来仍旧会保持一个稳步增长的态势。
此外,对燃油效率更好,更具有节油性能以及具备多种用途和功能车的需求将会增多,其需求增长的速度甚至有可能超过欧美、日本等国家,而整车企业也需要根据市场出现的这种发展情况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并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措施。
盖世汽车网:对于中国汽车市场上的整车厂和供应商您还有哪些建议?
James Chao:对于整车厂,应更多地了解当地市场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对应的措施。而对于零部件企业,不仅仅是在中国的,全世界各地的零部件供应商同样如此,需要更好地理解整车厂的战略目标以及未来规划,从而调整自己的战略计划,紧跟客户的需求制定出相应的规划措施。
盖世汽车网:对于今年重卡市场的发展前景,您是怎么看的?
Roman Mathyssek:2012年的重卡市场仍然是处于一个萧条期,并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没有任何市场回暖迹象出现。国内整个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在放缓,对重卡的需求也不再那么旺盛。从最新的一个销量数据统计显示,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年初到现在重卡的销量数值一直在低位徘徊。不过我想未来国家将会有一些刺激政策出台,从而带动市场增长,今年下半年重卡市场会有所复苏。2012年整体重卡市场不会像年初那么低迷,不过总销量会在2011年的基础上有所下降。
另外,中国市场是一个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2010年,重卡市场增长势头迅猛,全年销量过百万。而在十年以前,也就是2000年,卡车全年的销售量也才10万辆左右。十年时间,有了近十倍的增长,所以说对于中国市场我始终是看好的,而且这个市场是能给人带来无限想象空间的。
盖世汽车网:目前中国的重卡市场呈现的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大的车企集团,小的整车制造商都能在这个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对于这样一个局面您是如何看的?
Roman Mathyssek:目前中国重卡市场前五大生产商(东风、一汽、重汽、福田、陕汽)在这个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同时,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这个市场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和发展机遇,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车企纷纷投入到这个市场中,其中不乏一些小企业,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在市场上的表现也不错,且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不过一个市场上既有大的企业集团,同时又有大量小车企存在的局面不会维持太长时间,随着这个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必然会出现一个企业间的优胜劣汰和兼并重组的过程。我估计在近十年之中,这种兼并重组就将会大范围地发生,那时优质的企业会越来越强,而只有自身变得足够强大,中国的企业才能真正走出去,最终走向国际市场。
盖世汽车网:您如何看待中国车企和外资企业的合作?
Roman Mathyssek:中国车企和外资企业在合作过程中仍有许多地方有待进一步沟通以及更好地磨合,不过我相信双方通过一次次的交流与合作,最终能够找到适合的合作方式,营造出一个双赢的局面。
盖世汽车网:对于进入中国的外资来说,在中国找到一个好的的合作伙伴也是很重要的,是吗?
Roman Mathyssek:作为一个外资企业,的确需要在本土市场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否则是很难在这个市场上立足的。过去外企常常犯的错误就是以为能够处理好各种问题,而不用去了解本土市场的情况。而实际上他们应该更加谨慎并学会去了解这个市场所具有的特点。不能将在欧美、日本市场上的生产和营销经验照搬到中国来,中国是完全不同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一个地方,这个市场有它自己独有的特点,不同的客户需求,以及正处于的一个不同其他地方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重卡制造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提供给客户适合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你可以向你的本土合作伙伴请教和学习,从而共同制定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盖世汽车网:中国的消费者往往会对价格比较敏感,伴随着原材料以及劳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卡车价格的上涨再所难免,在您看来这会对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
Roman Mathyssek:在欧洲、美国、中国……不同的市场,情况不同,购买重卡的价格也会不一样。此外随着对油耗、动力性能、驾驶操作性能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也会增加重卡的生产制造成本。但是中国的重卡市场仍处在增长中,现在的需求也比起以往几年、十几年前都要大。而且重卡的消费群体比较特殊,他们往往考虑的是产品总的生命周期成本,而不是单纯地考虑买一辆车需要多少钱,他们要考虑使用中需要消耗掉的额外成本。重卡消费者会考虑购买一辆性能更好当然可能更贵的车,不过,这样可以避免因为买了一辆便宜的车,却常常有各种毛病而带来的不必要的维修费以及各种麻烦。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2/06/0912360036060037027149.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