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兼并重组真正来敲门时,本土究竟会有多少家车企欣然开门迎接?
诚然,关于汽车行业兼并重组已经是一个老话题,中央政府近几年频发多道指令试图推动加快行业整合的进度,但事实上收到的成效与预想的存在较大差距。从企业层面看,似乎占到多数的企业并不接受政府主导下的兼并重组。那么现阶段本土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是否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阶段,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兼并重组?等等疑问,不断被重复提起。盖世汽车网最新一期联合《第一财经日报》进行的业界调查主要就此展开,以业内人士的角度对相关疑问进行了解读。调查时间为2012年4月1日至8日,期间累计吸引了1668位业内人士的参与。
调查1的投票结果表明,在多数人士看来,行业兼并重组正当时。高达75%的参与人士认为,当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加激烈,中国汽车业已经到了重组阶段。只有16%的人士对此明确提出异议,认为中国市场现在还远未饱和,谈整个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为时尚早。
国务院在《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中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国内汽车行业前10家企业的集中度须从2010年时的82.2%增加到2015年的“超过90%”,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以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对此,支持者认为,目前汽车业的散、乱、差格局已经严重影响到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资源的过度分散不利于汽车行业向集约型模式转型。反对者则主要对中国市场寄予了更大的期待,在我们的线下调查中了解到,这部分人士主要认为中国市场尚处在激增阶段,年销售量可达到四五千万辆的区间甚至更高,在整个行业还处于这么一个比较积极的向前发展的态势中时,大规模重组的可能性在短期之内会比较小。另有少数业内人士还表示,此时冒然推动行业整合速度,很有可能会扼杀很多自主品牌“黑马”企业的前途。不过这种判断遭致了很多非议,因为马太效应在汽车业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诞生“黑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且前些年成长起来的几大自主车企,目前也都已经遭遇不同程度的发展瓶颈。
调查结果显示,主流观点普遍看来,汽车业的重组高峰很快就将到来。
在调查2中,56%的参与人士预计中国汽车业5年之内便将迎来重组高峰,38%的人士认为这一高峰会出现在未来的5-10年间,只有6%的参与人士认为10年以后才可能迎来这一高峰。
对于5年之内便将迎来重组高峰的判断,业界主要基于《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及温家宝总理的多次表态等中央政府层面释放的信号做出的考虑。从目前各方面的反馈来看,这些政府信号拥有较大能量,几家大型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而据我们的了解,一些兼并重组的谈判已经在悄然进行。.
但从目前发生的几桩兼并重组案例来看,政府推动的重组同样也会遇到较大的阻力。譬如,长安重组昌河,北汽重组福气等都因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利益的难以平衡而搁浅。而5年之后的中国汽车市场很有可能进入准成熟的阶段,届时竞争预计将达到充分激烈,由市场主导的重组或将重构中国汽车产业格局。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兼并重组是受到业界认可的?
从调查3的投票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基于市场发展规律的企业间重组被79%的参与人士所看好,而政府主导下的重组只获得了21%的人士的认可。其实,这样的结果并不出乎意外,因为一直以来,市场对于政府行政力量的过度介入总是心存芥蒂,再加上一些失败的汽车企业间重组案例,使得业界尤其是企业对这样的重组方式表现得格外“冷静”。
不过,在总结其他行业的兼并重组的相关教训和经验后,现今我们大可不必过于担心政府行政力量的强行或过度介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今年就曾公开表态,汽车行业是规模经济效益型产业,中国汽车业目前虽然规模很大,但还缺少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不过他旋即强调,“兼并重组主要是企业行为,政府只是创造一些环境和条件,至于究竟是哪个企业和哪个企业重组,这是企业与市场的选择。”这一点,相信政府有其底线。
最后,我们的调查4投票结果显示,73%的参与人士认为竞争力弱和试图扩大规模的这两类企业是期待兼并重组来改变现实状况的,只有27%的悲观人士认为现阶段没有企业愿意重组来敲门。可见在业界看来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并不被排挤,只要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兼并重组并不失为是一个让弱小企业走出破产泥潭让实力较为雄厚的企业巩固市场地位的有利模式。但不论愿意与否,我们相信以现在的产业集中度和企业分布来看,再加上政府的因势利导,兼并重组都将是大势所趋。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2/04/110434163416512342637.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531068497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 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