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urope-Asia Automobile Innovation Forum
  • 2025第七届金辑奖评选
  • 各国产业概览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评论 > 正文

汽车人的本命年

汽车公社 林淑华、杨丽婧等 2011-12-20 09:02:21

文:赵威

在他42岁之前,徐留平这个名字并不为汽车界所熟知。2006年,在中国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黄金年代里,徐留平带着经济管理学博士学位空降重庆,在一间临街的小办公室里,开始了自己的长安之旅。

翻看徐留平的履历,1988年24岁的他参加工作进入中国兵装集团,此后的岁月都在兵装集团机关中度过,一路升迁直至中国兵装集团副总经理和汽车部主任。参加工作18年后,入主长安汽车,至此徐留平的事业才算真正开篇。

思考者

2007年1月,在长安汽车发布的2006年业绩预计报告中,公司2006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0%以上。但其中的大部分贡献都来自于长安福特马自达以及长安铃木两家合资公司,长安赖以立足的微车版块,利润贡献十分有限,并且长安的微车销量在2006年被竞争对手上汽通用五菱所超越。在这样的背景下,徐留平第一年的成绩似乎并不被看好。利润和销量数据的背后,是在徐留平的主导下,长安的首款自主品牌轿车长安奔奔成功上市。2006年,徐留平在熟悉环境和摸底调查之后,确立了“以微为本,以轿为主”的发展方针。

2006年11月18日,长安汽车自主品牌轿车奔奔上市,徐留平表示:“长安自主开发的轿车必须把它做起来,这是市场需要,也是长安的使命。轿车是一个汽车企业的皇冠,你不做,你作为汽车企业不可能强大。长安要上台阶,必须靠轿车的自主品牌来发展。在这一领域,我们要进行更多工作,绝不放弃。”

对自己在长安第一年的成绩,徐留平的评价是:“这一年的挑战,我只能算是及格。长安不加倍地努力,不发奋地努力,不可能说有很好的未来。”

2010年,将长安汽车运作得风生水起的徐留平提出了令业界一片哗然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从来都没有纯粹的经济学,只有政治经济学。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我认为政治学决定了经济学。”在他之前,中国车企的诸多老总,在公开场合所发出的声音,基本都是针对企业本身来展开,鲜有如徐这般去阐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徐留平经常提及的一个论据是:“资本有着很强的民族性,同时,资本的盈利性决定着如果出现像金融危机这样的大问题时,海外资本就有可能撤走。如沿海地区的表现就是案例,所以资本总是被烙上了民族的印记。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在强调,什么叫做自主品牌?一定得是中国资本自己所掌控的品牌。”

2008年金融危机的风波波及国内汽车产业,造成汽车产销量连续6个月下滑,行业形势一片阴霾。彼时徐留平提出了汽车下乡、消费税与购置税减免、支持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发展的4点建议,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随后的2009年,在诸多因素的促进下,中国车市狠狠的爆发了一回,长安集团在井喷的市场中,悄然晋级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阵营。

稳中求胜

2010年,重组哈飞、昌河和牵手法国PSA集团,是长安汽车当年的绝对亮点。这两件事情也是徐留平为长安汽车的未来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

“做企业无非就是两条:把收入多做一点,把成本再降低一点。”这是徐留平的企业经营之道。2010年初,徐留平对哈飞、昌河最大的手术就是整合长安汽车、哈飞、昌河流成、零部件配套、经销商等资源,充分发挥资源集聚效应,使得成本竞争力大大增强。

在解决了长安“以微为本”的发展之“本”之后,轿车的发展成为长安的着力点,与PSA集团合资,就是徐留平为长安汽车的轿车发展创造的有力基础。

2010年徐留平治下的长安汽车大肆扩张,先后在黑龙江、景德镇、南京、合肥以及北京房山放下棋子。“长安航母”雏形初现。徐留平解释了自己迅速扩张的思考:在黑龙江、景德镇和合肥落子,是为了让收编后的哈飞和昌河汽车在当地政府的保护下,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在与三地地方政府的签约协议中,都有几乎一致的内容:长安集团将给予哈飞、昌河汽车全方位的支持,而当地政府则在公务用车、出租车采购、更新方面优先考虑哈飞、昌河汽车,为长安集团在土地使用、产品销售和税收上给予优惠。东北和华中正好是哈飞和昌河最主要的市场。

而落子北京和南京,对于长安汽车本身则是一种版图扩张的必然。在与北京市房山区政府签约当天,徐留平曾激动地表示:“在北京组建汽车研发制造基地是长安集团的一个夙愿。”徐留平认为,毕竟与偏居西南的重庆相比,地处华北平原的北京更有利于长安汽车挥师北上,贯穿南北。与南京的合作则是为马自达单飞打下基础。

在徐留平的计划中,到2020年时,长安汽车要达到年销量500万辆的目标。在长安集团的规划中,500万辆的目标分将在两个“五年计划”中逐步完成:从2010年到2015年,用5年时间完成300万辆销量,然后再用5年时间达到最终的500万辆。而徐留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500万辆虽然现在看起来是个大数字,但是我们必须要跟上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也只有达到这个数字,长安集团才能在原有位置上有所前进。”

按照徐留平的规划,如果各大基地项目进展顺利,到2019年,北京基地的产能为50万辆,昌河汽车在景德镇、合肥两个基地的产销规模为100万辆,重庆基地长安汽车与长安福特新工厂落成后的总产能将贡献120万辆,再加上南京工厂20万辆的产能,届时长安集团的各项整车产能将达到290万辆,这一数字即使再加上规划中的哈飞基地100万辆产能,离“500万辆”还有一段距离。显然,今年年底在广东开张的长安PSA将在未来9年中肩负起这最后110万辆的销量目标。

可以肯定的是,一旦长安汽车能按徐留平计划的那样完成500万辆的目标,那么长安集团在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集团中的排名必然会向上攀升,500万辆的成绩,足以让长安汽车在世界车企中拥有一个很具诱惑力的排名。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1/12/200853295329871.shtml


 ;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