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2024第四届汽车智能底盘大会
  • 2024第五届汽车电驱动及关键技术大会
  • 2024第二届中国汽车与CMF设计大会
  • 2024泰国汽车市场深度考察(第二期)
  • 第六届汽车新供应链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GE塑料:秉承科技、环保理念

秉承科技、环保理念

盖世汽车网 2008-01-23 16:39:32

——专访GE塑料汽车业务中国总经理何萌

何萌:GE塑料集团汽车业务中国总经理

何萌先生自 2005 年 4 月起在中国担任 GE塑料集团,汽车业务总经理。

何萌先生在中国上海工作,主要负责制定销售与市场战略,并通过 GE 在技术与创新方面的领导地位来推动公司业务在中国汽车行业中取得战略性增长。此工作之前,何萌先生担任 GE塑料集团,汽车业务的欧洲区商务主管。他是在 1991 加盟 GE 塑料集团,2003 年 7 月被任命这一职位的。

何萌先生在 1989 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荷兰 Delft 科技大学,获得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他还持有六西格玛黑带证书。

“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系列访谈之七 

新材料,新设计

盖世汽车网:首先,非常感谢您接受盖世汽车网的采访。

何萌:谢谢你们的邀请。

盖世汽车网:请简要介绍一下GE塑料集团汽车部。

何萌:好的。首先,GE塑料集团是一家树脂、塑料产品制造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手机、电脑等领域。汽车部负责的就是汽车用塑料制品。我们与汽车厂商密切合作,提供他们所需的产品,帮他们解决问题,比如我们提供轻质产品以帮助他们达到安全标准和环保要求。我们能提供解决他们难题的方法。

盖世汽车网:谢谢您的介绍。那塑料制品用于汽车,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益处?尤其是对中国人来说。

何萌:首先,塑料产品与传统的玻璃、钢铁材料产品相比,具有重量轻的优点。通常,重量可减轻30%至50%。在本次上海车展上,你们可以看到通用汽车的雪佛兰、现代汽车的“先进技术示范车型”Carmac,它们都使用了我们公司的塑料制品,塑料比重达到60~90千克。第二,环保方面。绿色环保是汽车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汽车制造商会考虑不同材料对环境的影响。我们的车用塑料制品不含有害物质,并可循环再利用。这两方面很重要。第三,安全性方面。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汽车的安全性。关于如何减少车祸对车里的人、路上的行人、以及其他可能被车撞到的人的伤害,世界各国(包括中国)纷纷出台各项法规。而我们通过提供新材料、新设计,帮我们的客户达到这些法规的要求。第四,塑料制品还有助于将汽车设计得更美观。我想大家买车时肯定希望这车看上去不错,而使用塑料制品就可以更自由地设计车的外形、颜色等。这些都是塑料制品的优点。

盖世汽车网:总体来说,GE塑料集团在汽车用塑料方面的业务所占的比重是多少呢?

何萌:我想对GE塑料集团而言,汽车部是很重要的,其收入占到总收入的20%以上。

盖世汽车网:那在中国市场呢?

何萌:在中国市场上,汽车部也是很重要的部门,其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略低于20%。而通用电子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已占主导地位。不过我相信车用塑料的比重很快就会达到全球平均水平。

与客户更紧密的合作

盖世汽车网:在汽车供应链中,你们的角色是一级供应商,直接与整车厂联系?还是作为二级供应商给一级供应商供货?

何萌:这个地方,我要详细说一下。我们的产品都是全新的。我们有时直接给整车厂供货,有时给一级供应商供货,有时给二级供应商供货。所以从供应链的角度说,我们实际上是给整车厂和一、二级供应商供货的。给不同客户供货,我们的生产活动就会不同。与整车厂或各级供应商合作,一方面,我们会积极配合,在产品铸造和材料使用方面给予最大的技术支持,尽力确保他们可以从我们的材料中得到最大的利益;另一方面,我们有长远考虑,我们会关注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整车厂或一些供应商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生产新产品。这是我们与其他很多厂商的区别。我们会考虑到客户会怎么加工这些材料,这些材料如何在其整个产品的设计中发挥作用。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精力、金钱去做这些事,以便给客户最有前景的产品。我们努力去了解整个加工过程,我们重视材料设计和工程,以便给客户更大的助益。虽然我们不是做汽车零部件的,但是我们要让做汽车零部件的厂商从我们的材料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盖世汽车网:所以你们一直是把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的。

何萌:是的,客户第一。

盖世汽车网:对。与整车厂合作和与供应商合作,有什么不同吗?

何萌:这要看具体是什么情况了。在汽车业,主要是由整车厂做设计和工程实施,但有些产品如仪表板,就既可以由整车厂设计,也可以由供应商设计。所以要看与什么样的整车厂合作,合作对象(整车厂或供应商)是生产什么产品了。

塑料材料前景光明

盖世汽车网:目前中国市场,大部分供应商都还是很看重传统的金属、玻璃材质的产品。你怎么看车用塑料的发展前景?

何萌:你可以到这周的车展上看看我说的通用雪佛兰、现代Carmac,每辆车都使用了我们60~90千克的塑料,这还不包括其中使用的泡沫和橡胶制品。我相信新材料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使中国以及全世界汽车业界认识到新材料的好处:减轻重量、提高安全和性能、满足环保要求等。

盖世汽车网:可否透露一下将来在中国市场的具体策略?

何萌:一个是,在安全性方面,我们与重庆长安铃木合作完成了一个减少冲撞项目的研究,在车辆前部安装一个装置就可以在车发生强烈冲击时减少车辆和车内乘客所受的伤害。你也可以看到中国最先有塑料前挡板的车,它们的挡板就有我们的Noryl GTX树脂成分。以后还会有更多应用的例子。人们希望汽车的重量能够不断减轻,所以我们能使用我们的材料来制造车身的外部。人们也希望坐在车里能够有更多的自由来欣赏外面风景。

盖世汽车网:是的。

何萌:我认为现在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环保,汽车在用材方面就要注意。提到环保,我举个例子。前不久,我们推出了新的产品系列Valox iQ。这种塑料瓶,就是用它来做的。这种东西一般人不用了就会扔掉。我们对其进行化学分解,提取出需要的成分,最终把它制成高质量的材料,再应用于制作前保险杠系统或车门。这就是我们给客户提供环保方案的一个例子。

盖世汽车网:目前你们在中国主要有哪些客户?

何萌:现在我们的中国客户包括各大主要整车厂、合资公司,以及一些中国本地企业。

盖世汽车网:本地企业,比如说?

何萌:我现在不好举例子。是他们在应用我们的技术所以应该让他们来表达这些产品的优点。不过你会发现,中国很多车上的灯、架子、把手等等,都在使用我们的材料。

用技术研发来支撑中国市场  

盖世汽车网:与合资企业和与中国本地企业合作、交流的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何萌:沟通交流是很重要的。在合资企业,我们解释新材料的结构和应用时,他们学得很快,因为他们以前就有这方面的知识。与中国本地的整车厂沟通时,有时候我们就要多花时间对其进行培训,因为其中很多人与欧美汽车业的人相比还是经验不足。我们很乐意给他们一些新塑料方面的指导和培训,因为这也是我们的工作。

盖世汽车网:在技术方面,你们是把主要技术引进中国,还是在中国研发新技术?

何萌:我们期望采用这两种方法。我们要使我们全球的工厂,包括中国的,都能使用我们的全部技术。但是总的来看,就像你刚才说的,客户是第一重要的,所以我们的一个基本策略是先去了解中国客户包括整车厂的需求。因为需求不同,我们的产品就不同。我们不仅告诉客户这是我们全球统一的技术,也向客户征询他们的需求、他们需要达到什么标准。我们在中国的投资力度很大,也正准备把车用塑料研发人员带到中国。既来中国,则为中国。我们要研发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

盖世汽车网:你怎么看待中国市场上的竞争?

何萌:材料供应商方面的竞争?

盖世汽车网:是的。

何萌:我只想强调一下我们的能力。在这个行业,大家都认为我们公司是最有创新力的。我们不惜花费大量时间与客户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我们不仅在材料使用、设计、加工上帮助客户,还会帮客户考虑怎样在轻质、功效、环保、安全、外观设计等方面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汽车的需求。这些方面当然是我们的长处。我认为客户选择我们是很明智的。

盖世汽车网:与杜邦公司相比,你们的优势在哪?

何萌:对此我只想着重说一下我们的能力。我认为我们做得很好。我们实现了本地化生产,有本地的技术人员。我们有优异的市场策略:我们始终倾听客户的需求,给他们实际的帮助,而不是流于形式;我们有长远眼光,敏锐预测市场走向,与客户一起努力,以帮助客户成功为目标。

盖世汽车网:关于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目前中国市场与欧美市场还有很明显的差距。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何萌:我们使用的塑料,其专业用语是工程热塑材料。泡沫或橡胶材料也属于这一类。你说的没错,目前中国的汽车很少使用工程热塑材料。这可能与中国的汽车类型很多有关。如果只看那些高端汽车或有电子娱乐设备的汽车,就会发现国内外的情况差不多。但中国还有很多中档车、小型车等,它们就多用传统材质。所以综合起来统计,新材料的使用比重就不高了。我想将来中国的汽车会更注重安全、轻质,会有更多的电子设备(虽然你可能看不到它们),这些都将推动工程热塑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如果再考虑到这些发展趋向,你就会发现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越来越相像。

盖世汽车网:现在你们在中国有几个工厂?

何萌:现在我们在中国有3个工厂,分别在上海、南沙、中山。

盖世汽车网:它们是合资公司吗?

何萌:全是我们的独资公司。

盖世汽车网:未来五年,你们计划新建几个工厂?

何萌:我想我们只会扩展上海和南沙已有工厂的规模。我们会不断评估市场需求所在,我们的策略一直是以市场为导向建厂。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盖世汽车网)

人物访谈,请联系021-51699066-863,或Email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1/06/171041254125147.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