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奇瑞陈安宁:主流自主品牌已进入正向开发阶段

对话自主品牌整车厂研发高管(上)

盖世汽车网 Rita Lei 2011-05-12 07:00:00
核心提示:在由盖世汽车网主办的第三届全球汽车零部件高峰论坛上,盖世汽车网总裁陈文凯就主机厂本身研发的现状和趋势以及零部件公司如何配合整车厂的发展等问题与奇瑞汽车副总经理陈安宁、吉利汽车研究院副院长何伟、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汽车业务总裁徐大全、天润曲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洋进行了主题为《现阶段合作开发新车过程中的挑战与对策探讨》的圆桌讨论。本部分主要探讨议题一:中国汽车业自主开发进展如何?

陈安宁 自主品牌 正向开发

从左到右依次为陈文凯,徐大全,何伟,陈安宁,张洋

陈文凯:在我们今天的对话嘉宾当中,有两位主机厂的老总,那么我们首先就想了解一下,现在奇瑞和吉利的研发模式跟五年前相比有什么差别,五年后又会怎样?跟国际的公司比有什么差异?

陈安宁:这个问题牵涉到我们内部很多的讨论、动作以及将来的规划。中国的自主品牌发展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从无到有。每个主机厂都要经历这么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自采取的方法不完全相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现在能够做出来的企业基本上都是比较成功的。第二个阶段就是从小到大。现在相当一部分自主品牌的主机厂还处于这个阶段,因为本身技术实力比较薄弱,所以这个技术积累的过程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第三个阶段是从大到强。这个强不但是技术上的强,整体管理水平也要强。这就要求与自主品牌企业相关联的供应链和销售链也要随之做强。显然要想真正接近或是赶超国际企业,目前我们是有段距离。

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自主品牌所能作的最好的贡献就是把自己做强。目前奇瑞已经走过了前两个阶段,奇瑞的目标绝不是每年300万的销售量。如果限定在三百万很快我们就可以达到,但那不是强。

虽然我们的进度还未完全达到第三阶段的标准,但是我们正在进入。第三阶段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完全自主的正向开发,要有相当强的管理团队和一定的规模。给大家算一个简单的算术题,现在一个主机厂计划生产十个产品,那么目前市场上至少有几百个项目在同时进行。而如果我们依然保持一两千人的人员规模的话,那就意味着每个项目实际上只有十几个人,而国外一个项目却是几百人到上千人。通过这个简单的算术我们就可以看到差距。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差距,所以我们更要思考到底该如何进入第三阶段。从目前来说,奇瑞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作为自主品牌的代表性企业,奇瑞并不是自已想扛自主品牌的旗帜,但作为自主品牌车企的一员,我们需要为中国汽车产业自主技术开发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担当起应有的责任,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在思考如何满足今后产业、经济、业务等各方面的要求。

何伟:吉利从造第一台车到现在也就10多年的历史。吉利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它有自己的一个核心价值观,那就是要把吉利打造成一个百年老店,所以从07年我们就确立了走研发的路线。这几年,吉利一直从管理机制和团队入手,在建立流程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如何在增强开发力量的同时面对市场竞争。就像当年毛泽东在延安的时候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枪一样,拿锄头做生产是在积累财富,拿枪是要参与市场竞争。这是不可避免的,这也真实的反映了自主品牌在夹缝中生存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知识积累是从零开始的,然后一步一步加大量的积累,目前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产品开发阶段。产品开发需要相当长的一段前期策划,像我们今年推出的新车在三年前就开始策划了,这个策划的过程我们又把它叫做预演的过程。在产品开发的预演阶段必须要做的是把产品指标分解,将整车的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等方方面面的性能分解到零部件上。这正是目前我们所在做的工作,也希望供应商能够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来,使我们的产品开发工作做的更扎实。

陈文凯:正向开发工作虽然刚刚起步,但是是值得肯定和尊敬的,那么目前中国企业的正向开发的状况怎样?目前国内企业的自主开发模式跟国外成熟的开发模式相比有什么差别?

徐大全:关于汽车企业怎样做大做强,其实要看整个汽车龙头企业的发展,早期的像福特、通用这样的老企业,现在的像丰田、现代,这些都是我们眼前的例子。他们是真正的一步一步在做汽车,这决定了一个公司的未来。所以汽车企业要想发展好首先要有正确的理念,还要有优秀的团队,这个团队必须是真正做汽车的人,而不是为了达到一定的业绩。

目前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国内的一些企业是在真正做汽车的,这其实是非常积极的一个转变。当初从无到有或是从小到大的过程中大家都急于卖车,而忽略了汽车本身的质量。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我们应该感到庆幸,中国人对于买东西质量不好已经习惯了,所以第一次买车,也不会有太多的抱怨。国人给予了我们包容,我们应该把这个当作动力来提高产品质量。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平台化的模式来减少供应商数目,从而更好的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

丰田走出了自己的路,现代走出了自己的路,中国汽车也一定能找到自己的路。虽然目前国内的企业要想达到国际的水平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是我相信这个距离会渐渐消失。

张洋:从市场角度来看,从1800万辆车到3500万辆车,市场保有量已经说明了这个市场的未来容量,所以作为零部件企业,对产能这一块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是中国市场只有这么大,目前我们自主品牌还面临着与合资品牌、世界级品牌的竞争,这两年的趋势显示以前在国外的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也开始抢占中国的市场。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零部件企业,我们也在考虑,随着GDP的增长,我们是否还具有足够的能力来继续进行研发和规模扩张。所以现在我们就要考虑通过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来形成我们自己的标准和门槛。所以我们也希望跟客户一起,通过技术的更新,生产效率的提高来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作为一家本土的零部件企业来说,我们一方面要从世界的角度来考虑。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供应商,必须拥有世界级的客户、二级供应商和世界级的人才。现在企业的领导们都发现,很多时候人才成为了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瓶颈,所以大量的引进高端人才成了重点。另一方面,中国的企业有很深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是这些知识都处于隐性化状态。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让隐性的知识显性化,通过系统的流程和管理来保证企业持续的运转,通过这样的机制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企业和人才。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1/05/100450175017324035839.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