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各国产业概览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商用车 > 正文

难吸引日欧车企 中国重卡成俄首选

第一商用车网 2010-10-18 00:02:00

对于一汽集团的到来,俄车企KAMAZ集团的公关主管Oleg Afanasjev并未表达任何疑虑。“到目前为止,一汽仅有合作意向的声明,并未告知产品型号,所以还无法得出评论意见。”据他透露,KAMAZ今年产量已增长40%左右,计划装配汽车量约为30000辆,接近最为乐观的发展状态。

目前,出现在俄罗斯汽车市场的中国身影尚为有限。截至2010年1月1日,只有408辆一汽品牌的中型和重型卡车在俄罗斯注册。不过俄罗斯汽车分析机构Avtostat公司首席分析师Andrei Toptun称,KAMAZ可能仍然会受到一汽集团入驻俄罗斯市场的影响。毕竟在Miass组装的中国卡车非常有可能实现本地化生产,并以相对更低的价位向市场出售,这意味着由一汽集团与GAZ集团成立的这家合资企业将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卡车制造商争夺市场份额。此外,Toptun还相信GAZ集团此举经过深思熟虑,其目的旨在立即提高其Ural工厂产能,并为其雅罗斯拉夫尔生产的引擎找到销售出路,或许借此还能成为第一家与中国企业合作进军俄罗斯重型卡车市场的俄本土车企。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与中国合作项目的授权代表Andrei Korzhubaev则表示,作为亚太地区目前领先的卡车制造商,一汽集团的产品已达到重型卡车的全球标准。中国车企起初生产自己的品牌汽车,在掌握西方的相关技术后再运用至产品以满足全球标准,中方车企不仅拥有自主的设计部门,还以高薪成功地挖得西方的汽车专家。

Korzhubaev还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目前的发展模式类似于日本25到30年前的情况,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的汽车生产水平将与日本平分秋色。一汽集团的汽车现已在价格和质量上达到相当理想的平衡,再加上俄罗斯在西伯利亚正开发石油和天然气,并进行采矿和冶金生产,因而俄方对展开合作很感兴趣。同时,在与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合作中,俄方将有机会以更低的价格购得西方的汽车技术。

此外,乌拉一家私企“乌拉汽车”的董事局主席Pavel Chernavin认为,一汽集团的制造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升,这样一家快速成长的公司进军俄罗斯市场,将与KAMAZ、AMUR等俄罗斯本土车企以及其他外资车企展开激烈竞争。

有分析人士认为,一汽集团此举属于进军国际市场的正常之举。此前俄罗斯汽车&发动机制造公司AMUR曾于2007年至2008年期间负责组装中国吉利的SUV汽车,但在俄罗斯政府的介入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双方最终结束了合同关系。

不过吉利也并非不愿进军俄罗斯市场。在 2007年,吉利集团旗下一家公司就有所举动,但它生产的汽车未能达到俄罗斯既定的质量标准,因而俄罗斯市场的分销商也未能顺利的采购和销售吉利集团的汽车。

截至目前,GAZ集团所有试图吸引全球领衔汽车品牌的努力均告失败。Korzhubaev认为,俄罗斯因而希望能与中国实现更多成功的合作,毕竟回溯历史,中国在1953年成立首家卡车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时候,苏联的援助功不可没。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0/10/150635543554500.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