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各国产业概览
  • 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 2025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商用车 > 正文

中国“智慧客车”来了

盖世汽车网 格林 2010-07-25 08:41:11

随着媒体沸沸扬扬的舆论传播,2010年5月,苏州金龙“智慧客车”在上海甫一亮相,点燃了客车行业新一轮技术发展的火炬。

单纯从这一技术创新主张的切入点来看,“智慧客车”颠覆了以往诸多客车企业更多将传播点纠结于产品性能的习惯,在嘈杂的诸多强调客车安全、高档、节能的声音中,海格客车顺应潮流,展示了中国主流客车制造商技术创新的新方向。不经意间间,也抢占了一个之前他人未曾思考或思考后并未涉及的差异化诉求的品牌制高点。

毫无疑问,这一次海格客车的品牌形象标新立异。但这种创新背后,“智慧客车”的由来在哪?“智慧客车”是否对以往完全颠覆?“智慧客车”的内涵又将如何体现?海格给外界留下的疑问,需要逐一解决。

“智慧客车”的由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慧客车”出现,多少受到些“智慧地球”的启发。

2008年底,IBM提出了构建“智慧地球”的愿景,一经推出变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智慧方法具体来说是以3个方面为特征: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和更深入的智能化。

根据IBM关于“智慧地球”的描绘,可以预见:不但智能信息将被广泛网络化并可能最终实现整个道路系统内的互联和共享,更多感知和度量更可帮助客运公司收集以前不可测量和预知的信息,进而更好地监控运营过程并主动预防事故的发生。此外,运用智能化手段及时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整合、诊断、分析可优化结合新锐洞察与运营决策,满足道路运营商业务增长的需求。

从此处出发,立足于为道路运营商提供更具价值服务的“智慧客车”概念,应运而生。

参横斗转,亦是传承

需要肯定的是,在诸多企业执拗于在产品技术形态中寻找品牌支撑时,“智慧客车”的出现,跳出了客车行业的品牌常规思维,且与目前最热的“智慧地球”概念交相呼应,从传播力和关注度的角度来看,海格客车这种参横斗转的体现,无疑会引起巨大波澜。

与强烈关注度并生的往往是更多的怀疑和揣测。是否海格将因“智慧客车”的出现而彻底放弃其之前多年坚持的“安全”主张,“智慧客车”又能否支撑海格客车未来的企业定位?关于这些问题,海格客车品牌管理中心主任王新亮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强调:“‘智慧客车’与之前海格所推崇的‘安全为本’并非背道而驰,相反,这是一种更具包容性的传承。”

按照王新亮的表述,海格客车之前多年一直立足于对“安全”理念的市场引导和产品适应性研发,其从2008年开始并一直坚持的“安全大讲堂”,更是帮助客车运营商从安全理念、驾驶员安全管理和车辆安全管理等多个维度获益。

严格来说,之前海格强调的“安全管理”是现今“智慧客车”的雏形,不同的是,随着海格的研究深入,“智慧客车”的包容范围将更大,将涉及帮助客车运营商提升安全性、经济性和企业智能管理等多个维度。

“参横北斗欲三更”,海格的品牌核心之变,形实突破,亦是传承。

“智慧客车”打动购买用户必需的理由

众所周知,客车不同于消费品,作为生产工具,购买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能否真正促进其收益和管控价值体系的提升诉求。换句话说,“智慧客车”,要能真正帮助购买用户完善企业管理和车辆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要能帮助客车运营企业取得、消化和分析海量数据,才不负这一品牌创新背后应体现的价值。

换句话说,品牌创新的成功与否不应由企业说了算,而是要看最后市场能否真正认可。从这一角度出发,“智慧客车”的出现要证明为成功,必须真正打动购买用户。而对于用户而言,“智慧客车”必需拥有的以下条件之一或全部,才能真正成为其选择的理由。

1)提升运营收益。任何客车品牌的创新且能被客户的基准点都是提升运营收益,按照海格客车对外目前给出的广告稿来看,其所推出的“智慧客车”概念,强调提高各种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决策质量,通过优化业务流程,达到提升客户运营收益的目的。

2)降低运营成本。原有的客车品牌中提到的安全、节油等都主要以降低运营成本为目的,“智慧客车”的关键点也是如此,从目前大家收集到的信息来看,“智慧客车”可通过对驾驶员驾驶习惯与单车油耗量的分析,帮助其改变不良驾驶行为,进一步降低油耗,达到降低用户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

3)完善运营商的管理运营体制。这好像更是海格所突出的重点,在“智慧客车”的推出过程中,帮助客车运营商了解并分析旅游出行构成,采取智能化的定价模式和收益模式并给出智慧决策,帮助运营商完善其管理运营体系。

也就是说,从海格客车目前对外信息所给出未来预期来看,“智慧客车”拥有充足且可真正打动购买者的理由。这对企业品牌转变而言,无疑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且叫人兴奋的事。

“智慧客车”的内涵

无论肯定与否,这都是外界对海格“智慧客车”主张提出后关注最多也最想了解的问题。诚然,在“智慧客车”颠覆客车品牌思维能力的同时,更多人愿意看到的是“智慧客车”将体现何种内涵并真正能与“智慧”两字匹配。关于这一内容,海格客车直接从智慧方法的3大特征给出了答案。

1)“物联化”,强调可感应、可量度的海量数据信息。传感器已被广泛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辅助客车运营的固定基础设施通过射频识别电子标签(RFID),帮助识别运营车辆、无线网络和视频系统,通过更多的设备对运行过程中的驾驶员、车辆、运营线路(即人、车、线)进行监控。这样的解决方案正在以更高的效率帮助客运公司收集信息,对车辆和人员位置进行动态管理。

2)“互联化”,强调互联互通的动态链接。当可感应、可量度的运输系统协同工作,在内外路网之间实现动态链接时,数据可以为内部车辆的资产配置、利用和维护以及外部协作中的客户服务、运输合作伙伴以及周边供应商等业务提供更加完善、及时的决策,数据流和信息流的优势才得到充分发挥。通过互联互通的连接,系统和对象之间可以实现彼此“对话”,在公司内部或者跨越整个业务链进行共享,加强协作。

3)“智能化”,强调极具智能的洞察、诊断和分析。当企业可以获取各种所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感知、分析和应用时,业务的智能化程度将变得更高。假以新锐洞察手段,企业可能做出更好的规划、决策,提前报警并主动采取措施。基于移动状态的监控系统通过不断的实时获取和分析关键数据,将为客车运营商提供更多的智能信息。当整个企业的运营数据汇集一起,通过分析方法,在可靠信息的基础上,可实现实时对运营进行决策。

从目前海格客车对外显示的“智慧客车”内涵解读来看,这将是一场极其浩大且真正具有未来意义的工程,这无疑让人振奋。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2010/07/2507074374350.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